毛主席诗词《沁园春.雪》

快乐人生 KLRS

1936 年 2 月,毛泽东率领红军东征抗日,部队来到陕西清涧县袁家沟,准备东渡黄河奔赴抗日前线。彼时,北国大地正值寒冬,陕北高原被茫茫白雪所覆盖,黄河被坚冰禁锢,毛泽东置身这冰天雪地,肩负着挽救民族危亡、开辟革命新径的使命,万千感慨凝于笔端,在袁家沟的窑洞内,挥毫写下了《沁园春・雪》这一传世之作。<br> 这首词在当时是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开篇即勾勒出宏大辽阔、雄浑苍茫的冰雪世界,尽显山河之雄浑气魄,这是对祖国大地赤诚的歌颂,当时的毛泽东坚信革命事业一定成功,伟大的中华民族一定能从东方觉醒。 从文学角度来看,《沁园春・雪》亦是一座巍峨丰碑,它将《沁园春》这一词牌的豪放特质发挥到极致,以宏大叙事、壮阔意境重塑了该词牌创作高度。此前,《沁园春》不乏佳作,但此词凭借其雄浑笔力拓宽了表意空间,让后世词人意识到在遵循格律前提下,可借词牌写万里江山、千秋功过,挣脱小家小情束缚,拥抱时代风云。<br> 在意象营造上,“雪” 这一意象经毛泽东妙笔,超脱单纯自然景致,成为承载民族命运、革命精神的特殊符号。后世文学创作,不管是诗歌、散文还是小说,常借鉴这种赋予自然意象深厚社会、历史、精神内涵手法,借山川日月诉说家国故事、时代悲欢。 《沁园春・雪》诞生于烽火乱世,承载着毛泽东的壮志与远见,经过岁月的沉淀,一直在文学界熠熠生辉,并持续赋能中国文学前行之路,让世人体悟那份立足山河、胸怀天下的文学与精神魅力。<br> 墨香凝韵,笔笔皆怀敬意,我们愿以这份独具匠心的分享,跨越时空,与大家一同追溯伟人的壮志豪情,深切缅怀伟人毛泽东。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我的摄影书法美篇日记</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2025.03.06日 星期四 天气:晴</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乙巳蛇年二月初七</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整编:快乐人生 KLRS</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