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夜我与单身职工们围炉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又是一年春草绿,2013年为期七天的蛇年春节长假说来就来,可一眨眼说走就走了。可不,马上又上班了,生物钟又调到颇有规律而又紧张的八小时工作之中了。 </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回想那年春节过年的那些天,过得心潮起伏的。</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起初,在除夕夜颇有一抹亮色,与往年相似,作为公司党群口的负责人,我与书记一道前往早就安排好的美食餐厅,与留守公司的单身职工们一同围炉敬酒,共度除夕夜。</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还是由我上台祝酒致辞,代表公司领导班子给未回外地老家过年、与家人团聚的同仁们献上组织的关爱,向他们拜年。</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在这寒冬的夜里,我们诚挚热烈地给单身职工们以组织的温暖,同时也牺牲了我们与自己家人围炉团聚的欢乐。 </b></p> 过大年的年味逐渐淡化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接下来大过年的那几天,我接连与一家子到环岛路木栈道去游览、一家子到欢乐星卡拉OK厅去欢唱、一家子到我丈母娘家拜年去孝顺以及到我兄弟姐妹、至交家中去探访,但仍觉得现在的春节过年,似乎少了些什么。</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为啥这样说呢,还是人与人之间的亲情、友情、乡情被城市高科技发展所带来的变化给隔开了、淡化了。</b></p> 当年邻里之间密切相处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想当年,我们和邻居们一同生活在四合院、小巷里,那时是家不把门,门未上锁,家家相通,户户相连,整天相互串门不分你我,像亲人家人一般。</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肚子饿了可随意到邻家吃上一碗,生活寂寞了就聚集一起打牌、拉呱、玩游戏,人和人之间没有隔阂、没有客套、没有界限,尤其到了过年那就更是同欢共乐,烟火齐鸣,大家共享那种同欢共乐的幸福,个中滋味确实是美不胜收。 </b></p> 现在被钢筋水泥阻隔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然而,我们现在虽然住宿条件大幅度改善,生活水平大幅度提升,可孩提时代的那种亲情、友情、邻里情却在不断的淡薄。</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高楼之中邻里之间被钢筋水泥所阻隔,张开了一层层无形的隔离网;大家串门少,交往少,即使门对门、上下楼都少有探访、光顾,很多邻里之间谁也不认识谁。</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而到了过年,亲朋好友之间那种近距离的拜年互访也逐渐被电话、短信、微信所取代,大家都笑谈,现在给一个好友拜年只是一指头、零点几秒的事(群发)。</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众所周知,现在拜年的形式逐年创新,起先是走家串户上门拜,那叫一个亲呀;接着有了座机电话,开始有点偷工减料,就选择对象上门,其余全在电话里完成;后来手机通讯兴旺了,大家也就利用手机的便捷,一通手机打过去少跑了诸多路程;后来连话音也听不到了,全改为短信,一通连发解决问题,全依赖字面上的意思了;最后有了微信,更是依赖这高科技了,可以连发、可以语音、还可以视频。功夫是省了不少,可人际关系之间、亲情之间显然疏远了许多。</b></p> 科技发展使大家隔空拜年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还有就是拜年的时间一而再再而三地往前提,本来大年初一初二才开始拜,闽南民间谚语道:初一早,初二早,初三睡到饱(因为初三那天闽南的风俗是不能去别人家里拜年的)。结果现在全都变样了,拜年提前到零点钟声响起,接着又是钟响之前,甚至是除夕的上午或下午,大家管这拜年的章法叫作:昨天拜年早了点,初一拜年迟了点,除夕之夜拜年挤了点,所以放在除夕白天是正点。</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由于提早拜年,大年初一后就没拜年什么事,可以蒙着被子睡到自然醒了。况且那年春节那叫一个寒呀,冷风裹着小雨袭来,把大家都退缩到温室里去了。</b></p> 我们希望增进点人情味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那么过年了大家闲的慌,都在干些什么事呢。有的人选择走,到乡下去,那里热闹;有的人选择游,旅游去,那里多彩;有的人选择购物,商场里既繁华又温暖。如此种种,不一而足。</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面对这人情味渐淡的过年,我们还有什么办法可以扭转呢;那如果我们不走也不游,那么我们该怎么办呢,当然我们是希望给这个城市的年添点油加点火,增大点人情味哦。 </b></p> 我过年的主题是购物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而我那年春节的过法区别于往年的是:安排更多的时间去购物。</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因我觉得,到大商场购物,多半是在温室里,然后还需不停地走动,不仅可以感受到节日里人潮涌动的浓厚气氛,还可以享受温暖、养眼的滋味;所以可以说到商场购物也是过年的另一种最佳选择。</b></p> 喜欢逛街是女人的天性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因为想添置点外套什么的,就和夫人、女儿一道去逛街喽。</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以往都是她们搭伴去的,都说逛街是女人的专利,这话一点不假。她们每逢双休或节假,下午三四点就出发,晚上没个八九点是回不来的;平时多走一点路,她们都觉得累,可这没完没了的逛街,她们却精神焕发。</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她们与其说是去逛街,不如说是去旅游,尽管常常逛了五六个小时,却空手而归,但她们其乐融融,这也算是生活中的一点乐趣吧;当然她们也时常带回一些“战利品“,都是些打了五六折的,有时甚至逮到一两折的并且是比较心仪的衣物,看到她们那个高兴劲,恐怕不只是买到物美价廉的收获,至少还有更多是生活中的愉悦!</b></p> 在大商场里更热乎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我们那年大年初一至初四连续四天都往中山路奔,那几天正当春寒料峭之时,老天常常给脸色看,不仅阴雨连绵,而且还冷风飕飕,这种天气既使龟缩在家里也不见得暖和,倒是到街上走动走动,然后钻到大商场里更热乎些。</b></p> 我们逮到抄底的最佳时机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于是我们一家三口那些天就成为中山路上涌动的熙熙攘攘人潮中的成员。先后到的是好又多、巴黎春天、天虹、华联等大商场等。</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不去不知道,一去好惊喜,原来到处都在促销,而且打折打到历史最低点,原来这是接近冬去春来------大换季前夕,你说还让已赚足货头的商品继续积压在仓库里吗?这是商家捞回本利的时候,当然也是消费者抄底的最佳时机!</b></p> 折腾也是一种乐趣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往常购物,夫人总是掌握一种规律,即平时多走走、看看,那不一定买,是为侦察、为寻找心仪的东西;</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为何看到了不买,那是因为商家定期让利的时间未到,即使时候到了,也要看哪一次让到最低,七至八折时,不买;六至七折时,可以考虑,但不是急用的,可再等等;四至五折时,可以下手了,可有时价是廉了,但原先看中的衣物要么卖光了、要么没有号码。</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如此这般折腾虽说也能如几次愿,但毕竟太费时了,至少我是这样认为的,但她们不怕,也不这样认为,甚至觉得是一种乐趣。</b></p> 收获了战利品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平时能逮到四五折已是艳福不浅了,可这回不同,这是年关,是商家清货换季的极端时期。</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可不,一进“巴黎春天”之门,只见一大群人正围拢着一个拍卖摊子,抬头一看,上面牌子写着:意大利名牌服饰1-2折,妈呀一件原价2000多元的大衣现只要200多,难怪引起这么多原是熟视无睹的消费者驻足哄抢。</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上了楼,打折的牌子都用大红字写着:2-5折。好家伙,这是抄底的好时机,过了这村可没那店。一下子我在夫人的指导下,毫不犹豫地收获了两件战利品——打了4折的上等夹克。有了收获,这个春节就没白过,因为我有了上班后向同事炫耀的资本了!</b></p> 受到女儿的犒劳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那个春节中还有令我十分欣慰的一件事:女儿买了一件呢子外套给我。这件上衣与众不同的是,它是由多种不同质地布料拼织而成,显得豪华外气,我很喜欢。</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女儿说,当上中学数学老师快两年了,就把这件外套作为礼物犒劳一下老爸,我想也算没白疼爱她一场,长大了懂得孝顺了!</b></p> 现在过年更加注重的是营造喜庆氛围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当年那次过大年年是过完了,但有个问题一直萦绕在我的脑海,就是怎样才能把这年过得更好更有人情味呢。</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经过这么十多年的历程,我觉得现在过年的方式正在悄悄地发生了一些变化。也就是虽然人们相互间近距离拜年少了,情味表面上看是淡了,其实浓浓的年味正在以另一种方式出现,即现在更注重的是营造浓厚的喜庆气氛以及广泛地开展一些娱乐活动,让市民们都走出家门,在热闹喜庆的氛围中共同享受中华民族传统佳节那种独有的欢乐与幸福。</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你看,一到春节,市区各级政府立马提前组织在各闹市区披红戴绿、张灯结彩,穿上节日盛装,展现出绚丽多姿的春节新貌。还有各种灯展游园、焰火燃放、歌舞演出等等。</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你看,那大街小巷,处处洋溢着喜庆与祥和,大红红灯笼高高挂起,如同璀璨星辰点缀着夜空,又像温暖的心灯照亮了归家的路。金碧辉煌的装饰与五彩斑斓的霓虹交相辉映,将城市装扮得既传统又不失现代气息,宛如一幅流动的画卷,讲述着古老与新生的交融故事。</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大街上树木披上了节日的彩衣,每一片叶子都似乎在低语着新春的祝福;商铺门前,各式各样的春联和福字贴满了门面,不仅传递着对来年的美好祈愿,也彰显了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孩子们穿着新衣,在欢声笑语中穿梭于这梦幻般的景致之中,他们的笑脸成为了这盛装中最动人的风景。</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而夜幕降临时,整座城市更是流光溢彩,烟花在夜空中绽放,如同绚烂的花朵,将新年的第一缕喜气播撒向每一个角落。这不仅是一场视觉的盛宴,更是心灵的洗礼,让每一位身处其中的人都能深刻感受到春节那份独有的温馨与希望。</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如此盛装打扮的城区,不仅是对传统节日的尊重与传承,更是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无限憧憬与向往。它像一首赞歌,唱响了春天的序曲,也预示着新的一年,我们将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坚定的步伐,迈向更加辉煌灿烂的明天。</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所以,我要说的是,我们的春节,我们的过大年正在以一种更加喜庆欢乐、更加富有年味的外延与内涵表现出来,在此我衷心祝愿我们大家的生活越过越美好!</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部分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