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又到女神狂欢节,阿黑来作陪,百草村里百花香,女神正梳妆!今年的三八节又到了,我们十多家人组成的大家庭又在一起分享这一年一度的狂欢盛宴,今年的主办家庭是周洪泉老弟和蔡春燕弟妹,他们费尽心思,花费大力气,找了一个好地方——百草村!让我们一起走近百草村,去分享那里的花香、历史文化、秀丽村景和美酒佳肴!</p> <p class="ql-block"> 百草村位于昆明市西山区碧鸡街道,距昆明主城区33公里,百草村是一个具有600多年历史的古老村庄,它背靠神山——观音山,面朝500里滇池,可谓依山傍水!最早这个村子村民以白族为主,先民为其起名上马村,后注意到村子周边长满白茅草又改名白草村,这里的白族先民沿袭他们的古老习俗,建造了大量白族民居,故直至今日,这个村子仍处处透着白族村庄的古老幽香,那300多年的巨大清香木古树,浓荫蔽日,阵阵清香沁人心脾,古朴的云龙寺仍散发着浓烈的宗教气息,村民们自古以来取水的古龙潭仍清泉滚滚,泉水甘冽,虽然现在这里已经居住着白、汉、彝、拉祜等民族,这里的主格调仍然是白族村庄。随着一位名医的到来,这个村子发生了变化,1923年至1937年,曲焕章每年秋冬都会带着夫人缪兰英及弟子来到这里,在当年森林达4000余亩的神山——观音山,山里生长着重楼、白茅、黄精、金银花等中药材。他们在此采集草药并制药,同时这里的村民有了外伤、病痛就有了名医名药的救治,这个村庄的村民是一群纯朴感恩的民族,他们为了感念曲焕章的恩德索性把村子改名为百草村,沿用至今。</p> <p class="ql-block">300多年的清香木古树技繁叶茂</p> <p class="ql-block">古龙潭上就是古清香木,龙潭泉水现在村民还在使用。</p> <p class="ql-block">古老的云龙寺仍梵音缭绕。</p> <p class="ql-block"> 百草村与曲焕章渊源深厚,那就有必要了解一下曲焕章其人。曲焕章(1880-1938年8月),男,字星阶,彝族(一说汉族)。云南江川县后卫赵官村人,云南白药创始人,民国时期中医外伤科著名医家。7岁丧父,9岁丧母,全靠祖母和三姐家扶养成人,12岁与三姐相依为命。1892年,到姐夫袁槐(袁恩龄)家学伤科。1898年后,曲焕章的医术日渐成熟,就医病人日益增多,曲焕章就开始自采药材,与妻子加工配制药物,疗效甚佳,他们起名“虎力散”,1931年曲焕章先生在昆明金碧路建:曲焕章大药房,改“虎力散”为“曲焕章万应百宝丹”,1937年日本全面侵华,云南军队出滇抗日,曲焕章先生捐赠万应百宝丹数万瓶,由于疗效神奇而享誉全国。曲焕章也因此名声大噪,成为昆明、江川、玉溪、华宁等地有名的伤科医生。</p><p class="ql-block"> 1938年,曲焕章被国民党接往重庆,国民政府委员兼最高法院院长焦易堂以抗日救国为由,要曲焕章把万应百宝丹的秘方交给中华制药厂生产。曲焕章拒绝交出秘方,遂被软禁。后曲焕章忧愤成疾。1938年8月,曲焕章不幸辞世,终年58岁。</p><p class="ql-block"> 解放后的1955年,曲焕章的妻子缪兰英痛定思痛后将秘方献给政府,1956年正式命名为“云南白药”,并将其处方及工艺列为国家级绝密资料。</p> <p class="ql-block"> 女神狂欢节,主角当然是女神们,自古以来,女人是花,是亘古不变的话题,尤其花与美女,那是文人墨客书写不完的逸情雅事,请看《诗经·周南·桃夭》中的“桃之夭夭,灼灼其华”。女人如桃花般妖娆。</p> <p class="ql-block"> 风流才子白居易在年轻时曾与邻家女孩湘灵相爱,两人私定终身并偷尝禁果,但因家庭背景和年龄差距,最终未能走到一起。此外,白居易晚年时有两个著名的小妾,分别是樊素和小蛮,他们在白居易六十岁时陪伴在他身边,直到他七十多岁时才离开。</p><p class="ql-block"> 当他见到扬贵妃时,忍不住写下了传诵千古的<span style="font-size:18px;">《长恨歌》。恨没能早点与扬玉环相识,随口诵出“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span></p> <p class="ql-block"> 李白在他酒兴正浓时,想起西施的美丽和动人,不能自拔。他在《西施 / 咏苎萝山》中唱出了心声<span style="font-size:18px;">“秀色掩今古,荷花羞玉颜”。</span></p> <p class="ql-block"> 其实阿黑哥最心心念念的是阿斯玛,阿黑哥们最念念不忘的诗句是“牡丹花下死,做鬼也风流”。可阿黑哥们可知道,这让男人们神魂颠倒的诗句却出自一位女神之手!</p><p class="ql-block"> 这两句诗来自元朝美女珠帘秀,这个名字大多数人不太熟悉,因为那个时代的关系。珠帘秀,中国元代早期杂剧女演员、歌妓。《青楼集》说“歌儿珠帘秀,姓朱氏,姿容姝丽,杂剧为当今独步,驾头、花旦、软末泥等,悉造其妙,名公文士颇推重之”。可见她在元杂剧演员中的地位,元代后辈艺人尊称她为“朱娘娘”。珠帘秀与元曲作家有很好的交情,诸如关汉卿、胡祗遹、卢挚、冯子振、王涧秋等相互常有词曲赠答。关汉卿曾这样形容她“富贵似侯家紫帐,风流如谢府红莲”。又有“十里扬州风物妍,出落着神仙”。其曲作语言流转而自然,传情执着而纯真。曾一度在扬州献艺,后来嫁与钱塘道士洪丹谷,晚年流落并终于杭州。</p><p class="ql-block"> 她在《玉芙蓉》中写道:“寂寞几时休,盼音书天际头。加人病黄鸟枝头,助人愁渭城衰柳。满眼春江都是泪,也流不尽许多愁。若得归来后,同行共止,便是牡丹花下死,做鬼也风流”。</p> <p class="ql-block">蜜蜂也爱牡丹!</p> <p class="ql-block"> 深山含笑是“恬淡”、“矜持”、“含蓄”、“美丽”、“庄重”和“高洁”的代名词。</p><p class="ql-block"> 深山含笑,又名光叶白兰或莫夫人玉兰,属于木兰科含笑属的常绿大乔木。苏轼留下了赞颂深山含笑的千古绝句:“含笑花开香满路,春风十里尽妖娆。”充分体现了深山含笑的娇艳美丽,让人心醉神迷。</p> <p class="ql-block"> 粉色的深山含笑羞红了脸庞!</p> <p class="ql-block"> 大树杜鹃是云南特有树种,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评估为“极危物种”,被我国列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这个级别与女神级别差不多,宋代杨万里在他的《杜鹃花》中写到:“何须名苑看春风,一路山花不负侬。日日锦江呈锦样,清溪倒照映山红。”</p> <p class="ql-block"> 女神节绝对少不了宋代才女佳人李清照的靓丽身姿和英雄气概!</p><p class="ql-block"> 李清照出生书香门第,家景优越,6岁开始,常常带上一瓶美酒和一本好书与她家的保母一起到离家不远的小溪边琓耍,一边游琓、一边读书、一边喝酒,待一瓶酒喝完,人也微醺时,诗性大发,豪气冲天,全然一派女中豪杰气象。</p><p class="ql-block"> 她的豪情还体现在崇拜英雄,正是美女爱英雄!请欣赏她的《夏日绝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这万丈豪情是阿黑哥们望尘莫及的。</p><p class="ql-block"> 她还是无酒不成诗的酒仙,请看《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她头天晚上喝的酒,第二天早上还在美酒的浸泡中,好一个让人忘却不了的女神!</p> <p class="ql-block"> 女神节自然少不了我国古代四大美女,她们分别是“闭月羞花沉鱼落雁”!</p><p class="ql-block"> “闭月”原作“蔽月”,出自三国时期曹植的《洛神赋》。文中描写洛神时有一句“仿佛若轻云之蔽月”,意思是轻云遮掩月亮,比喻女神的幽丽柔美。后来,“蔽月”与“羞花”组合为成语时,改成了“闭月”,意指月亮也比不上这美女,只好躲藏起来。</p><p class="ql-block"> 闭月:说的是东汉末年貂蝉的故事。王允为了除掉奸臣董卓,利用貂蝉的美貌离间董卓和吕布的关系。貂蝉在后花园拜月时,天空突然被乌云遮住月亮,王允看到后,对外宣传貂蝉的美貌让月亮都害羞地躲起来,因此得名“闭月”。</p><p class="ql-block"> 羞花:说的是唐朝杨贵妃的故事。杨玉环在花园中赏花时,花儿因她的美貌而含羞低头。传说中,她摸含羞草时,花瓣立即收缩,绿叶卷起,宫女们纷纷传言她与花儿比美,花儿都含羞低头,因此得名“羞花”。</p><p class="ql-block"> “闭月羞花”常与“沉鱼落雁”连用,形容古代四大美女的容貌倾国倾城。这四个词语分别对应<span style="font-size:18px;">貂蝉、杨玉环、西</span>施和王昭君的故事。</p><p class="ql-block"> 沉鱼:西施在河边浣纱时,鱼儿见到她的美貌忘了游动而沉入水底。</p><p class="ql-block"> 落雁:王昭君在北去匈奴的路上,大雁见到她的美貌而忘记飞翔,纷纷落地。</p><p class="ql-block"> 这些典故不仅赞美了古代美女的美丽,也通过夸张的手法展现了她们的魅力和风情万种!</p> <p class="ql-block"> 贴梗海棠是有故事的鲜花!</p><p class="ql-block"> 北宋著名词人苏轼的《戏赠张先》,用来调侃好友张先老年纳妾的故事。张先在80岁时娶了一位18岁的女子,苏轼为此作诗调侃:“十八新娘八十郎,苍苍白发对红妆。鸳鸯被里成双夜,一树梨花压海棠”。</p> <p class="ql-block"> 鲜花与美女不能没有带刺的玫瑰,玫瑰带刺的原因既有生物学上的自我保护功能,也有文化和象征意义上的深刻内涵。刺的存在让玫瑰更加独特,既提醒我们爱情的复杂与珍贵,也象征着生命的双重性——美丽与挑战并存。正是这种矛盾的特质,让玫瑰成为了表达爱情与人生的最佳象征。</p><p class="ql-block"> 希腊神话传说,玫瑰最初是没有刺的,直到爱神维纳斯在追逐她的爱人阿多尼斯时被荆棘划伤,玫瑰才长出了刺。刺象征着爱情的痛苦与牺牲。</p><p class="ql-block"> 我国文人墨客对玫瑰的赞美也多如牛毛,请看:</p><p class="ql-block"> 唐·唐彦谦《玫瑰》</p><p class="ql-block"> 麝炷腾清燎,鲛纱覆绿蒙。 </p><p class="ql-block"> 宫妆临晓日,锦段落东风。 </p><p class="ql-block"> 无力春烟里,多愁暮雨中。 </p><p class="ql-block"> 不知何事意,深浅两般红。</p><p class="ql-block"> 唐彦谦,并州晋阳(今山西省太原市)人,是唐朝的官员和诗人。</p><p class="ql-block"> 唐彦谦出身于官宦世家,是唐朝开国功臣唐俭的后裔。他博学多才,精通书画、音乐,尤其擅长七言诗。</p><p class="ql-block"> 笔者自以为他的《春日偶成》最应女神节的景,以此诗结束女神与花的故事。</p><p class="ql-block"> “琴筝箫管和琵琶,</p><p class="ql-block"> 兴满金尊酒量赊。</p><p class="ql-block"> 歌舞留春春似海,</p><p class="ql-block"> 美人颜色正如花”。</p> <p class="ql-block"> 鲜花与美女的故事说也说不完,今年女神节来到百草村,沐浴了云南白药的故事,见证了百草村的古朴与庄严,欣赏了女神们的娇艳身姿,品尝了百草食府的美酒佳肴,回味了鲜花与女神的神奇故事,虽然意尤未尽、依依不舍,但不得不离开这600多年的百草村!最后还想说:</p><p class="ql-block"> 梨花白桃花红,女神情正浓。</p><p class="ql-block"> 牡丹贵芍药配,女神最珍贵。</p><p class="ql-block"> 白荷香含笑淡,女神真好看。</p><p class="ql-block"> 阿黑欢女神艳,来年再相见。</p><p class="ql-block"> 零落成泥</p><p class="ql-block"> 2025年3月8日于百草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