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石窟迎春来,新朋老友共此时

俊英艺术

<p class="ql-block">三月的风裹着暖意,轻轻掠过万佛山石窟。山间的野花零星点缀在青翠间,像是谁不经意撒落的碎玉。沿着盘山道,好心情也如春天的气息升腾开来。</p> <p class="ql-block">因为今天龙门石窟研究院的杨超杰教授将带领几位高素养的石窟研究人员到此访学。</p> <p class="ql-block">杨超杰教授是龙门石窟研究院的资深研究员,长期致力于石窟考古研究,学术成果丰硕。他著有《龙门石窟总录》《龙门石窟雕刻粹编——佛塔》《洛阳周围小石窟全录》等重要著作,并发表了40余篇学术论文。</p> <p class="ql-block">杨教授与万佛山结缘已有三十余载。他常说,每次来这里,都能在斑驳的石壁上发现新的惊喜。今日他带着几位年轻的研究者,一行人沿着山径缓步而行。阳光透过新绿的枝叶,在他们身上投下斑驳的光影。</p> <p class="ql-block">杨教授时而驻足在一尊菩萨像前,时而仰头望向高崇的佛龛,轻声讲解着造像的技法与风格。他的声音温和而笃定,仿佛在讲述一位老友的故事。那些研究者们时而凝神倾听,时而举起相机记录,眼中闪烁着求知的光芒。</p> <p class="ql-block">从石窟下来,我们移步到山下的柴河社区。这里正在举办一场历史文化展览,陈列着许多与石窟相关、与孟津北区相关的文物与文献。杨教授仔细端详每一件展品,不时与身边的人交流心得。</p> <p class="ql-block">"这些年,万佛山变了很多,孟津北区变化很大。"杨教授轻声感叹,"但石窟里的故事永远都在那里,这里的老友依旧深爱着家乡,我们的情谊越发浓淳。"此次万佛山之行临别前,他在留言簿上写下几行字,“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致敬孟津北区历史文化展览的耕耘者。”字迹遒劲有力,仿佛要将对这片土地的热爱都倾注其中。</p> <p class="ql-block">夕阳西下时,我们都踏上归途。春日的余晖中,远去的人与山色融为一体。我知道,过不了多久,他还会再来。因为这里不仅有他毕生研究的石窟,更有一份难以割舍的情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