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编者、摄影:浩瀚天際</p><p class="ql-block">美篇号: 85921418</p><p class="ql-block">地 点:四川 南充 阆中</p> <p class="ql-block"> 阆中古城,是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中国第一风水宝地”,古老的历史文化内涵和“天人合一”的建筑风格,座落于四川盆地的东北缘、嘉陵江畔而闻名于世。曾获国家5A级旅游景区、中国十大古城、成渝十大新地标、四川知名人文景点等称誉。城内有张飞庙《汉桓侯祠》、川北道贡院、川北道暑等多个全国文保单位。其“川北道贡院”<span style="font-size:18px;">是中国规模最大的科举文化博物馆之一。内分</span>考生考试区和生活办公区两部分组成,前院是考场,后院是斋舍,四周是号房,有大门、龙门、考棚、至公堂、明远楼等主要建筑,建筑面积4800平方米。 “川北道署”是明、清两代省政府的派出机构,则承担着管理地方吏治和复审案件的重任,其大堂常用于复审案件,影视剧中巡抚审案的场景多取材于此。“川北道署”是全国仅有的两处道台衙门遗址之一。</p> <p class="ql-block">这是“川北道署”的大门。又称道台衙门,它始建于明洪武四年(1371年),现存的阆中道台衙门遗址建于清雍正八年(1730年),是阆中古城的重要组成部分,川北道署不仅是历史文化的展示地,也是旅游的胜地。</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大堂门樑上挂有“振扬风纪”匾额,旨在提醒当官的要爱护老百姓,清正严明。</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天鉴在兹”碑则是古城川北道署内的一处重要文化遗迹。这座碑立于清朝光绪六年(1880年),是为了纪念川北道的光绪初政改革而设立。碑身高大庄严,上面刻有“天鉴在兹”四个大字,寓意着天道昭彰,历史铭记。</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这是川北道署的仪门。明清时期官署的第二重正门,具有礼仪和庄重的象征意义。</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阆中古城的“龙门”和“编钟”象征着“鲤鱼跃龙门”的深远寓意。龙门作为贡院大门的标志性建筑,寓意着学子们通过科举考试,如同鲤鱼跃过龙门,实现人生的飞跃。</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图为川北道贡院的“龙门”。</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川北道贡院的“至公堂”,是外帘考区的核心,监临在此坐堂总摄考务和聚会议事的主要场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会经堂是阆中贡院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建筑。走进会经堂,仿佛穿越了时空,回到了古代的科举时代。这里曾经是学子们为了梦想而奋发努力的地方,也是他们展示才华、争夺功名的舞台。</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阆中古城处于嘉陵江中段畔。图为嘉陵江美丽的景色。</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谢谢您的观赏与点赞🙏🙏🙏🌹🌹🌹🔥🔥🔥</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