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托鲁阿的毛利文化中心和彩虹泉公园

向青(1516464)

从奥克兰去罗托鲁阿途中路过TIAU小镇,1号公路穿镇而过。路旁那铁皮屋很是吸引人驻足。<div>狗头里是旅游咨询中心。</div> 羊肚子里则是礼品店。 <p class="ql-block">罗托鲁阿离奥克兰234公里,是火山地热区,有硫磺温泉、地热喷泉、活动的火山泥浆池,那里还是新西兰毛利文化的中心地,还没进入罗托鲁阿就闻到了硫磺味,还好,不是那么刺鼻。</p><p class="ql-block">镇里有旅游咨询中心,那座大楼很有特色,还是这个小城的标志呢,可惜光忙着排队咨询旅游项目了,忘了拍照。前台接待咨询的都是年纪比较大的洋人,态度可温和了,不厌其烦地回答游客的问题。在他的推荐下,我们先到TE PUIA毛利文化中心公园去,那里有介绍毛利人生活文化的设施和表演,还有地热喷泉。</p><p class="ql-block">毛利人是新西兰的土著人,是这片土地最早的主人。罗托鲁阿便是毛利文化的中心。世界各地慕名而来的游客可以在这里的毛利文化村欣赏独特的,撼人心魄的毛利歌舞表演,观看毛利人或古朴或精致的雕刻,了解毛利人的历史,文化和传统。</p> <p class="ql-block">先参观展览厅,里面陈列了毛利人独特的雕刻品,展示毛利工艺艺术品和他们的制作过程,是游客了解毛利族文化的最佳场所。</p> <p class="ql-block">红色的圣诞花:</p> <div>我们走了一段路便在丛林掩映中看到了雾气腾腾的喷泉,我是第一次看到地热硫磺喷泉。有说是个间歇泉,但我们看见它就那么一直喷都不带停歇的,味道也挺浓。<br></div> 毛利人在这个地热区已经生活了几个世纪。在欧洲人到来之前的许多年,毛利人一直将天然地热水用于烹饪和沐浴。<br> 水柱笔直喷射,高30余米。<br> <div>下午三点是毛利人表演的时候。我们赶到那里去观看。</div><div>他们先是表演欢迎仪式,这是他们非常正式的对尊贵客人表示欢迎的仪式。毛利人的迎宾舞蹈也是新西兰官方迎接贵宾的最高礼仪。<br></div><div>首领身穿的羽毛披衣非常昂贵呢。</div> 然后大家进到“礼堂”里观看他们极具毛利文化特色的表演。毛利人的舞蹈别具一格,鲜艳的民族服装、美丽的花环、腰上系着的蒲草裙,充分展示了毛利人独特的民族风情。 <p class="ql-block">看过了毛利文化中心公园,我们又开车向北出城到彩虹泉自然公园Rainbow Springs Nature Park,公园成立于1932年;占地面积9公顷,园内森林茂密、郁郁葱葱,天然清澈的泉水流淌在公园的很多地方,很多游客来到这里都流连忘返。彩虹泉公园的门票收入中,有一部分会捐献给新西兰奇异鸟保育基金会,用于对奇异鸟的保护和繁育。</p><p class="ql-block">大门口旁边见到这个,猜猜看是啥?</p> <p class="ql-block">谜底:卫生间,标识很有特色。</p> <p class="ql-block">公园的招牌,上面就是kiwi国鸟。</p> 买好门票,售票的美女告诉我们有中文的(好几种语言)解说机,免费使用,还发给我们每人一个空的有彩虹公园图标的泉水瓶,说可以接泉水,人家怎么想得这细致啊,我们欣然拿上。<div>走进公园,就像到了热带雨林,丛林中有池塘。</div> 原来那是“彩虹池”,是个每24小时生产250公升的泉水池。水池里还养着三四百条来去自如的各色鳟鱼,它们是1883年从南美引进的。 疣鼻天鹅 英文名:Mute Swan: 公园里有很多蕨类植物,新西兰有很多品种,最大的可长到20米高。国树银蕨的叶子背面是苍白银色,因而得名和成为国树,传说毛利人打仗时在森林里有这银色反光照亮道路。 我们漫步在森林中,呼吸林中的负氧离子,身心愉快。在大门口发的解说机就跟手机一样,所有的景观那里都立有标识数码牌,在“手机”上按相应的数码就可以听到详尽的解说。 这是新西兰国树银蕨的叶苞,长到一定程度就打开了,就是后面的那长长的叶子。 公园里还有其他如新西兰土生灌木丛和红木林、棕榈树、生长缓慢30年才开花的NIKAU树等,还有鸟舍。 <div><div>大蜥蜴TUATARA,据说是目前地球上唯一一种从恐龙时代存活下来的爬行动物,是新西兰特有的冷血史前爬行动物,已存在2亿多万年,比恐龙还早。它们行动迟缓,35年才长到600毫米的极限;它们一小时呼吸一次,可以活到100岁甚至更多。</div></div> 正在又热又渴时,饮泉设施就在眼前了,吸吮着自动喷上来的凉凉的天然泉水,那叫一个爽啊。 就在这里用公园发的空瓶子接泉水。 <p class="ql-block">新西兰特有的KIWI 鸟,是他们的国鸟,因其尖锐的叫声 KEEE-WEEE 而得名,中文叫奇异鸟。(新西兰的猕猴桃英文也是KIWI)</p><p class="ql-block">网摘:约在1亿年前,新西兰与大陆分离,从而使许多原始的动植物得以在孤立的环境中存活和演化。自从人类开始在新西兰定居以来,1000多年的时间里,已有许多原生物种消失。为了挽救这些濒临灭绝的物种,新西兰政府采取了最严格的保护措施。比如,奇异鸟的保护就是突出范例。新西兰是罕见的鸟类天堂,最著名的是不会飞的奇异鸟。奇异鸟也是新西兰的国鸟。这种鸟翅膀只有几厘米,十分弱视,是夜行动物,行动十分缓慢,靠耳朵和嗅觉来保护自己、寻觅食物。它的嗅觉依靠的是长长的喙上有两个小眼,喙插到土中能嗅到虫子的味道。奇异鸟体重一般只有2.5斤左右,下出的蛋有0.4斤,个大如鹅蛋。而且奇异鸟是双子宫,下一个蛋后,隔20天左右再下一个,也就是说,在2.5斤的身体内同时孕育着两个蛋。母鸟只负责下蛋,公鸟负责孵化、抚养幼鸟。奇异鸟公鸟与母鸟一年相聚一次,交配结束,母鸟产蛋后即离去,第二年再回来。公母两只鸟结合后,忠贞不渝,不再找其他鸟。这些足以说明用“奇异”两字来描述这种鸟名实相符。这种鸟一般能活35年左右。本来,奇异鸟与其他新西兰特有的鸟一样,没有天敌,但随着西方人来到这里,带来了老鼠、黄鼠狼、猫等,奇异鸟下了蛋后,很快就被这些动物吃掉,使得大量奇异鸟“断子绝孙”,奇异鸟逐渐濒临灭绝。</p><p class="ql-block">公园特别按照奇异鸟的生活环境而建了展览馆。</p> <p class="ql-block">奇异鸟的身材小而粗短,嘴长而尖,是世界上唯一在嘴上长了鼻孔的鸟类。奇异鸟腿部强壮,羽毛如发,由于翅膀退化,因此无法飞行。奇异鸟怕光,怕吵,喜欢黑暗,常在夜间出没,因而要观察它们的生态并不容易。</p><p class="ql-block">我们进到在很黑暗的屋子里,近距离观赏他们。因为它们怕光和声音,所以进去后不能照相和大声喧哗,可以隔着玻璃看见,好像两只吧。它们有长长的嘴,据说把嘴支在地上,与两条腿形成三角形,就这么休息睡觉。</p> <p class="ql-block">1995年,新西兰政府在罗托鲁阿建立奇异鸟保护中心,经过三年研究,于1998年成功地人工孵化出奇异鸟。2003年彩虹公园成立了新西兰第一个人工孵化和抚养KIWI奇异鸟的设施。</p><p class="ql-block">在野外,只有5%的小奇异鸟可以存活。公园抚养小奇异鸟到6个月至一年并达到1.2公斤目标体重,确保它们可以保护自己不受食肉动物的危害时,让它们重返野外,并在它们的脚上绑上无线电发射机以持续观察它们。</p> 在礼品店买了个Kiwi,帮助拯救它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