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黄梅戏《天仙配》是一出传统老戏,在我们老家一带非常流行。我的老家便是湖北黄梅县,据说是黄梅戏的发源地。或者是这个原因,我很小的时候便会“无师自通”的来两句《天仙配》中的唱段,特别是“路遇”这一段,只是唱的不好,有点“荒腔走板”。</p> <p class="ql-block">其实,我是九江人,生在九江,长在九江,就黄梅戏而言,对我稍有影响的恐怕还是我曾经插队的地方——彭泽县。</p> <p class="ql-block">众所周知,黄梅戏流传到安徽后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并成为了安徽省的地方戏,而彭泽的居民中很多都是安徽移民过来的,他们把黄梅戏也带了过来,当时的彭泽县黄梅戏剧团就是江西省最好的黄梅戏剧团,在我插队的地方有几名来自彭泽县城的知青,他们中有几位黄梅戏唱的不错,我至所以有点喜欢黄梅戏和他们不无关系。</p> <p class="ql-block">及至退休以后,无所事事,先是在朋友的带动下,参加了老年大学的一个老年合唱团,因为练唱的需要,在手机上下载了一个唱歌软件《全民K歌》,不久发现在这个平台上有一个合唱功能,即可以发起合唱,又可以在别人发起合唱的录音上加入合唱。由于黄梅戏有许多唱段都是男女对唱的,于是我照着其他戏迷的样子,试着合唱了两回,录下来自己听着还自我滿意。下面的这段便是我最感得意的一段。</p> <p class="ql-block">即使是我最得意的一段,也入不了大家的法眼,而且这一段还是初上《全民K歌》平台时录的,已有四五年的时间了,那时连字都咬不准。最近我也尝试重录一段,想可能会唱得更好一点,特别是想录一段独唱的,可事与愿违,现在连这一口气都提不起来,声音更加“苍老式嘶哑”,再者,如没有女声的帮衬,我的声音会“要人命”,所以还是“识时务者为俊杰”,打消了重录的念头。就发这一段吧!</p> <p class="ql-block">向发起这段合唱的女声表示感谢!</p> <p class="ql-block">唱词</p><p class="ql-block">男:卖身纸写的是无挂无牵,</p><p class="ql-block"> 到如今那来的夫妻牵连,</p><p class="ql-block"> 倘若傅家将你作践,</p><p class="ql-block"> 叫我董永怎能心安。</p><p class="ql-block">女:劝董郎休要泪涟涟,</p><p class="ql-block"> 不必为我把忧担,</p><p class="ql-block"> 既然与你夫妻配,</p><p class="ql-block"> 那怕暂时受熬煎,</p><p class="ql-block"> 夫是他家长工汉,</p><p class="ql-block"> 妻到他家洗衣浆衫,</p><p class="ql-block"> 等到三年长工滿,</p><p class="ql-block"> 夫妻双双回家园。</p><p class="ql-block">男:听她说出肺腑言,</p><p class="ql-block"> 倒叫我又是欢喜又心酸,</p><p class="ql-block"> 董永生来无人怜,</p><p class="ql-block"> 这样的知心话从未听见,</p><p class="ql-block"> 心中欢喜精神爽。</p><p class="ql-block">女:我与董郎肩并肩</p><p class="ql-block">男:夫妻恩爱同偕老,</p><p class="ql-block">女:只羡鸳鸯不羡仙,</p><p class="ql-block">男:手挽娘子大路上,</p><p class="ql-block">合:夫妻双双同到傅家湾。</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