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2025年3月5日,一群来自于宁波、上海的军后代们,怀着对革命先辈的崇敬与怀念,来到安徽省滁州市,开启红色文化之旅。</p> <p class="ql-block">由于部队临时有重要任务不能接待全体军后代们,由我们六位原二十二军后代代表大家去军营赠送锦旗、书法作品和参观学习。</p> <p class="ql-block">“人民英雄连”连史墙,有连歌、连魂誓言,连史介绍,功臣像,历次重要战斗经历。</p> <p class="ql-block"> “人民英雄连”原为华东野战军第三纵队第八师二十二团一营一连。组建于1938年春,抗日战争中,曾担任过35次主攻的战斗任务。</p><p class="ql-block"> 1940年,双龙峪一战,一举歼灭日伪军一个排。1941年,朱保庄战斗中,配合兄弟连队反击日寇进攻,打死打伤日军80多人。</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人民英雄连”是三纵最先创造和使用炸药包攻坚的。解放战争中,他们创造出五分钟突破藤县东门、七分钟打开泰安西门爆破与突击相结合的模范战例。造就与培养出108名英雄和模范,是英雄辈出的连队。马立训、曹文选,林茂成和“立训文选排”等英雄都出自于这个连队。</p><p class="ql-block"> 1948年8月,豫东战役后,为鼓励多杀敌立功,作为八师和二十二团战斗典型和旗帜之一的一连,被华东野战军第三纵队授予“人民英雄连”称号。1949年8月1日,华东野战司令部授予一连“人民英雄连”锦旗一面。</p> <p class="ql-block">李守科,山东滕县人,中共党员。1944年参加鲁南军区第三团,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参加对敌作战60余次。随部队南下,先后参加淮海战役,渡江战役,解放宁波、解放舟山战役等,多次立功,是华野三纵“人民英雄连”108位英雄模范之一。曾担任“马立训、曹文选排”排长、“人民英雄连”连长,舟嵊要塞定海守备区副司令。甲等战斗模范,华东三级人民英雄。</p> <p class="ql-block">照片由李守科的女儿李莉提供</p> <p class="ql-block">张令志老前辈,江苏徐州人,中共党员,1945年参加革命,淮海战役时任华野三纵八师二十二团一营一连爆破班长,“人民英雄连”108名英雄模范之一。</p><p class="ql-block"> 张老前辈曾说,华东野战军三纵的爆破攻坚能力是非常有名的,中原野战军当年曾派人向三纵学习爆破技术。爆破攻坚一般是选四包炸药,第一包炸开铁丝网,第二包炸碉堡,第三,第四包炸开城门。一包炸药两个人送,前一个人如果受伤或牺牲,后面的立即顶上去,因为班里只有七个人。张令志作为班长要两次送炸药。</p><p class="ql-block"> 1948年6月攻打开封城战斗发起前,爆破班全体人员表决心:“腿打断了,爬也要爬上去,绝不充孬种!” 那时,人人争当英雄模范,谁都不考虑生死?张令志左手大拇指被子弹打断,仍坚持战斗。张令志曾先后被评为华东二级人民英雄、华东三级人民英雄。</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老英雄张令志受伤的母指。</p> <p class="ql-block">张令志老英雄的军功章</p><p class="ql-block">这每一枚军功章都是热血与忠诚的见证,是保家卫国的荣誉勋章,闪耀着军人的无畏与担当,是军人在烽火岁月中拼搏奋斗的印记。</p> <p class="ql-block">照片由张令志女儿张利利提供</p> <p class="ql-block">张令志老英雄的女儿张利利今天也来到父亲的老部队“人民英雄连”,她说有一年部队来人采访父亲和许尔月叔叔时,父亲说当年参加攻打开封城,战斗很激烈,前面两个连攻城都没打下来,伤亡很大。上级派一连去攻城,父亲当时是爆破班长,担任破城墙的任务。战场上突击队的许尔月对我父亲说,你能炸破城墙我就能冲进城去,父亲说我保证能炸开,决不做孬种! 最终父亲他们班真的把城墙炸了一个大缺口,许尔月叔叔他们冲进城去了。在战场上战友们比的是谁勇敢,争的是谁先立功。</p> <p class="ql-block">许尔月(健在),江苏泗洪人,1928年2月出生,1944年10月参军入伍,194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排长、副指导员、指导员。江苏物资供应处政治协理员等职,参加许昌、金刚寺、洛阳、开封等战役或战斗,荣立二等功两次,三等功六次,被评为营级、团级、师级、军级战斗英雄。荣立华东二级人民英雄奖章、独立功勋荣誉章、“人民英雄连”108英雄模范之一。1982年9月离休。</p><p class="ql-block">许月尔打洛阳时单枪俘敌100多人,他说我们一个班俘虏了500多敌人,战斗中膝盖受枪伤到医院疗伤,还没等伤痊愈,就急忙坐着牛车参加攻打开封城,战斗中担任突击组组长,与爆破组挑战“只要你们炸得开城墙,我就冲进去”。结果城墙炸开一个缺口,我就冲进去,与敌激战时,身负重伤,左眼被打瞎,鼻骨打断。两耳震的半聋,流血流脓长达半年。头部碎弹片多的不计其数,其中指甲板大的弹片有六块,至今尚未取出,弹片经常折磨的许老前辈头痛不已。</p><p class="ql-block">他说,上级对我的事迹归纳四句话:</p><p class="ql-block">坐着牛车上战场,</p><p class="ql-block">第一个冲入敌阵地,</p><p class="ql-block">受伤不下火线,</p><p class="ql-block">单枪俘虏一个连。</p> 照片由许尔月儿子许勇提供 <p class="ql-block">许勇在爸爸许尔月功臣像前留影。</p> <p class="ql-block">为了军队现代化建设需要,连队响应国防改革的号召,2017年“人民英雄连”离开守卫了67年的海岛,移防到安徽省滁州市,编入陆军第七十一集团军某旅的序列里。</p> <p class="ql-block">战争的硝烟早已散尽,炮火声也远去,“人民英雄连”的官兵仍然保持英雄本色。在舟山守岛戍疆中屡次立功,年年被评为标兵。在新的驻地接受新的任务再创佳绩。他们那种虎虎生威的战斗作风从未改变,革命的英雄主义的传统从未改变,二十二军的军魂在“人民英雄连”永存。</p> <p class="ql-block"> “人民英雄连”官兵还给我们展示了现代化武器,有能远程狙击坦克和装甲车的狙击枪 配置先进指哪打哪,命中率极高,白天晚上都能用。有打无人机的散弹高射机枪、无人机只要中一颗弹就会马上废掉,还有高配置的冲锋枪、手枪、碳钢多功能刺刀等武器。先进的武器装备是决定军队的战斗力,在信息化、智能化的战争状态下,先进的武器装备能够为军队提供更强的火力、更远的射程、更快的反应速度和更高的生存能力。战士们说我们手握武器必定站在祖国人民的前面守护,为维护国家安全和稳定,捍卫国家利益,促进国家和平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有军队的守护,我们才有安宁祥和的幸福生活,让我们珍惜和平,致敬军人。</p> <p class="ql-block">宁波市银辉志愿者联合会星火传递分会会长傅立宪代表军后代们向“人民英雄连”赠送写有连魂誓言“打头阵、当先锋、攻必克 、守必赢。”的锦旗(因作战部队官兵人像不可外泄,故没有放全景照片。)</p><p class="ql-block">宁波市银辉志愿者联合会星火传递志愿者分会是由宁波市老战士后代组成。</p> <p class="ql-block">二十二军后代张天侠向“人民英雄连”赠送自己书写并装裱的“铁血军魂”书法作品。</p><p class="ql-block">(部队官兵合照不宜公开)</p> <p class="ql-block">离开部队后,在酒店里我们这些老战士后代们自己动手,切菜拌馅,和面包饺子。把对父辈们的思念包进饺子里,把来之不易的幸福快乐包进饺子里,把感恩包进饺子里,把传承红色基因的决心包进饺子里,兄弟姐妹们其乐融融齐上阵,各司其职,边聊父辈故事边包饺子,很快完成。</p> <p class="ql-block">咱包饺的手艺都是父母手把手教会的。</p> <p class="ql-block">正宗的山东饺子上桌,味道好极了。</p> <p class="ql-block">原二十二军后代许勇代表全体老战士后代发言:他首先感谢部队首长春节前夕来家里慰问老父亲许尔月,这份深情厚谊让父亲倍感温暖,并向人民英雄连全体官兵表示最诚挚的问候。我们这次红色之旅不仅是为了缅怀先辈们的英勇事迹,更是为了继承和发扬人民英雄连的光荣传统。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我们衷心祝愿人民英雄连冲锋号永远嘹亮,红色基因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璀璨的光芒。</p> <p class="ql-block">开国少将原二十军军长女儿熊苏皖独唱《我爱我的连队》</p><p class="ql-block">熊大姐说当年这首歌是她们连队的连歌。</p> <p class="ql-block">1939年9月,江南抗日义勇军奉命西撤,留下了刘飞、夏光、黄烽等36位伤病员和一所后方医院。当时的常熟县委书记李建模,决定把后方医院和伤病员安置在阳澄湖附近的农民家里,依靠人民群众掩护伤病员,一有情况马上转移到芦苇荡,这就是《沙家浜》故事的底稿,1957年,崔左夫创作出纪实文学《血染着的姓名—三十六个伤病员的斗争纪实》,同年,为了歌颂和纪念敌后抗战的历史,曾任新四军18旅旅长的刘飞将军口述写成了长篇回忆录《火种》,文牧在这两篇文章的基础上创作出沪剧《芦荡火种》,1963年北京京剧团移植改编成为京剧《沙家浜》。《军民鱼水情》演绎了阳澄湖人民无微不至的照顾伤病员,和江抗义勇军战士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情谊。</p><p class="ql-block">红军后代程长征和二十二军后代朱峰对唱京剧沙家浜选段《军民鱼水情》。</p> <p class="ql-block">红色宣讲: 解放宁波的故事</p><p class="ql-block">宣讲人原二十二军后代:马亚利、朱峰、杨秋丰</p> <p class="ql-block">1949年5月25日,华东第三野战军第七兵团第二十二军解放宁波,三位后代讲述了父辈在解放宁波时的感人故事。</p> <p class="ql-block">英雄,可以是顶起炸药包的背影。</p><p class="ql-block">英雄,更是放在哪里都生光的一颗普通的螺丝钉。</p><p class="ql-block">英雄,是在生死面前敢于踏出一步的人。</p><p class="ql-block">英雄,是满身弹孔仍用双臂抱紧红旗的人。</p><p class="ql-block">诗朗诵: 《英雄》</p><p class="ql-block">朗诵者:二十二军后代茅光明、浙东游击纵队后代周剑波</p> <p class="ql-block">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路上,前有敌军围堵,后有敌重兵追击,形势万分危急,毛泽东主席亲自指挥,同时有周恩来、王家祥同志协助,领导着红军展开了灵活机动的四渡赤水,从此跳出国民党部队的包围圈,开始了新的伟大征程,四渡赤水战役历时三个月,这般绝妙的用兵之法,堪称神来之笔,是近现代战役中无法复刻的奇迹,是军事史上的经典范例。</p><p class="ql-block">男声独唱:《四渡赤水出奇兵》</p><p class="ql-block">演唱者:红军后代 程长征</p> <p class="ql-block">山东部分后代们在二十二军后代刘辉明的带领下合唱《谁不说俺家乡好》。</p><p class="ql-block">一座座青山紧相连,一朵朵白云绕山间,一片片梯田一层层绿,一阵阵歌声随风传,绿油油的果树满山岗,望不尽的麦浪闪金光,看到咱们的胜利果,幸福的生活千年万年长。</p><p class="ql-block">把这首歌送给离开家乡南征北战的父辈们。</p> <p class="ql-block">我们唱红歌,讲红色故事。共同的回忆,聚拢的是共同的情怀,此刻我们心与心相连。</p> <p class="ql-block"> 岁月如歌,可歌可泣。革命先烈、英雄人物的榜样力量是优良传统的人格化身,是红色文化的鲜活体现,是我们永远的榜样。 </p><p class="ql-block"> 人无精神不立,国无精神不强。红色精神的传承不仅要求我们理解革命先辈的奉献精神,更让我们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和平生活。红色精神是其具有跨时代的精神品质,可以成为新时代的价值走向,可以具有普世价值的光芒。红色文化永远是我们前进的根和魂。</p><p class="ql-block"> 红色之旅洗涤了心灵,更激起我们讲好红色故事,做好传承红色文化传播人的决心。</p> <p class="ql-block">美篇制作: 王世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