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梦湘西,赴一场民俗之约》

金平

<p class="ql-block">  听闻湘西德夯大峡谷的苗寨里,有一位民间历史苗鼓非遗传承人,心向往之,便与朋友相约前去拜访。无奈诸多事宜难定,最终只能在春节期间成行。起初计划是我们四人一同自驾前往湘西,可临到出发,朋友们却都因种种状况无法赴约。去还是不去?我在这纠结中徘徊了许久。但心底那份渴望太过强烈,最终我毅然决定独自乘坐高铁前往。就在临出发的那个夜晚,湘西那边传来消息,说是村里年轻人都陆续外出打工了,可能没办法好好接待我。但我心想,机会难得,这次若不去,往后还不知何时才有契机。2月8号一大早,天才蒙蒙亮,我就拖着行李出发了。坐上高铁,看着窗外的景色唰唰往后跑,我突然觉得,这一趟,结果已经没那么重要了,我就是想完成自己一直以来的心愿,奔赴这场期待已久的约定,这就够了 ! </p><p class="ql-block"> 抵达吉首后,朋友在高铁站接了我前往苗寨。一路上,窗外的景色不断变换,可我的心思全然不在这上面。我迫不及待地向朋友打听历史苗鼓非遗传承人的近况,内心既期待又紧张。她告诉我,老人家年近九旬,身体大不如前,基本上不再击鼓表演了。去年也就是2024年,中央电视台也只录制了她徒子徒孙们打鼓的画面。听到这些,我心里空落落的。思绪飘回到几年前,那时我偶然与老人相遇,我并不知道她竟是了不起的民间历史苗鼓非遗传承人,只记得她身手矫健,打起苗鼓来虎虎生风,一招一式都充满力量感,那震撼人心的画面至今仍历历在目。可如今,岁月匆匆,一切都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想到这里,我的心情变得忐忑不安,只怕这一趟真的要白跑了。</p> <p class="ql-block">  抵达苗寨,我终于见到了那位心心念念的老人,高悬着的一颗心也随之稳稳落下。老人名叫石远妹,有着七八十年党龄、曾是寨子里的第一届妇女主任,她虽年近九旬,可提水、砍柴、做饭,<span style="font-size:18px;">每个动作都依旧透着一股子麻利劲儿,身姿矫健得使人惊叹,</span>让人难以相信她已是这般高龄。</p> <p class="ql-block">  为了遂我心愿,夜幕降临后,老人特意带着年近八旬的徒弟来到寨中广场,分别为我表演全套苗鼓。刹那间,雄浑有力的鼓点奏响,激荡在静谧的夜空,敲进了我的心里。我又惊又喜,整个人都慌了神,手忙脚乱地举起设备,一边摄影一边录像,生怕错过任何一个精彩瞬间。</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一曲终了,看着老人额头上细密的汗珠,想到她的高龄,我实在不忍心再让她劳累,即便心中渴望能再欣赏一次这震撼的表演,也只能将这份期待默默咽下。可老人似乎看穿了我的心思,稍作休息后,她爽朗一笑,再次拿起鼓槌。那一刻,感动与敬佩之情如潮水般涌上我的心头。</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就在我满心不舍,着手准备返程之时,寨子里的村民热情地告诉我,第二天双龙镇有欢度新春、喜闹元宵的盛大活动,他们寨子也会派出队伍参加舞狮和广场舞表演。这突如其来的消息,犹如一份意外的惊喜,瞬间点燃了我心中的热情,还有什么理由不去呢?当晚,我住进了苗寨的百年老屋,屋内弥漫着岁月的古朴气息,伴我甜甜入睡。次日清晨,尽管室外温度低至零下五度,寒意刺骨,但我丝毫没有退缩。天刚蒙蒙亮,我便与寨民一同乘车,前往几十里外的双龙镇。</p> <p class="ql-block">活动现场热闹得超乎想象,四面八方的人们身着绚丽多彩的苗族盛装,像潮水一般涌来。</p> <p class="ql-block">几十支舞蹈队翩翩起舞,优美的舞姿、灵动的步伐,展示着苗族独特的韵味;</p> <p class="ql-block">几十支舞狮队也不甘示弱,活灵活现的狮子在锣鼓声中跳跃、翻腾,每一个动作都扣人心弦;</p> <p class="ql-block">几十支苗鼓队的表演更是震撼,激昂的鼓点,声声震耳,传递着苗族人民的热情与活力,将现场的节日氛围一次次推向高潮。</p> <p class="ql-block">活动中,丰富多彩的非遗活动令人应接不暇,而苗歌对唱更是让我大开眼界。男女歌者们(基本上是中年人)坐在山坡上,气沉丹田,引吭高歌。他们的嗓音或高亢嘹亮,或婉转悠扬,歌声在空气中交织回荡,一唱一和间,将苗族古老的传说、动人的故事、真挚的情感,缓缓诉说。</p> <p class="ql-block">  从晨光微露到暮色沉沉,我完全沉浸在这片欢乐的海洋里,刺骨的寒意早已被热烈的氛围驱散得无影无踪,满心满眼只有这场盛大节日带来的震撼与喜悦。这一趟湘西之行,无疑是我人生中最珍贵的旅程之一,它将永远镌刻在我的记忆深处,成为一篇永不褪色的美好篇章,每当回忆起,心中便满是温暖与感动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