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主持人:西和县何坝镇铁古坪村东火石崖峡谷的河沟边,躺着一块四方形状的大石头,传说妙善公主在去大香山修行的途中,走乏了休息时,在此石头上以河水为镜,梳头打扮过,西礼两县的人就把这块石叫做梳妆石。村边对面山上有座“普化寺”寺,寺庙原名:梳妆楼,在这块石头上和寺庙内及这个村庄里曾经发生的传奇故事,十分感人,在《观世音传奇》故事中,是很有特色的一段地方传说。同时,它也印证了地名文化的实效与魅力,因为有了这个故事,就有了"铁箍坪"村名。现在的村名,是后来的人将“箍”字误写成"古"字的,更为离奇的故事是铁古坪这个偏远乡村,因为妙善公主在这里搓油梳头,从那之后,这个村子里种出来的油菜和胡麻,出油率在陇南范围内是高出其他地方的,别的地方油籽约两斤半出一斤油,而这里的是两斤二两油籽榨一斤油。这段茶马古道上的传奇故事,在陇原大地上广为流传了数千年。</p> <p class="ql-block">西和在线《走遍西和》栏目组实地拍摄视频</p> <p class="ql-block">讲述人:话说妙善在阴阳山还阳后,受黄龙真人点化,前往大香山修炼佛道。第二天早晨天亮时分,妙善已走到了一个山青水秀的峡谷小河边,这里溪水潺潺、清亮,小鱼儿在水中自由游动,周边山上树木青绿,这里静静的,除了河水“潺潺”的流淌声,偶尔间也有小鸟们“叽叽喳喳”叫唤几声。走累了她这会儿有点口渴,于是她跪爬在河边,双手撑地,头伸向溪水中美美地喝了个够。当妙善准备起来时,从水中看见自己头发松乱,脸上也觉得紧巴巴的,很不舒适,唉!这时该梳梳头,洗把脸了,她在河边把脸洗过后,从怀里掏出木梳子,准备要坐下梳头了。有处平一点的地方坐下梳头,同时也能歇息一下,她转身看了看周围,见离自已不远处有一大块石头,表面很平整。走到那石头前,爬了上去,在那石头上坐了下来,伸手从头上取下发簪结,掏出木梳开始梳头,从头顶往下梳了几下,头发纹丝没动一动。由于在昨天以前她昏迷了好几天,没有梳头,头发压了几天,似一块发毡,此刻咋都梳不开了,这可咋办?于是妙善下了石头顺河上去,朝前面的一个村庄走去,思想着到农户家讨一点点清油抹在梳子上,压锈成块的头发就容易梳开。刚走到村边就见有一位慈祥的老婆婆在村口,上前向老人问了声好后,就向老婆婆试探性的讨要一点点清油,摸在梳子上方便能梳开头发。</p><p class="ql-block"> 老婆婆听完妙善的话后,看了几眼便说;姑娘你好俊啊! 就是头发有点乱糟糟的不好看,爱美是姑娘娃应有的,老婆子见你面善,走跟我给你找点清油抹上把头发梳好。说完,老婆婆领着妙善朝自已家走去,进了屋里老婆婆给妙善倒了碗水,让坐在炕沿边喝水,老人到厨房找油去了,不多一会她颤颤巍巍地拿来了一个油当子[1 ]揭开盖子给妙善倒油,油当子在老婆婆手中倒立了好多时间,却没见一丁点油下来,老人又摇了几下,由于老了头昏眼花,把老人给摇晕了,身体又没定力,踉跄一步连人带油当子靠在墙角上了,这一下人倒好的,油当子口边被碰落了一块三角口。老婆婆见油当子口碰掉了一个三角口子,一时间也愣住了,妙善见状忙安慰老人,说:好的,既然碰坏了,也是为我碰的,我去想法子补好。她起身到院子里找东西修补油当当,找来找去,就是没一个合适的东西,见窗子外面的墙台上放着一个铁的圆圈,妙善拿起来试比了一下,觉得差不多能把油当子口圈住,就拿着它进屋问老婆婆:老人家,这个铁圈儿是干啥用的?我准备修补油当子用可以吗?(妙善在皇宫中长大,对农家用的器具没见过)老人解释说:这是农家安锄和锹时,给柄把头梳箍柄头的铁束头,你尽管用。妙善又向老人讨要来做鞋用的麻丝,开始修补油当子了;只见她把铁束圈套在油当子口上,找来那片碎片,对好口子,用麻丝缠了起来,几下子就搞好了。试了一下还挺紧固,就交给了老人。</p><p class="ql-block"> 老人见妙善修补好了油当子,十分高兴,说道:姑娘真不好意思,打扰了你赶路的时间了,只是你的头还没梳啊!现在家里没有一点油了,可屋外架子上的油料一下子变不成油的。妙善到门口看一下院边架上的油料便说;老人家,好的,有料就有油。她走到架子下,顺手搒了一把油籽,双手搓了几下,只见满手是油,接着往头上一摸,一会儿就把头给梳的溜光,溜光的。老婆婆看的呆住了,口中自言道:一点油菜籽竟然搓出了这么多油啦!这哪是人,是神仙啊!待她从惊奇中过来时,妙善已和她辞别后,向香山方向走的好远了。妙善在香山修成菩萨后,铁古坪的后人在村边的一个小山岭上修建了梳妆楼,以示纪念和崇敬妙善。妙善公主修行成仙佛后,当地人深感观音菩萨与这里有缘,并以绑箍油当子的奇妙方法,所以,将这里命名"铁箍(瓶)坪”。因为有观音圣迹留在该地,至今据说铁古坪地里出产的菜籽和胡麻的出油量,在西礼两县任何一个地方要高得多。</p> <p class="ql-block">梳妆石</p> <p class="ql-block">梳妆楼(普化寺)</p> <p class="ql-block">寺院建修记事碑</p> <p class="ql-block">陇南地方文史研究专家团队在铁古坪考察地方文化(图4. 图5)</p> <p class="ql-block">注:油当子:西和地方方言,就是七十年代前农村人装清油的瓷瓶,大瓶装500克,中瓶装250克,小瓶装15 0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总策划:老张</p><p class="ql-block">筹备:老文</p><p class="ql-block">文字编辑:老石</p><p class="ql-block">主持人:小党</p><p class="ql-block">拍摄:小李</p><p class="ql-block">版权所有,抄袭必究</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