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茶是中国人的“国饮”,茶道茶艺,茶文化节,茶邮票、明倍、贺年卡,茶博物馆等等,在中国各地四香,遍地开花。</p> <p class="ql-block"> 各产茶地争相举办茶文化节,交易会、博览会、香具展,大力宣传茶文化,普及茶知识,集历史、文化、经济于一体,声势浩大,推动了茶业和文化旅游的发展,充分彰显了中国茶的魅力。</p> <p class="ql-block"> 中国茶叶博物馆 ,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龙井乡双峰村龙井路88号。博物馆以茶文化为主题,展示了茶叶的历史、品茶、茶经等内容。</p> <p class="ql-block"> 西湖龙井茶展厅。</p> <p class="ql-block"> 中国杭州2001年西湖博览会之中国国际茶博览交易会 门票。</p> <p class="ql-block"> 中国杭州2001西湖博览会之中国国际茶博览交易会 电话磁卡</p> <p class="ql-block"> 世界茶文化博物馆位于四川雅安名山区蒙顶山。博物馆对蒙顶茶的起源、发展、演变、种植和制作工艺以及折射出的茶文化进行陈列展示,全面展现蒙顶山世界茶文化发祥地、世界茶文化发源地、世界茶文化圣山的风貌。</p> <p class="ql-block"> 中国茶具博物馆位于河南信阳市光山县。以清代光山县衙和学宫(孔庙)为愿型,占地35亩,由茶文化景观区、中央景观区、仿古商业文化街区等部分组成。是全省唯一,紧扣信阳经济主动脉的茶文化旅游点,也是继杭州茶叶博物馆后全国第二家茶文化专题馆。</p> <p class="ql-block"> 中国邮政部门于2001年11月11日,为27届亚洲国际集邮展览在江苏无锡举办,发行了《第27届亚洲国际集邮展览》邮票,一套2枚。这是第一枚“扁方壶”。主图选取自宜兴出产的紫砂方壶,背景为无锡锡惠区名胜区的“天下第二泉”。“天下第二泉”因唐代陆羽评定而天下闻名。陆羽因《茶经》被称为“茶圣”。</p> <p class="ql-block"> 上海国际茶文化节 194.4.17-21 明信片 上海邮票公司发行。</p> <p class="ql-block"> 2021年,中国邮政为“邮政惠农”发行了“安溪铁观音个性化邮票”,因邮票上有“茶票”两个字,故有“茶票”之称。</p> <p class="ql-block"> ‘96上海国际茶文化节 纪念明信片。</p> <p class="ql-block"> 以茶为媒,在茶文化节或茶博会其间举行了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活动,如海峡两岸地茶楹征集比赛,武夷茶舞比赛、阳信毛尖文创大赛等。</p> <p class="ql-block"> 第六届海峡两岸茶业博览会 最佳茶楹联全国征集大赛颁奖仪式。</p> <p class="ql-block"> 武夷山市首届“武夷茶舞”比赛。</p> <p class="ql-block"> 第30届茶文化节 信阳毛尖文创大赛周优秀作品展</p> <p class="ql-block"> 2003年中国·重庆(永川)国际茶文化节 开幕式。</p> <p class="ql-block"> 长嘴壶茶艺是中国茶艺的奇葩。长嘴壶是我国一种独特的茶具,历史悠久,源远流长。长嘴壶茶艺表演是项群众喜爱的民俗文化,是我国茶道的一环,是茶文化的一部分。长嘴壶茶艺具有很高的实用性和观赏性。沸水在长嘴中流过,自然降低了温度,水就不会太烫,最适合泡茶,特别是泡盖碗茶。长嘴壶茶艺表演用肢体语言表达各种文化内涵,长人知识,发人深省。长嘴壶茶艺表演营造了茶馆的文化氛围和民俗气息,提高了茶客的品茗乐趣。</p> <p class="ql-block"> 长嘴壶茶艺表演。</p> <p class="ql-block"> 世界茶文化交流协会第七届董事会任职典礼纪念饼 。</p> <p class="ql-block"> 明信片上的茶壶。</p> <p class="ql-block"> 图为普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粮食局 “采茶图粮票”1989年购粮券100克。</p> <p class="ql-block"> “一茶一业一生活,一带一路一黑茶” 2024中国黑茶大会 祖茶节暨第六届湖南·(益阳)安化黑茶文化节</p> <p class="ql-block"> 台湾 台北茶壶邮票特展。</p> <p class="ql-block"> 台湾发行茶壶邮票。</p> <p class="ql-block"> 台湾台北茶壶邮票特展首日封。</p> <p class="ql-block"> 台湾 历史名人茶画邮票。</p> <p class="ql-block"> 中国(勐海)普洱茶叶节开幕式贵宾入场券 (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海县)</p> <p class="ql-block"> 香港“ 广彩开光人物鸟纹壶”邮票。</p> <p class="ql-block"> 2016第九届中国武汉茶业博览交易会暨紫砂、陶瓷、茶具、文玩展 入场券</p> <p class="ql-block"> 香港“外销描金青花楼阁人物纹緾把壶”邮票。</p> <p class="ql-block"> 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申遗成功纪念饼</p> <p class="ql-block"> 香港馆藏选粹—-“中外茶具选粹”邮票一套6枚,香港邮政2024年4月18日发行。展示了茶具文物馆馆藏的精选茶具,既有中国外销茶具,亦有西方茶具和外国仿中式茶具,反映中国茶文化在历史上的发展和影响力。</p> <p class="ql-block"> 第十一届中国(山东)茶叶博览会</p> <p class="ql-block"> 潮州工夫茶,别称潮汕工夫茶,是从闽南地区传到潮汕,盛行于广东省潮汕地区特有的传统饮茶习俗。虽然盛行于闽粤港台地区,但其影响早已遍及全国,远及海外。</p> <p class="ql-block"> 潮州市是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授予的“世界工夫茶文化之乡。</p> <p class="ql-block"> 信阳茶文化节始于1992年5月15日,凭借“信阳毛尖”绿茶的品牌优势,在每年4月28日至30日举办大型茶文化活动。从2010年第18届开始,信阳茶文化节正式更名为@中国茶都·信阳国际茶文化节。</p> <p class="ql-block"> 第32届信阳茶文化节开幕式。</p> <p class="ql-block"> 在我国香港、澳门和台湾等地发行的邮票,将当地的饮茶习惯和地方茶文化融入其中。</p> <p class="ql-block"> 《香港茗艺》邮票,香港邮政2001年发行,一套4枚。介绍了丰富多彩的茶文化,分别为泡功夫茶、调港式奶茶、港式饮茶和茗艺之乐。</p> <p class="ql-block"> 2012年9月12日,台湾邮政发行特种邮票 《台湾茶叶邮票》一套5枚。</p> <p class="ql-block"> 邮票介绍:1. 包种茶:轻发酵茶,汤色蜜黄,香气幽雅,滋味清爽甘醇。主要产地为新北市坪林等地区。邮票图案背景为坪林茶叶博物馆。2. 铁观音:中发酵茶,发醇程度较乌龙茶重。茶汤呈琥珀色,具弱酸熟果香,滋味醇厚甘润。主要产地为台北市木棚区茶区。邮票图案背景为木棚猫空缆车。3. 红茶:全发酵茶,茶汤红豔,散发澹雅焦糖香,滋味醇厚。主要产地为南投县鱼池及花莲县瑞穗等地区。图案背景为日月潭码头。4. 乌龙茶:中发醇茶,汤色橙黄明亮,香气浓郁,味醇甘韵足。近年来受欢迎的高山乌龙茶多以轻发酵轻烘火制作。主要产地为南投、嘉义等县。邮票图案背景为阿里山火车。5. 东方美人茶:即白毫乌龙茶,为重发酵。茶汤色橙红,具蜜香或熟果香,滋味甘醇滑润。主要产地为新竹县峨眉、北埔等地区。邮票图案背景为新竹县峨眉湖吊桥。</p> <p class="ql-block"> 1996年澳门发行《中国传统茶楼》邮票一套4枚,将茶楼內的特色饮食茶客神态描绘的维妙为肖,展现了澳门地区昔日的茶楼风光。</p> <p class="ql-block"> 1997年澳门发行了一枚名为“幸运数字”的小型张邮票,主图是一幅颇具农家韵味的“茶肆”,前坪摆着一个四方小桌,“茶肆”一角竖起一面绿色“茶”字小旗,随风飘舞,旗杆上悬挂一串红红的灯笼,一位小二提着冒热气的茶壶,正准备迎候茶客。</p> <p class="ql-block"> 幸运数字,是指与寓意吉祥、好运的谐音数字。以广州话为例,读一读邮票中的数字对联:“发市久发一路发(八四九八一六八),生意易生百祥生(三二二三八六三)”,词性相对,颇为有趣。这对对联不仅展示了粤语文化的独特魅力,也体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p> <p class="ql-block"> 2000年7月7日澳门发行了一套“茶艺”邮票,共4枚,分别以“红茶”、“普洱”、“龙井”、“寿眉”作为每一枚邮票的标题。邮票画面描绘的皆是三五人围坐一桌,悠闲自在地享受品茗之乐,或在公园,或在茶室。</p> <p class="ql-block"> 与此同时还发行了一“茶艺”小型张,主图以茶馆的一个局部作为背景,一身着旗袍的少女端坐桌前,正在给客人作茶艺表演。桌上依次摆放着茶炉及置于炉上的紫砂壶、茶盂、品茗杯及茶盘、茶巾、茶道组合、茶叶罐、盆景、蒲扇等,少女右手执壶,左手轻按壶盖,脸带笑容,徐徐往杯中添茶。</p> <p class="ql-block"> 待续,再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