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限雪景在秦岭

王洁

<p class="ql-block">  生活在大西北城市的西安人,历来把秦岭当做是自己的后花园。在蜿蜒的终南山脚下,在72峪的沟沟壑壑,每当节假日来临,无数的西安人和无数追风者的外省市朋友,便会驱车前往秦岭游览它的无限风光!</p><p class="ql-block"> 秦岭的风光四季皆有不同,尤其是雪景更是风光无限。</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秦岭雪景之美,是天地泼墨与留白的诗行。</p><p class="ql-block"> 当凛冬的笔锋扫过南北分界,千峰凝玉,万壑堆银,群山的骨骼被雪色重塑成蜿蜒的巨龙,在云海与天光之间游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寒冬凌冽季节,看雪尚景是所有人的期许。2024年的冬季开始直到2025年春风吹暖大地,西安市区未曾见到那白雪皑皑的北国风光,惊蛰已过,春风化雨,远山雷声滚滚,我们三五好友驾车奔向秦岭,追寻那风光无限的冰雪世界,欣赏那雪原铺成银缎的画卷。</p> <div>  从西安市区出发,上G65高速,穿过18公里的亚洲最长隧道——“终南山隧道”,从营盘出口,走211国道上黄花岭。</div> 驾车沿黄花岭山道盘旋而上,身后的城市渐成了前边天工之作的水墨画里淡去的烟青。山腰处,转弯道,雪粒子开始扑簌簌撞向车窗,道旁油松的黄褐色被雪雾洇成朦胧的灰白。 转过了“七七四十九道弯”,眼前展现出的风景一会是茂密的山林,一会是巍然的山势豁然洞开;看那整片山野已褪去冬日斑斓,化作素白宣纸上晕染的淡墨,云雾在雪岭间翻涌,恍若巨幅山水画正被仙人徐徐展开。 唐代诗人韩愈曾有名句: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它表达了古人在大雪封山的秦岭无法前行的失落感。<div>  而我们现代人开着汽车走在国道上穿越大雪的秦岭,时代不同了,我们这代人好幸福啊!<br></div>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一路的雪景风光</h3> 一路前行到达了黄花岭的顶峰。<div>  秦岭黄花岭的顶峰雪景,是一场天地造化的冰雪诗篇。</div><div> 当朔风裹挟细雪攀上峰峦,群峰褪去秋色,化作玉雕般的银白巨龙,在云雾间若隐若现。</div> 极目远眺,山脊线被积雪勾勒出柔和的弧度,黛色岩壁从雪幕中探出,宛如水墨画卷中晕染的苍劲笔触。<br>  雾凇凝结于冷杉枝头,冰晶垂落如水晶帘幕,偶有山雀掠过,抖落簌簌雪粉,在阳光下折射出细碎的虹光。 近观时,积雪将枯枝编织成蛛网般的琉璃脉络,石阶缝隙间冻结的冰凌如珊瑚丛生,连斑驳的古碑也被细雪绣出银丝纹样。<div>  风起时,松涛携雪粒翻涌,似仙人揉碎云絮撒向人间;风止处,雪原静默如凝固的时光。</div> 午后了,开始从黄花岭南坡下山到广货街吃饭,再从210国道从南坡奔赴沣峪口的秦岭顶。 <p class="ql-block">  这时,晴日初升,但晴日以分钟计算,一会又被乌云笼罩,犹如佛光转世,似阴又晴。</p><p class="ql-block"> 这一阴一晴的日出为雪冠镀上了流动的金边,犹如云海在山谷底蒸腾,雪峰时而如赤金剑刃劈开苍穹,时而化作靛青剪影融入暮色,直至星河垂落,将与山脚灯火遥相辉映。</p> 厚厚的雪盖表明了不久前的秦岭风雪漫天蔽日。 当阳光刺破云层,雪原骤然迸发细碎星芒,几十年的三W组合犹如一幅国画,徜徉在天地山峦一色的美景之中。 这冰雪秘境中,自然与人文悄然交融——冰瀑凝驻了往昔飞瀑的磅礴,雾凇垂挂着《诗经》里“雨雪霏霏”的平仄,就连车轮碾过的雪痕,也似盛着秦汉驿道的月光。 接近秦岭顶时,路过一片“林海雪原”。偌大的松涛凝作静默的雪浪,枝桠托着琉璃琼枝,雾凇垂落成水晶珠帘。风起时,雪粒簌簌掠过冰封的苔原,在枯草间织出银丝罗网。 树挂的积雪,它如新疆棉花一样,有云朵般轻盈柔软, 每一缕都诉说着温情与纯净。 林海雪原里的抽条红柳,在凌冽的寒风中穿着艳丽红装仍然展现出了优美的姿容。 树挂的雪崩塌下来的瞬间。 天高任鸟飞,雪厚任我滚。 海拔到1900米后,秦岭的红桦树如古代三国关羽的赤兔马一样——骏马奔腾。 登至秦岭顶,也是秦岭分水岭,它是北国风骨与南国灵气在此的交织。 古松虬枝托着三寸新雪,像极了青瓷盏中浮动的抹茶奶盖;冰晶缀满松针丛,风过时簌簌抖落碎钻般的光。 这不就是陈毅将军写的那首诗吗:<div>  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div> 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br> 这莽莽苍苍的雪幕里,时间仿佛被冰封在琥珀中。 如果有人问,你看到的秦岭雪景是什么?<div> 回答如下:<div>  远眺如宣纸晕染的山水长卷,黛青岩壁披着素缟,松柏化作墨色枝干上绽放的冰花,雾凇垂落的水晶帘幕后,山寺飞檐挑着几寸未染尘埃的雪。</div><div> 近观时,雪粒在枯枝编织的蛛网上凝成琉璃坠,冻泉在石缝间雕琢出剔透的冰珊瑚,连苔痕斑驳的驿道石碑,也被细雪绣出银丝纹样。</div></div> 一天的秦岭赏雪风景该结束了,我们从开始热望的期许,到一路的冰清玉洁,再到融入雪景中的欢声笑语,拍摄了无数的照片来遮掩流连忘返的心情,终于把2024年的冬季到2025年的春天赏雪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p class="ql-block">  下山回家了,虽然走的不是来时的路,但一路的雪景仍然闪亮眼镜,只是这场秦岭雪景大幕终究还是缓缓的落下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感谢各位挚友提供了美妙的影像照片,感谢在AI发展到了今天,DS助我完成了这篇美文。</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王洁 2025.3.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