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我为诗朗诵配乐,还谈不上爱好。若说有点兴致,启蒙或得益于那个艰苦年代特有的广播剧。</p><p class="ql-block">如今作为一种业余爱好,竟然是与朋友高平、同事张凤志的密切合作,接连完成几部作品且受好评所致。</p><p class="ql-block">高平善于写一些杂文评论,诗歌、散文等等。其行文视觉独特,构思巧妙。文字清馨浪漫,笔风遒劲有力。时而像草原的花草轻轻随风摇曳;时而像黄河、长江奔腾怒吼。此外,他酷爱音乐,对音乐的欣赏能力极高。</p><p class="ql-block">张凤志是播音朗诵艺术家,他的音质厚重、富有磁性,朗诵的作品洋溢着浓郁的情感,伶俐清晰的语音,赋予文字以灵动的生命。</p><p class="ql-block">每当高平有诗歌作品打算制作成配乐诗朗诵时,朗诵首先想到了张凤志,配乐不知何因竟授托于我。</p><p class="ql-block">我是逼上梁山,总感觉难以承担起重任,生怕弄巧成拙,玷污了作品。</p><p class="ql-block">我们第一部合作的作品是,诗歌《向中国版图致敬》。万万没想到竟大获成功,不仅在“百度”“56网”等网络媒体播放,当地的专业媒体制作了专题节目大力宣传。诗歌作者高平还获得县作协的特殊奖。</p><p class="ql-block">从此,我们三人组合正式联袂。短短的几年里,又合作了《爷爷的冰雕连》《又一声人民万岁》《壶口瀑布的性格》《我是雷锋》等配乐朗诵作品。仅发表在“美篇”的配乐朗诵作品,单部作品的点击量,都在几千以上,有的甚至上万,好评蜂拥。兴趣的使然,三人组不求索取的不断地传播着正能量。</p> <p class="ql-block">作为业余的配乐者,在配乐朗诵作品的创作中,我衍生了一些自以为有益的感受,与大家分享共励。</p><p class="ql-block">不可否认,一部配乐诗朗诵,剧本是根本,朗诵是升华再创作,而配乐则是推波助澜的催化剂。</p><p class="ql-block">配乐诗朗诵,音乐先声夺人,这是为什么?作品首先传递给听众的音乐,是作品主题的基调,兴致以乐始之。主题鲜明的音乐,可以一下子把听众带入作品主题的环境之中。</p><p class="ql-block">当前,写诗的人众多,以配乐诗朗诵形式展示的作品也不少见。那么,作为配乐者,当一部诗歌呈现在你面前时,应当如何着手配乐呢?</p><p class="ql-block">首要的是熟读诗歌,领会作者的创意和风格。然后反复聆听朗诵者的情感和语调、速度及间歇。根据诗歌的内容和朗诵效果,分出叙述段、起伏段、高潮段、结束段。然后,便是确定所用音乐的基调和选取如此相关的音乐素材。</p><p class="ql-block">具体说,音乐素材的采用和配乐的要点及要求是:</p><p class="ql-block">一是风格匹配</p><p class="ql-block">配乐的整体风格,要依据诗歌的主题、情感和风格来遴选确定。如表现祖国大好河山类的浪漫诗歌,可选轻柔、舒缓的抒情曲;充满激情的励志诗歌,选择节奏强烈、旋律激昂的音乐;古风类的诗歌,可选择具有年代感的琵琶、古筝类的民乐。</p><p class="ql-block">二是音乐统一</p><p class="ql-block">专业朗诵,配乐师往往采用由作曲家专题写作的配曲,另当别论。作为业余配乐者,当确定了整体风格后,选取的音乐素材要尽量统一,如采用弦乐时,尽量都选弦乐类音乐,选弹拨乐时,尽量都选弹拨乐,或者是选接近相似的音乐,这样就形成了音乐的统一。除特殊情节外,尽量不要一段选钢琴,一段选小提琴,一段选管乐。乐器是有属性的,不同的乐器将把听众引向不同的情绪,因此音乐要为主题服务,控制和引导听众的情绪。</p><p class="ql-block">三是节奏协调</p><p class="ql-block">分析诗歌的节奏特点,包括语速快慢、停顿长短、韵律变化等。节奏明快、跳跃的诗歌,应配节奏紧凑、活泼的音乐;节奏缓慢、抒情的诗歌,应选节奏平稳、舒缓的音乐。</p><p class="ql-block">换言之,在注意节奏协调时,也应注意音乐节奏的强弱拍、节奏型的重复、逻辑重音的突出等,使音乐与诗歌在节奏上相互衔接,相互呼应,避免此快彼慢,既不显索然无味,又显得冲突和不和谐。</p><p class="ql-block">四是情感契合</p><p class="ql-block">情感基调,是确保音乐传达的情感与诗歌的一致。诗歌是悲伤的,就不能选欢快的音乐,应选用能强化诗歌情感的音乐,让听众更深入地感受诗歌的内涵和情感。若诗歌情感有起伏变化,音乐也要有相应的动态变化与之匹配。如诗歌从平静到激昂,音乐也应从轻柔过渡到强烈。</p><p class="ql-block">五是音量平衡</p><p class="ql-block">配乐要遵循主次分明的原则,以朗诵为主,音乐为辅,不能让音乐的音量高过诗歌的朗诵,目的是要让听众清晰地听到诗歌内容。同时要注意音乐的合理调节,根据诗歌的情感和表达重点,在不同段落合理调节音乐音量。如在诗歌高潮部分适当提高音乐音量增强氛围,在抒情部分降低音量突出朗诵的细腻情感,在朗诵的间隙时适当调高音量,作为朗诵的余音。此外,在音乐的衔接上,注意淡入淡出,必要时两段音乐进行叠加,使音乐融合为一体,尽量让听者听不出是分段音乐的组合。</p><p class="ql-block">六是版权问题</p><p class="ql-block">作品用于商业时,一定获取合法使用权。非商业使用,也应注明音乐素材的出处和版权信息。</p><p class="ql-block">尤其目前网络上的APP,许多歌曲和音乐的获取都需要付费。不付费,以各种专用的APP软件获取时,应尽量杜绝,以免引起侵权纠纷。因此,在网络平台上,免费去获取符合主题的音乐素材,是一道难题。</p><p class="ql-block">七是制作软件</p><p class="ql-block">目前,配乐大多采用视频制作软件。此类软件众多,如Pr、达芬奇、绘声绘影、剪映等。总体说,各种视频制作软件各有优缺点。但是,专业性强的视频制作软件虽然功能多,利于音质的提升,相应的硬件配置也要求高端,因而投资也水涨船高。作为业余爱好者,可选择大众化的制作软件。只是同一电脑版的视频制作软件,操作性方面优于手机版。比如剪映,手机版目前还不能直接导出MP3格式,只能在作品合成后,通过其它格式转换软件进行转换或音乐提取。</p> <p class="ql-block">综上,一部配乐诗朗诵作品,配乐是辅助,是绿叶,看似简单,其实不然。一些业余爱好配乐者,为求简单,一曲到底。当然,这也是配乐中的常有做法。但是,它只适合一些抒缓的、平铺直叙的作品,或是比较短小的小型作品。如果一部作品内容跌宕起伏,高潮、低潮如峰峦叠嶂,最好选用多段音乐素材来陪衬。多种音乐节奏和适宜的旋律变化,加上恰到好处的切入点,将起到意想不到的听觉效果。</p><p class="ql-block">配乐不好做,但有乐趣。配乐不简单,但不深奥。一部好的配乐诗朗诵作品,音乐与朗诵相得益彰,让人欣赏之后,有余音未尽的感觉。</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陈志明/开心一侃</p><p class="ql-block"> 2025年3月1日于海南东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