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游学】诗意寻美 多彩贵州

杨梅良

<p class="ql-block">美篇昵称:杨梅良 美篇号:15408302</p> <p class="ql-block">  “读万卷书,行千里路。” 在旅行中读书,开拓视野,陶冶情操,是我追求的目标。2月23日是游学圈三周年生日,回首过往,温馨时光镌刻心间。三年中,我在旅游中“寻书香、寻乐趣、寻诗意”,不断开阔审美视角,增强游学思考的深度,使自己的游学品味得到提升。</p> <p class="ql-block">  我喜欢游学路上的“诗与远方”。最让我难忘的是2023年11月去贵州采风,在苗族村寨中,感受原生态文化;在贵山秀水间,追寻美丽风光;在民族博物馆里,探索非遗艺术。一路追寻,一路求索,使我的旅途充满了诗情画意。</p> <p class="ql-block"><b>■ 走进贵州雷山 探索苗族文化</b></p><p class="ql-block"> 西江千户苗寨是“苗族文化露天博物馆”,当我看到文旅宣传画框上的内容,才知道“中国乡村旅游1号公路”就在贵州黔东南,这是一条最美的旅游路线,顿时心生向往。同时觉得自己肩负着一种责任。我要沿着这条公路,寻美多彩贵州,将那些靓丽的风景写进美篇书里。</p> <p class="ql-block">  “魅力贵州摄影采风团”全体成员在西江千户苗寨门前合影</p> <p class="ql-block"><b>  当苗年遇上鼓藏节</b></p><p class="ql-block"> 当我们去贵州时,正赶上当地举办苗年和鼓藏节庆祝活动。苗年是雷山苗族同胞一年一度最隆重的节日,在雷山苗年这天,苗族人要祭拜自己的祖先蚩尤,展示自己苗族文化。</p><p class="ql-block"> 由于苗年与鼓藏节的日期临近,所以雷山当地常把两个节日的庆祝活动安排在同一个时间段进行。</p> <p class="ql-block">  苗族鼓藏节是“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每个大型苗族村寨十三年一遇的苗族盛会。</p> <p class="ql-block">  来到贵州的第一天晚上,我们被邀请到贵阳的苗侗餐饮活态博物馆用餐。这里相当于一个“苗侗文化体验馆”,从入口到大堂、廊道、蚩尤大殿、火塘、鼓楼,都展示着贵州独特的历史文化。在贵州苗侗餐饮博物馆,我们围坐在火塘旁,感受着浓浓的苗族节日氛围。</p> <p class="ql-block"><b>  神秘的苗族鼓图案</b></p><p class="ql-block"> 在雷山鼓藏节的宣传图片上,我看到人们围绕着广场地面的圆形图案载歌载舞,不知这个圆形图案有什么含义?博物馆人员告诉我,这是苗族的铜鼓图案。在博物馆的图片墙上,还有苗族“鼓”的历史传说。鼓的中心是太阳,四周是种子,鼓上还有苗人蝴蝶妈妈的图案。</p> <p class="ql-block"><b>■ 相约贵州 赴一场苗家盛宴</b></p><p class="ql-block"> 我们摄影采风的第一站是黄里村,这个苗族村寨将迎来13年一次的鼓藏节。届时会有祭祀祖先、大巡游、跳芦笙舞、姑妈回娘家、长桌宴等活动内容。</p><p class="ql-block"> 鼓藏节民俗活动很丰富,除了有打糍粑、抓鱼、斗鸡、斗牛等活动,还有很多精彩的娱乐活动,姑娘们穿鸟衣,戴银首饰,银花冠翩翩起舞,银佩脆响和笙歌,交织成节日动人的旋律。</p> <p class="ql-block">  在黄里苗寨村头,悬挂着“黄里村鼓藏节欢迎您”的红色横幅,装点成盛大的场面,迎候着前来参加节日活动的人群。</p> <p class="ql-block"><b>  ■ 苗寨节日 最美的风景</b></p><p class="ql-block"> 在苗寨观赏鼓藏节的活动,最美的风景一定是“苗年盛装巡游” 了。黄里村鼓藏节的巡游队伍由芦笙方队、鼓藏队、女子盛装方队、老年方队等二十多个方队组成。“苗年盛装巡游”开始时,村寨中的“苗后”走在最前面,她后面是蓝色旗幡和抬着苗族祖先塑像的队伍。节日盛装巡游,满满的仪式感,各种方队的表演,让人看得眼花缭乱,犹如享受一场视觉盛宴。</p> <p class="ql-block">  参加巡游的女子盛装方队的苗族姑娘都是村寨中的美女,她们头戴银冠,身上穿着苗族刺绣长裙被誉为“穿着的图腾”、“民族的史书”。</p> <p class="ql-block"><b>■ 鼓藏节 苗寨姑妈回娘家</b></p><p class="ql-block"> 在鼓藏节的巡游中,已婚苗族姑妈们会身穿盛装回娘家。姑妈们有着不同年龄、不同形象、不同经历,她们穿着精美的苗族服饰,肩扛着糯米糍粑、鸡鸭鱼肉等,形成声势浩大的队伍。</p><p class="ql-block"> 苗寨鼓藏节,姑妈盛装归。话团圆,叙乡情,表达对父母最深沉的牵挂和最真挚的感恩之情。苗寨“姑妈回娘家”是绵延千年的情怀,也成为节日里一道“最美的风景”。</p> <p class="ql-block">  黄里苗寨的姑妈回娘家,常常是挑着担、背着孩子、带着“鸡鸭鱼米酒”等礼物。看到这种情景,会让人想起《回娘家》那首歌里“左手一只鸡,右手一只鸭, 身上还背着一个胖娃娃”的歌词。</p><p class="ql-block"> 回娘家的路,总是那么美,满载着喜悦,心情飞扬,一路风景,一路欢歌。</p> <p class="ql-block"><b>苗族阿婆的节日笑容</b></p><p class="ql-block"> 在节日里,这位苗族阿婆的脸上露出了灿烂的笑容,她手里还握着手机。</p><p class="ql-block"> 苗族阿婆的笑容里藏着岁月故事,也充满了生活的温暖与豁达。</p> <p class="ql-block">  在芦笙广场,我坐在一位苗族老姑妈的旁边,欣赏着眼前的风景。此时,黄里苗寨洋溢在一片欢乐祥和的节日氛围中。苗乡的节日风采,让人大饱眼福。</p> <p class="ql-block"><b>吹起芦笙跳起舞</b></p><p class="ql-block"> 逢年过节,苗族村民都要举行各式各样丰富多彩的芦笙会,吹起芦笙跳起舞,庆祝自己的民族节日。 鼓藏节巡游队伍中,还有几个吹芦笙的小朋友。</p> <p class="ql-block">  鼓藏节巡游中,还有“讨花带”内容,是苗族青年男女公开谈情说爱的一种活动。这位苗族小伙吹奏着芦笙,正向姑娘传递着浪漫情感。</p> <p class="ql-block"><b>■ 陶醉在欢快的苗年</b></p><p class="ql-block"> 在黄里村的广场上,热闹的“长桌宴”已经摆好。这时,一位苗寨歌手正在用自拍视频,她边唱边舞,歌词大意是:“远方的客人你留下来嘛,这里有你要的感觉,一起来跳舞,一起唱歌,快乐就是这样来的。”</p> <p class="ql-block"><b>■ 苗族鼓藏节 千人长桌宴</b></p><p class="ql-block"> 情动雷山,欢乐苗年。苗族同胞在过苗年、接亲嫁女以及村寨联谊宴饮活动时,最高的待客规格就是长桌宴。有的宴席可容纳千人,故名“千人长桌宴”。黄里苗寨为鼓藏节而摆的长桌宴,是为了招待回村过节的姑妈们。</p><p class="ql-block"> 《苗寨长桌宴》</p><p class="ql-block"> 雷山苗岁欢,山色映春澜。</p><p class="ql-block"> 风暖如醇酒,情浓聚长筵。</p><p class="ql-block"> 姑归歌语畅,寨庆乐无边。</p><p class="ql-block"> 牛豕呈佳宴,烟火暖心田。</p> <p class="ql-block">  盛装的苗族姑妈在长桌宴上,边吃边直播。</p> <p class="ql-block"><b>■ 千户苗寨绘风情</b></p><p class="ql-block"> 在黄里村的节日活动结束后,我们来到具有“苗族文化天然博物馆”之称的西江千户苗寨。在这里,我在苗寨的圆形芦笙广场观看,还画下了吊脚楼、风雨桥等建筑。在千户苗寨,居民建筑系木质结构,不用一钉一铆,房子框架由榫卯连接,依山势而成,建筑风格别具特色,形成独特的苗寨吊脚楼景观。</p> <p class="ql-block">  在西江千户苗寨,总能见到妇女们手工刺绣的场景。苗族老阿婆正在刺绣鞋垫上的花卉图案,姑娘们喜欢绣衣服上的装饰花瓣。</p> <p class="ql-block"><b>■ 唱出来的苗族史诗</b></p><p class="ql-block"> 在西江千户苗寨,我来到嘎哥古巷,遇见一个“古歌堂”的铺面,发现这是一个唱歌的地方。唱歌的都是苗族老人,他们每天都身着民族服装,坐在条凳上,一遍又一遍唱着《苗族古歌》,真的是很好听。</p> <p class="ql-block">  《苗族古歌》是苗族古代先民在长期的生产劳动中创造出来的史诗。它的内容包罗万象,从宇宙的诞生、人类和物种的起源、开天辟地、初民时期的滔天洪水,到苗族的大迁徙、苗族的古代社会制度和日常生产生活等,是苗族古代神话的总汇。</p> <p class="ql-block">  在西江千户苗寨,游人们喜欢穿上苗族服装,留下一幅浪漫的旅途影像。</p> <p class="ql-block">  传承世代的非遗瑰宝,串起文化记忆;诗与远方的精心邂逅,温柔缱绻时光。</p> <p class="ql-block"><b>■ 杨金秋:剪一棵苗族图腾树</b></p><p class="ql-block"> 杨金秋是苗族剪纸非遗传承人。她坐在一棵巨大的杉树下,创作一幅“苗族图腾树”的剪纸。杨金秋手中抽象而灵动的剪纸纹样展现了苗族部落的风貌。她手握刀尖看似随意的弯转却在纸间刻画出丰富的情感,剪刀与纸碰撞出了她的心灵世界,使图样具有了鲜活的生命力。</p> <p class="ql-block"><b>苗族刺绣图案</b></p><p class="ql-block"> 黔东南多以龙、鱼、蝴蝶、石榴为图案,喜欢红、蓝、粉红、紫等颜色。艺术大师刘海粟对手工刺绣工艺给予很高的评价:“缕云裁月,苗女巧夺天工”。</p> <p class="ql-block"><b>苗族蜡染图案</b></p><p class="ql-block"> 这幅图介绍了(双鱼纹、双鱼蝴蝶纹、孔雀树纹、太阳鱼纹)四种苗族蜡染图案,呈现出飞舞灵动之美。万物皆生机,心生明媚。</p> <p class="ql-block"><b>贵州非遗:时间沉淀美</b></p><p class="ql-block"> 在贵州民族博物馆里,喜爱刺绣的游人会体验一下传统刺绣的制作方式。一针一线,充满了诗情画意。</p> <p class="ql-block">  在这次贵州采风摄影中,我除了拍摄“美丽的苗寨”“鼓藏节”等人文主题,还去了梵净山、荔波小七孔、织金洞、加榜梯田等景区,欣赏贵州黔东南的大美风光,同时也是游学中对诗意的一种追寻。</p> <p class="ql-block"><b>远望 梵净山</b></p><p class="ql-block"> “梵净最易高者舍,每来佳句辑签索”是唐代诗人刘禹锡在《梵净山》诗中的佳句,表达对佛教梵境自然境界的景仰。我在梵净山旅游时,望着“蘑菇石”“红云金顶”等奇峰,惊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p> <p class="ql-block"><b>近观 荔波小七孔</b></p><p class="ql-block"> “桥头桃李绿,湖边松柏青;青山白水深,离恨千里程。”这是白居易笔下的荔波小七孔。我在这里漫游,望着碧绿的湖水,宛如一块巨大的翡翠,各式各样的瀑布让人看得心潮澎湃。小七孔桥与蓝蓝的湖水相映生辉,构成了一幅绝美的画卷。</p> <p class="ql-block"><b>探奇 织金洞</b></p><p class="ql-block"> “黄山归来不看岳,织金洞外无洞天”是诗人冯牧游览织金洞后留下的诗句。织金洞是贵州的5A级景区,首个世界地质公园。它以丰富的岩溶地质现象,记录了贵州高原的沧桑巨变。我在织金洞里漫步浏览,观赏雄伟壮观的“霸王盔”、形态优美的“倒挂琵琶”、秀逸精巧的“银雨树”等景点,倍感神奇,犹如走进梦幻世界。自从游览了织金洞,我才真正理解什么是“别有洞天”。</p> <p class="ql-block"><b>俯瞰 加榜梯田</b></p><p class="ql-block"> “春风初拂梯田绿,寺竹犹沾宿雨寒”是清代诗人陈忠平描写梯田的诗句。我在贵州旅游时,专门去看加榜梯田。虽然赶上大雾天,但摄影师们还是不愿离去。我俯瞰梯田,观察着它的肌理。层层叠叠的韵律,弯曲有序的盘绕,构成了梯田的诗意。宛如大地指纹,美不胜收。</p> <p class="ql-block">  在团队旅游结束后,我又将旅程延续了两天,参观了贵州民族博物馆,还去青云市集考察了解贵州的旅游文创情况。</p> <p class="ql-block"><b>后 记</b></p><p class="ql-block"> 诗意寻美,多彩贵州。我的贵州之行,是对多彩贵州的一次深度文化体验。在对“苗族节日”和“非遗美”的探寻中,我将游学经历和感悟用图文“存记”了下来。</p><p class="ql-block"> 参加这次游学征文,我对自己的游学经历进行了深度思考,策划了多个选题,产生了许多创意构想。</p><p class="ql-block"> 寻美贵州,图像出新。在文章中,我创意设计了“书封游记”样式的配图。每一帧书封,都是一个选题、一段故事。这种艺术表达方式,较好地展现了多彩贵州的魅力。</p> <p class="ql-block">  贵山秀水间,寻美黔东南。</p><p class="ql-block"> 书香伴旅程,诗意绘美篇。</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 原创文字:杨梅良</b></p><p class="ql-block"><b> 图片编辑:杨梅良</b></p><p class="ql-block"><b>(本文为原创作品,欢迎点评、点赞、转发,转载时请注明来源)</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