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洛哥—北非花园

红红花

<p class="ql-block">摩洛哥皇宫(Royal Palace of Morocco)是摩洛哥国王的官方住所。拉巴特皇宫(Dar al-Makhzen, Rabat), 位于首都拉巴特,是国王的主要住所和办公地。</p> <p class="ql-block">这是皇宫的正大门,士兵不少。</p> <p class="ql-block">  宫殿周围有大型花园,建筑风格融合了摩洛哥传统与现代元素。</p> <p class="ql-block">宫殿不对公众开放,但游客可以在正门外参观并观看皇家卫队换岗仪式。</p> <p class="ql-block">摩洛哥首都拉巴特市中心的穆罕默德五世墓,自1962年开始建造,历时九年完成,是为了纪念摩洛哥独立英雄默罕默德五世国王的丰功伟绩而建。</p> <p class="ql-block">拉巴特穆罕默德五世陵墓的哈桑塔,是拉巴特的地标。</p> <p class="ql-block">这座陵墓还包含了一座清真寺和一座讲经台,是摩洛哥向公众开放的圣所之一。</p> <p class="ql-block">墓的建筑风格现代而独特,采用了阿拉维王朝的白色大理石和绿色瓦片,内部装饰以檀香木为主,外观上与传统的摩洛哥建筑风格相得益彰。</p> <p class="ql-block">作为摩洛哥国家历史的见证,这里不仅是纪念默罕默德五世国王的圣地,也是摩洛哥文化和历史的象征。</p> <p class="ql-block">据说当时的苏丹有一个宏愿,就是建造世界上最大的清真寺,但因缺乏经费和地震频发,工程中断,只留下三百多根未完成的尖塔石柱。</p> <p class="ql-block">仅存的321根大石柱仍可想象其昔日的辉煌。</p> <p class="ql-block">时移世易,这些残柱在今天却被认为是一种建筑艺术了。</p> <p class="ql-block">拉巴特(Rabat), 摩洛哥首都,是全国政治、文化和交通的中心,它濒临大西洋,与非斯、马拉喀什、梅克内斯同是摩洛哥四大皇城之一.</p> <p class="ql-block">拉巴特始建于12世纪穆瓦希德王朝。现存老城为18世纪所建,新城于1912年摩洛哥成为法国保护国后兴建。</p> <p class="ql-block">从乌达雅城堡门步入小城中,就进入了兰色的世界。</p> <p class="ql-block">这里的蓝色虽然比不上舍夫沙万,但对这蓝色有些感性认识了。</p> <p class="ql-block">小巷深处是人家</p> <p class="ql-block">城里的胖大婶</p> <p class="ql-block">因舍夫沙万太过出名、太过艳丽,我已单独发过美篇啦。</p> <p class="ql-block">但穿梭在小街小巷中,也是小小地陶醉了。</p> <p class="ql-block">乌达雅堡,一座建于十二世纪的军事要塞。</p> <p class="ql-block">当地小学生参观古迹</p> <p class="ql-block">舍拉废墟(Sala Colonia) 公元前二世纪,曾经是罗马帝国的城堡,昔日繁忙的港口要塞,后因罗马帝国衰败撒离而荒废了几个世纪。</p> <p class="ql-block">直到13世纪,梅里尼德王朝将原有的罗马古城扩建修缮成皇家陵园。</p> <p class="ql-block">原有的罗马城门改造成如今看到的阿拉伯式圆拱门。</p> <p class="ql-block">黑苏丹阿布哈桑及其爱妃死后均葬于陵内</p> <p class="ql-block">沃鲁比利斯(Orubis)遗址,罗马时代的璀璨明珠。</p> <p class="ql-block">公元一世纪时,这是一座罗马古城。排列的石柱像人们显示着古城曾经的辉煌。</p> <p class="ql-block">宏伟的剧院,虽然巳是残垣断壁,但是仍难挡人们对她美好的遐想。</p> <p class="ql-block">地面上用马赛克的精美拼图</p> <p class="ql-block">从这里留下来的凯旋门等大量遗址,宽敞的城市主干道,依稀可以看出两千多年前城市的繁华。</p> <p class="ql-block">鲁比利斯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00年,位于肥沃的平原上,被一片麦田环绕。</p> <p class="ql-block">从圣城穆莱·伊德里斯·泽鲁恩的高处或整个山谷中,都可以看到这座古罗马遗迹的壮丽景色。</p> <p class="ql-block">作为摩洛哥保存最完好的罗马遗迹之一,沃鲁比利斯见证了罗马帝国西南偏远地区的繁荣。</p> <p class="ql-block">参观这座历史古迹,欣赏其壮观的拱门、古老的浴室和精美的马赛克。</p> <p class="ql-block">沃鲁比利斯不仅是摩洛哥的文化瑰宝,也是世界历史的一部分。</p> <p class="ql-block">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97年将其列为世界遗产,因为它“是在帝国边缘保存完好的罗马殖民大城镇的典范”。</p> <p class="ql-block">菲斯(Fes)、是世界上现存最大的中世纪风格古城镇Medina。由伊德斯二世兴建于公元808年, 已有1200多年的历史,是摩洛哥的第一座皇城。</p> <p class="ql-block">这是一个充满历史和神秘色彩的地方,是北非最早的伊斯兰城市之一。</p> <p class="ql-block">菲斯在阿拉伯语中意为“金色的斧子”,象征着肥沃的土地。走进这座古城,仿佛进入了一个巨大的迷宫,九千多条狭窄的街巷纵横交错,很容易让人迷失方向。古城中手机无信号,无法导航。</p> <p class="ql-block">一千多年来,菲斯古城的规模和格局从未改变。古老的建筑、斑驳的墙壁,处处都是岁月留下的沧桑记忆。</p> <p class="ql-block">三千多家店铺分布在街巷两旁,面包店、蔬菜店、杂货店、工艺品店、皮革店以及生活着的老城居民,做买卖的吆喝声此起彼伏,驮着货的小毛驴擦肩而过,仿佛时光倒流,回到了久远的中世纪。</p> <p class="ql-block">城中的妇女到取水点来取水</p> <p class="ql-block">菲斯还有一家百年传统染坊,是摩洛哥最大的传统染制皮革基地,</p> <p class="ql-block">走进作坊边上的皮货店,从商店二楼高处往下看,两个字“震撼”!</p> <p class="ql-block">这个作坊传承了一千多年的古法染制皮革技艺。两百多只大染缸整齐排列,五颜六色,场景壮观。</p> <p class="ql-block">古老、悲怆,数百年的的大染缸,红色、黄色、棕色、黑色,颜色各异、形态各异,好似一个大马蜂窝。</p> <p class="ql-block">工匠们将成栶的羊皮、牛皮浸泡在染缸里,染料里加了鸽粪,这是沿用至今的古老配方,据说可以保持皮革永不褪色。工匠们整天在臭气熏天的池子里劳作,劳动强度也很大。</p> <p class="ql-block">作坊保留着传统搓揉及风干的古老方法,让天然植物的颜色在皮革上自然呈现,也正因为这些非常落后的染色手法才使得菲斯的皮革比其它地方染出来的皮革质地更加柔软颜色更加持久。</p> <p class="ql-block">当游人参观时,每人发一枝薄荷叶,放在鼻子前,可以减轻染坊的臭味,因为实在是味太浓了。</p> <p class="ql-block">那千辛万苦制作岀来的成品,这里的皮革制品蜚声世界。漂亮的各种皮包就这样进了商铺。</p> <p class="ql-block">在这个现存最大的伊斯兰古城,狭窄、曲折的小巷里,挤满了各种商铺、小贩、清真寺的祈祷声、呛人的皮革气味、各种食物味道。对游人的视觉、听觉和味觉都是一次极大的挑战。</p> <p class="ql-block">歺馆门面很一般,很小,进去之后感觉很大气,很堂煌。</p> <p class="ql-block">老城的街道如迷宫一般,百转千回、彼此交错、朴朔迷离的程度简直不可思议。小街里没有任何路标和标志性建筑物,能让你5分钟内丧失方向感,然后在随后的十分钟内彻底把自己弄丢。</p> <p class="ql-block">菲斯不仅是世界文化遗产,更是人类瑰宝的宝库。更是中世纪生活的缩影。</p> <p class="ql-block">城市保留着浓厚的阿拉伯色彩。于1981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p> <p class="ql-block">参观一个小学的课堂,学生正在上课呢。</p> <p class="ql-block">卡拉维因大学,建于859年,是世界第一所大学,专门从事伊斯兰学习与研究。</p> <p class="ql-block">古兰经学校,建于857年,是学龄前儿童接受正规教育之前,先在这里接受两年的古兰经学习。</p> <p class="ql-block">学校的建筑也是阿拉伯古建筑的经典之作。</p> <p class="ql-block">现代生活中的我们,抽出时间,走进菲斯,“穿越”到了中世纪,感受“一千零一夜”中的神秘世界。</p> <p class="ql-block">弯弯曲曲的道路上,其地质地貌变化十分明显。</p> <p class="ql-block">羊群在草地地欢快地吃草哟</p> <p class="ql-block">山顶上下雪了❄️</p> <p class="ql-block">好似一幅幅精美的油画</p> <p class="ql-block">奇特的地貌</p> <p class="ql-block">许多人在街边闲坐,好像无所事事。</p> <p class="ql-block">路边的小摊卖些杂物</p> <p class="ql-block">撒哈拉是世界上最大的沙漠,也是世界陨石、矿物和化石的重要供应地。</p> <p class="ql-block">尤其是化石之多完全出乎我的认知范围。</p> <p class="ql-block">一直以来都认为化石的十分珍贵,参观当地的一个化石加工厂,认知被颠覆了。</p> <p class="ql-block">那么多的珍贵史前化石,可以随意触碰,满地推着,也无人看管,可见化石数量相当庞大,当地人早已见怪不怪了。</p> <p class="ql-block">作坊加工化石成大大小小的工艺品,任何人都可以买走。</p> <p class="ql-block">当看到每一个作品从原石加工而来,都会觉得不可思议。</p> <p class="ql-block">这都好似一幅幅天然的艺术品啊</p> <p class="ql-block">像这样的开采及加工,真不知道有一天会不会挖完了!?</p> <p class="ql-block">撒哈拉沙漠边上的旅店,建得像一座城堡似的。</p> <p class="ql-block">旅店的房间,就像是沙漠里的新房,披红挂绿的。</p> <p class="ql-block">进了旅馆还走上了红地毯呢</p> <p class="ql-block">吃吃喝喝还有歌舞伴奏</p> <p class="ql-block">真正意义上的大沙漠中的现代化</p> <p class="ql-block">撒哈拉沙漠(Sahara),实在是太精彩啦。我已单独写过美篇,此处不再赘述。</p> <p class="ql-block">如果从马拉喀什进入撒哈拉,公路要穿越著名的撒阿拉沙漠之门—托德拉大峡谷。</p> <p class="ql-block">父子俩走在峡谷中</p> <p class="ql-block">我们的行程是倒着来的。从撒哈拉沙漠出来经过托德阿大峡谷。</p> <p class="ql-block">离开沙漠,穿越峡谷,进入多姿多彩的地貌之中。</p> <p class="ql-block">奇异平顶山下的村庄</p> <p class="ql-block">𨒂途的风光旖旎,地质构造各异。</p> <p class="ql-block">瓦尔扎扎特(Quarzazate ),摩洛哥南部的一个城市,被称为“撒哈拉之门”。</p> <p class="ql-block">典型的丹霞地貌随处可见</p> <p class="ql-block">这里是前往撒哈拉沙漠的重要中转站。</p> <p class="ql-block">这里地处半沙漠地带,气候干燥,夏天炎热、冬天寒冷。</p> <p class="ql-block">周围都是大漠戈壁</p> <p class="ql-block">阿伊特. 本哈杜村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文化遗产,是摩洛哥最著名的古堡村落之一。</p> <p class="ql-block">这里有众多保存完好卡斯巴(Kasbaha), 如泰尔维特卡斯巴。</p> <p class="ql-block">卡斯巴最初是统治者或贵族的住所,也用作军事防御工事,具有高墙和塔楼,易守难攻。</p> <p class="ql-block">房子主要是由土坯(Adobe) 或石块建成,颜色与周围的沙漠和山体融为一体,呈现出红色。</p> <p class="ql-block">这样的土坯房展示了摩洛哥传统泥砖建筑的魅力</p> <p class="ql-block">村里的许多建筑都被改造为博物馆、艺术品店或特色酒店。</p> <p class="ql-block">如要进撒哈拉,买长围巾是必须滴。</p> <p class="ql-block">因为干燥,窗框上连玻璃都没有。</p> <p class="ql-block">土坯墙上漂亮的壁画</p> <p class="ql-block">村里小街上的小摊。墙是红色的,地也是红色的。</p> <p class="ql-block">这里还是摩洛哥的影视基地,有著名的阿特拉斯电影城(Atlas Studios)。</p> <p class="ql-block">很多好莱坞大片如《角斗士》、《权力的游戏》,《木乃伊》、《阿拉伯的劳伦斯》都在这里取景。</p> <p class="ql-block">拍电影呢,城堡下面的骑士。</p> <p class="ql-block">翻山越岭的,远方有雪山。</p> <p class="ql-block">终于见到绿州啦</p> <p class="ql-block">马拉喀什(Marrakech)被称为红色之城。是摩洛哥四大皇城之一。</p> <p class="ql-block">马拉喀什是柏柏尔语,意为“红颜色的”,其原因是当年的城墙采用赭红色岩石砌成,放眼望去城市里街道旁的建筑基本都是红色的。</p> <p class="ql-block">满街卖的东西也是红红绿绿的</p> <p class="ql-block">把卖的东西铺得像地毯一样的</p> <p class="ql-block">库图比亚清真寺(Koutoubia Mosque), 高77米,是摩洛哥最重要的清真寺之一。</p> <p class="ql-block">巴伊亚宫(Bahia Palace), 19世纪的宫殿,以其精致的马塞克瓷砖和传统庭院闻名。</p> <p class="ql-block">宫殿采用摩洛哥传统建筑风格,展示了摩洛哥建筑艺术的精华。</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宫殿由一系列庭院、花园和宫殿组成,宫殿内部的每个房间和走廊都饰以精美的马赛克、雕花木材和华丽的天花板。</p> <p class="ql-block">房间、中庭、喷泉、花园从我们的角度看还是比较小巧,但却十分精致。</p><p class="ql-block">巴伊亚皇宫名称中的“Bahia”意思是“智慧”。这个皇宫现在不再作为皇宫使用,是摩洛哥唯一对外开放的皇宫。</p> <p class="ql-block">马若雷勒花园(Jardin Majorelle) 在马拉喀什是个另类。</p> <p class="ql-block">法国画家马约尔用了毕生的精力设计建造了它使其成为20世纪最神秘的花园之一。</p> <p class="ql-block">第二任主人伊夫. 圣. 罗兰,他使这座花园更加闻名于天下。这个花园的蓝色称为马约尔蓝,是马约尔发明创造留下来的,他对蓝色情有独钟并发挥到极致。</p> <p class="ql-block">在马拉喀什的红色中,有一种独特的蓝色尤为引人注目。这种蓝比天空蓝更深沉,比海蓝更艳丽,仿佛在深海中见证了一场火山爆发。</p> <p class="ql-block">这种蓝色后来被称为“马约尔蓝”,在时尚界大受欢迎,成为摩洛哥的一道亮丽风景线。</p> <p class="ql-block">摩洛哥这𠆤蓝色世界里各种蓝已经被运用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p> <p class="ql-block">摩洛奇最典型的的食物塔吉(Tagine). 是用陶土锅慢炖牛羊肉,加上各种蔬菜、橄榄、香料等烹制的。</p> <p class="ql-block">席间乐队演奏民间乐曲</p> <p class="ql-block">摩洛哥宗教传统舞蹈</p> <p class="ql-block">肚皮舞女郎极具魅力的表演</p> <p class="ql-block">舞女💃十分丰满,加上身体的抖动,只感觉到身上的每块肥肉都在跳舞。</p> <p class="ql-block">舞女有些动作极具挑逗性,不停地勾引某些男性客人。</p> <p class="ql-block">这里的羊都上树吗?</p> <p class="ql-block">站的挺稳的啊,真是奇观了!</p> <p class="ql-block">老头正在呐闷,这单峰骆骆怎么不上树呢?</p> <p class="ql-block">这个放牧太容易啦,牧羊人只需要在树下休息就好了,什么也不用做。</p> <p class="ql-block">索维拉(Essaouira ),在阿拉伯语中的意思是“美如画”。</p> <p class="ql-block">满载而归的渔船陆陆续续地驰入了港湾,古老的码头很快就被蓝色的渔船所占满。</p> <p class="ql-block">错综复杂的小巷、宁静的广场和艺术作坊、热闹非凡的码头闹市.</p> <p class="ql-block">在多种文化的碰撞下,索维拉自有别样情趣。蓝色的渔船来往穿梭,渔夫们披着落日从渔港满载而归.</p> <p class="ql-block">索维拉(Essaouira ),也有非洲风城之称。</p> <p class="ql-block">它即是大西洋上的第一颗珍珠,又是撒哈拉沙漠旁边的绿洲。</p> <p class="ql-block">走进这座海滨小镇城里,立即被艺术包围了。</p> <p class="ql-block">每条小街都让游客感觉置身于艺术之中啦</p> <p class="ql-block">小城具有典型的古罗马城市建筑风格</p> <p class="ql-block">摩洛哥是一个景色对比十分鲜明的国家</p> <p class="ql-block">这里色彩之丰富会令你赞叹不已——乡村的色调轻淡而优美,村民的服饰、宫殿、城堡以及旧城区则明丽照人。</p> <p class="ql-block">错综复杂的小巷、宁静的广场和艺术作坊、热闹非凡的码头闹市。</p> <p class="ql-block">阿拉伯妇女们看着有点凶巴巴的</p> <p class="ql-block">Tagine造型的纪念品</p> <p class="ql-block">非洲的木雕</p> <p class="ql-block">城市里的喝水台,马塞克的图案好看。</p> <p class="ql-block">摩洛哥坚果油(Argania spinosa),也被称为阿甘油,是从阿甘树的果实阿甘果中提取的。这种树只生长在摩洛哥。阿甘树偏爱干燥和贫瘠的土地,降水量少的环境。摩洛哥南部的热带沙漠气候,全年高温少雨,正是阿甘树理想的生长环境。</p> <p class="ql-block">阿甘树的果实成长需要一年时间,而且一颗阿甘树需要生长40年左右才会开始结果。所以,阿甘果的产量非常有限,每一颗果实都来之不易。</p> <p class="ql-block">甘果的外壳硬度是榛子的16倍,需要使用坚硬的石头才能砸开果壳,取出内芯含油的果仁。这是一项繁琐且耗时的工作。</p> <p class="ql-block">摩洛哥坚果油是从阿甘果中提炼榨取的。由于阿甘果一年一结,产量低,而且果壳的分离需要纯手工完成,所以阿甘油非常珍贵,被誉为“沙漠中的液体黄金”。。</p> <p class="ql-block">2010年上海世博会摩洛哥馆的镇馆之宝就是这种珍贵的坚果油</p> <p class="ql-block">摩洛哥阿甘油富含恢复活力的维生素E和丰富的抗氧化剂、是很好的护肤品。</p> <p class="ql-block">卡萨布兰卡(Casablanca),摩洛哥最大的城市。</p> <p class="ql-block">卡萨布兰卡、巴西利亚、马赛和芝加哥,这些城市都属于先锋建筑家族。</p> <p class="ql-block">卡萨布兰卡的建筑风格多样,从布杂艺术到摩尔复兴,再到装饰艺术和立体派,每一处都是历史的见证。</p> <p class="ql-block">海滨大道,条被称为摩洛哥的“迈阿密大道”,是享受异域风情的绝佳地点。</p> <p class="ql-block">你可以在这里找到水烟馆、酒吧,歺馆,还有美丽的海景和日落。</p> <p class="ql-block">延着海滨大道欣赏美景</p> <p class="ql-block">卡萨布兰卡是一个充满异国风情,洋溢着多彩情调的城市。</p> <p class="ql-block">许多人知道这座城市,都是从电影《卡萨布兰卡》看到的。以至于电影里的里克咖啡厅(Rick’s Cafe )就此大火。游客想要进去喝咖啡,需要提前预约才能入内。</p> <p class="ql-block">这里是多民族自由的天堂,柏柏尔人,阿拉伯人,非洲土著,犹太人在这里和平相处。</p> <p class="ql-block">这里有世人向往的宁静和祥</p> <p class="ql-block">圣心大教堂‌,是摩洛哥的一座天主教堂。大教堂的建筑风格独特且融合了多种元素,白色的大教堂在阳光下闪闪发光。</p> <p class="ql-block">老麦廸那,老城是卡萨布兰卡的古老居住区,这里有许多小咖啡馆和商店。</p> <p class="ql-block">哈布斯古城区,是法国殖民时期为解决大量涌入的外地人,特别是菲斯手工艺者而建造的居民区。</p> <p class="ql-block">手工制作的纯毛地毯挂满了小巷两边的墙壁</p> <p class="ql-block">老城里的孩子们也玩手机游戏呢</p> <p class="ql-block">小巷中普通人的生活</p> <p class="ql-block">这里的马蹄形拱门,仿古墙壁上流动着碧玺般沉静的琉璃瓦,门廊回环但秩序井然,色彩斑斓却不浑浊。</p> <p class="ql-block">哈桑二世清真寺,世界第三大清真寺。它也是卡萨布兰卡的地标建筑。</p> <p class="ql-block">清真寺通体采用白色大理石彻成,绿色的琉璃瓦和形状各异的铜饰品镶嵌其中,给庄重的清真寺平添了几分庄严和生机。</p> <p class="ql-block">它是法国著名的建筑设计师米歇尔. 潘索之杰作。</p> <p class="ql-block">其中三分之一面积建在海上,以纪念摩洛哥的阿拉伯人祖先自海上来。</p> <p class="ql-block">整个清真寺可同时容纳10万人祈祷,是世界第三大清真寺,排在沙特阿拉伯的麦加和麦地那清真寺之后。</p> <p class="ql-block">非穆斯林只有贵宾和经特别允许才能进入主体大殿内参观,而各国穆斯林可以在任何时候进入,只是在进入大殿之前,门卫要对你“验明正身”。</p> <p class="ql-block">记者去参观时,每次门卫都问是不是穆斯林,记者说“是”,还是不行,一定要背诵几段《古兰经》才能进入大殿。</p> <p class="ql-block">从摩洛哥走过狭长的通道,查看了三次护照,海关盖章,才《走出非洲》,进入欧洲。</p> <p class="ql-block">摩洛哥走进休达Ceuta)是一种非常奇特的体验。一边是摩洛哥,一边是西班牙。人们一边排队进入,一边排队离开,第一次走路跨国,让人感到非常恍惚。</p> <p class="ql-block">休达,这个位于摩洛哥边境的小城,居然是西班牙的一部分!是不是觉得很神奇?</p> <p class="ql-block">休达是西班牙在北非的属地,位于摩洛哥最北端在直布罗陀海峡附近的地中海沿岸,与摩洛哥接壤,面积仅为18.5平方公里。</p> <p class="ql-block">领地属于欧盟的一部分,是西班牙在非洲大陆上的最后领土。</p> <p class="ql-block">欧洲就是欧洲,与隔壁邻居立马不一样了!街道干干净整洁,清一色的欧式风格。</p> <p class="ql-block">小城里的人讲西班牙语,隔壁邻居讲法语,讲阿拉伯语。</p> <p class="ql-block">明明是在非洲玩,怎么就在欧洲的土地上逛街呢?</p> <p class="ql-block">休达虽然很小众,但却有着独特的魅力。</p> <p class="ql-block">历史上,这里曾是腓尼基人、罗马人、阿拉伯人的居住地,后来成为了西班牙的一部分。</p> <p class="ql-block">你可以在这里看到教堂和清真寺比邻而立,感受到一种独特的混血风情。</p> <p class="ql-block">古城的防御工事</p> <p class="ql-block">去得土安的路上</p> <p class="ql-block">得土安(Tetouan) 始建于公元前3世纪。公元42年被罗马军队摧毁之前,它一直被称为“唐蒙达”。</p> <p class="ql-block">1307年,莫利尼德苏丹阿布·塔比德在得土安建城,形成了现在这座穆斯林城市的雏形。</p> <p class="ql-block">这里的街巷弯弯曲曲,有别于非洲其他城市,建筑主体部分以白色为主,被冠以“白城”的称号。</p> <p class="ql-block">直到16世纪,它才开始复苏、繁荣,被称为“文化与高尚之城”。</p> <p class="ql-block">l399年,得土安被西班牙军队洗劫一空,从此以后的一个世纪,得土安都处于衰退时期。</p> <p class="ql-block">在白色的画面中妈妈牵着儿子去上学</p> <p class="ql-block">作为摩洛哥地中海沿岸的重要港口之一,早在1000多年前,得土安就已经成为连接摩洛哥和西班牙安达卢西亚的主要通道。</p> <p class="ql-block">这里的宫殿始建于17世纪,是伊伯利亚穆斯林建筑风格的典范。</p> <p class="ql-block">得土安的老城有堡垒、带栅栏的墙壁、清真寺、喷泉、哈里发的宫殿等古建筑遗迹。</p> <p class="ql-block">城墙底部的基座非常厚实,长达5000米。城墙外还有许多星形堡垒作为附加的防御措施。</p> <p class="ql-block">由于地势从西北向东南逐级降低的原因,老城麦地那的建筑没有一座是超过3层的。最高建筑是塔,塔尖的高度超过了其他所有建筑。</p> <p class="ql-block">古老的集市中,许多历史建筑和老工匠作坊都被完整地保留了下来,使得土安在建筑和艺术层面上独具特色,既有历史的痕迹,又带着迷人的现代气息。</p> <p class="ql-block">虽然这里是摩洛哥阿拉伯人最小的聚居地,但因为很少受到来自外部的干扰,传统被保留得最完整。</p> <p class="ql-block">199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得土安老城作为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p> <p class="ql-block">丹吉尔(Tangier),</p> <p class="ql-block">丹吉尔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城。据考古学家研究证实,丹吉尔是公元前6世纪由腓尼基人所建造,被称为丁吉斯,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城市之一,当时的丹吉尔是腓尼基人的重要贸易站。</p><p class="ql-block">历史上,丹吉尔曾经多次受到异族人占领,战火一直徘徊在这片土地上。腓尼基人建城后不久,克尔法克尔人将腓尼基人赶出了丹吉尔;不久,汪达尔人又将其占领;汪达尔人之后,罗马人也来到了这里,将丹吉尔变成了毛里塔尼亚丁吉塔那省首府;罗马人之后是拜占庭人;拜占庭人之后是西哥特人;公元7世纪,阿拉伯人占领了丹吉尔,将其改名为丹杰,意为“辽阔的海湾”,他们在这里一直呆到了15世纪;1471年,葡萄牙占领了这座城市;1662年,西班牙人又挤走了葡萄牙人;100年后,丹吉尔又为英国侵占;直到1884年,摩洛哥才恢复了对丹吉尔的统治;但是1912年,法国将摩洛哥变为了自己的“保护国”,并将丹吉尔在1923年变为国际共管区,成为“国际自由城市”,由英、法、西、葡、意、比、荷、瑞典等欧洲8国和后来的美国代表组成共管委员会长期管辖(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西班牙占领)。</p><p class="ql-block">1956年摩洛哥获得独立,同年</p> <p class="ql-block">白色和蓝色是城市的主题 色,白色的海鸥自在飞翔</p> <p class="ql-block">丹吉尓地处非洲西北角的直布罗陀每峡南岸,坐落在世界交通的十字路口。</p> <p class="ql-block">东进地中海和西出大西洋的船只,都要从这里经过或停泊,自古这里就是海路交通要道和战略要地。</p> <p class="ql-block">斯帕特尔海角的卡斯覇灯塔是大西洋与地中海的分界线</p> <p class="ql-block">牌子指示大西洋与地中海的分界</p> <p class="ql-block">不远处的大西洋岸边有一有奇怪的洞穴,当地人称之为“大力神洞”(Caves of Hercules) 或“非洲洞”。</p> <p class="ql-block">洞穴不算大,但令人称奇的是,这个溶洞酷似一幅非洲地图。甚至连马达加斯加岛都有。</p> <p class="ql-block">剪影在非洲地图中</p> <p class="ql-block">摩洛哥是个风景如画的国家,还享有“北非花园”的美称。</p> <p class="ql-block">由于斜贯全境的阿特拉斯山阻挡了南部撒哈拉沙漠热浪的侵袭,摩洛哥常年气候宜人,花木繁茂,赢得“烈日下的清凉国土”的美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