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日之家庭垃圾处理

Annie(颖)

<p class="ql-block">春节在广州住了一个多月,每天倒垃圾,很有感受。</p><p class="ql-block">广州处理垃圾,定下的垃圾分类非常的好,政府对整体环保有很高的意识。但有些细节我觉得需要改善,尤其是家庭厨余的分类问题。</p><p class="ql-block">每天我们需要把家里的垃圾拿到楼下小区的垃圾集中点,扔到三个不同的桶,可回收桶,不可回收桶和厨余桶。问题是厨余桶,我们在家先用塑料袋收集厨余,拿到楼下把它散倒在厨余桶里,再把装厨余的塑料袋放到旁边不可回收的桶里。不是每个人都会把厨余沥干水,而且倒出来的过程中搞到桶的周边都是,所以装厨余的桶下面和周边脏水漏出,而且很会引来苍蝇蚊子,肯定容易滋生细菌,而且有臭气,尤其是夏天。</p> <p class="ql-block">在美国加州,一般家庭都会在厨房的洗盘下面安装厨余垃圾处理器,把厨余倒在洗菜盘里按个开关就可以把垃圾粉碎,用水把它冲到下水道。如果家里不用处理器的话,都会用塑料袋包装好,放到家里的不可回收的垃圾桶里。由于垃圾桶是每周来收一次,大家在规定时间把桶放到门外,由市政统一来收垃圾。平时垃圾桶就放在自己的家后院,大家不想把自己的地方搞脏搞臭,所以会很自觉地把装好垃圾的塑料袋包紧以免漏水。</p> <p class="ql-block">我家的厨余处理器。</p> <p class="ql-block">绿色垃圾桶其实就是放家里剪下来的树木和草。</p> <p class="ql-block">我家的垃圾桶。</p> <p class="ql-block">美国收垃圾的时候,是从上方倒进车里。从而避免有垃圾或脏水污染路面的情况。</p> <p class="ql-block">我用AI得出了以下的结论值得借鉴。</p><p class="ql-block">美国、中国和日本的家庭垃圾分类及处理方法对比</p><p class="ql-block">垃圾分类是环保的重要环节,不同国家由于政策、技术和生活习惯的不同,在垃圾分类和处理方面存在较大差异。</p><p class="ql-block">1. 美国:垃圾分类较自由,依赖高科技处理</p><p class="ql-block">美国的垃圾分类总体较为宽松,主要分为可回收垃圾、厨余垃圾和不可回收垃圾。在许多地区,居民只需将垃圾分类投放到相应的垃圾桶,由环卫部门统一收集处理。美国的厨余垃圾处理方式主要依靠垃圾处理器(food waste disposer),即将厨余直接粉碎后排入下水道,或通过堆肥处理。此外,美国有较为先进的垃圾焚烧和填埋技术,使垃圾处理更加高效。</p><p class="ql-block">2. 中国:推行精细化垃圾分类,但部分执行方式需改进</p><p class="ql-block">中国近年来大力推行垃圾分类,主要分为厨余垃圾、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以广州为例,厨余垃圾的处理方式较为严格,要求居民将厨余垃圾倒入指定垃圾桶,并将装厨余的塑料袋另行处理。这种方法虽然能提高垃圾分类质量,但容易导致垃圾站周围环境脏乱,滋生蚊蝇和细菌,影响居民生活。相比之下,若能采用厨余垃圾袋可直接降解,或借鉴日本和美国的处理方式,或许能优化垃圾分类流程。</p><p class="ql-block">3. 日本:严格分类,强调居民责任</p><p class="ql-block">日本的垃圾分类体系十分细致,不同地区有不同的分类标准,一般分为可燃垃圾、不可燃垃圾、资源垃圾(如塑料、金属、纸张等),厨余垃圾一般归为可燃垃圾。日本的厨余垃圾处理较为人性化,多采用可燃垃圾袋统一回收焚烧,或者通过家庭生物堆肥机自行处理。此外,日本垃圾投放时间固定,垃圾袋需符合当地政府标准,极大减少了垃圾站的污染问题。</p><p class="ql-block">4. 对比与改进建议</p><p class="ql-block">美国:分类较自由,依赖科技处理,适合高科技城市,但对垃圾分类意识要求不高。</p><p class="ql-block">中国:分类严格但方式不够便捷,部分执行细节有待优化,如厨余垃圾袋的处理。</p><p class="ql-block">日本:分类精细,执行严格,居民责任感强,值得借鉴。</p><p class="ql-block">改进建议:广州等地可以考虑使用可降解垃圾袋,或在小区内推广厨余垃圾粉碎处理设备,同时加强垃圾站的清洁维护,减少环境污染,提高垃圾分类的便利性和可行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