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受福矛酒业集团盛情相邀,上饶市福建商会一行12人于3月7日乘高铁自上饶出发,奔赴千年酒城建瓯,开启一场寻香探韵的“福矛之旅”。福矛酒业江西区域经理、上饶市福建商会副会长何国坚全程热情陪同,以酒为媒,以情相牵,开启一段穿越历史与匠心的文化旅程。</p> <p class="ql-block"> 建瓯,古称“建州”,拥有1800余年建县史,乃福建最早设立的四县之一,历代为郡、州、府、路、道之治所,是闽北政治、经济与文化的中心。“福建”之名,正源于福州与建州的首字联缀。这里崇文重教,人杰地灵,是全国文化先进县、千名进士县,更是首批省级历史文化名城。作为朱子思想启蒙地、理学正统发祥地,建瓯文脉绵延不绝。同时,其酿酒史可溯三千年,素有“酒城粮仓”之美誉。独特的生态、精湛的技艺、悠久的传承与卓越的品牌,共同铸就建瓯酒业的辉煌。2015年11月,建瓯荣膺中国酒业协会授予的“中国东南白酒名城”称号,翻开“千年建州·白酒名城”的崭新篇章。</p> <p class="ql-block"> 福矛厂区坐落于武夷山脉南麓的建瓯——这片双世遗之地,地处北纬27°中国黄金酿酒带,被誉为中华酿酒的“龙脉”。这里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雨量丰沛,年均气温19°C,日照逾1600小时,年降雨量高达1700毫米,无霜期达286天。作为福建省森林城市,建瓯森林覆盖率高达79.82%,地下水源丰富,水质清澈甘冽,饮用水达标率100%。千年来持续不断的酿酒活动,与山海交融的独特生态共同孕育出复杂而稳定的酿造微生物体系,已知微生物种类逾千,极为适宜酱香型白酒的自然发酵与陈化,为福矛酒的醇厚风味奠定天时地利之基。</p> <p class="ql-block"> 建瓯酿酒历史源远流长,肇始于商周,兴盛于秦汉,鼎盛于唐宋,昌隆于明清,历代名酒迭出。曾有诗句赞曰:“建州曾习犁花春,所以河清润绛唇,西子状元红熟胜,由来尤物也难伦。”足见其酒之醇美、声名之远播。1978年,建瓯阳泽村黄窠山出土“青铜大铙”“觚”“甬钟”等珍贵文物,其中“觚”为古代酒器,“大铙”为祭祀礼器,“甬钟”为宴乐乐器,印证了建瓯先民饮酒之雅、礼乐之盛。秦汉之际,酒坊林立,酒香满城;宋代文人墨客、商旅舟船皆因“闻香下马,知味拢船”而驻足。明代郑和七下西洋,特从建宁府(今建瓯)采办美酒三千坛,赠予沿途诸国,使建瓯佳酿扬名海外,更一度成为宫廷御用之酒。厦门金砖宴会用酒,亦选自福矛。</p> <p class="ql-block"> 从商代青铜酒器“觚”,到北宋苏轼盛赞“夜倾闽酒如赤丹”的建州佳酿,再到如今列入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酱香型福矛窖酒酿造技艺”“黄华山乌衣红曲‘三冬老’黄酒酿造技艺”与“黄华山‘米烧’白酒酿造技艺”,建瓯酒文化一脉相承,底蕴深厚。每一滴酒,皆是时间的沉淀、技艺的凝练与文化的流淌。</p> <p class="ql-block"> 千年建州,酒脉不息。自古便有“第一富,酿酒库”之说,酿酒业是建瓯历史悠久、技艺成熟、市场稳固的传统支柱产业。明清时期,“梨花春”“清河”“西施红”“状元红”“金盘露”等名酒风行四方;民国年间,酒业公会成立,酿酒作坊达三十余处,年产约五万坛。1953年起,建瓯实施酒行业公私合营,长春、复兴和、茂发等十三家老酒坊逐步合并,于1955年组成联产合营酒厂。1956年,再与宜泰、瑞记等四家酒厂整合,成立公私合营建瓯酒厂。1958年改制为地方国营,定名黄华山酿酒有限公司,“黄华山米烧顶呱呱”自此家喻户晓。</p> <p class="ql-block"> 1983年,建瓯酒厂成为遵义轻工科研所茅台技术转化实验厂,在郑致平所长亲自指导下,成功试酿出首批酱香型福矛酒。历经数十年创新与沉淀,终形成独具“山海生态酱香”特色的“福酒”风味。1992年,福矛窖酒被评为“福建省名酒”;2021年,福矛集团旗下黄华山酿酒有限公司荣膺“第七届福建省政府质量奖”,彰显其品质与实力。</p> <p class="ql-block"> 如今,建瓯酒产业焕发新生,走上高质量绿色发展之路。全市已形成酱香、浓香、兼香、米香白酒与黄酒、葡萄酒并举的多元格局。福矛酒业集团作为福建省产香型最全、产销量领先的酒类龙头企业,成功入选“中国酒业百强”。旗下拥有福矛、建矛、黄华山、朱子四大品牌,涵盖四大香型白酒及黄酒,产品多达130余种。现建有年产5000吨酱香白酒、5000吨朱子黄酒、25000吨其他香型白酒的现代化产能,打造集酿造、窖藏、科研、文化展示与旅游观光于一体的生态工业园区,全力推进“智慧福矛·体验酒厂”建设,成为海西地区规模最大的白酒酿造基地,亦是“福酒振兴”征程中不可忽视的中坚力量。</p> <p class="ql-block"> 据何国坚经理介绍,福矛酒厂耗资一个“小目标”精心打造了这座藏酒山洞。因新酿基酒需在恒温恒湿的环境中窖藏满四年,方能用于调制成品酒,故此洞不仅是储酒之所,更是时间与匠心的见证之地。洞中酒坛静默排列,岁月在陶坛中悄然流转,酝酿出福矛酒醇厚绵长的灵魂。</p> <p class="ql-block"> 参观完福矛新厂与老厂后,何国坚经理引领我们走进铁井栏历史文化街区。这里,是建瓯古城记忆的缩影,承载着千年文脉与市井温情。铁井栏与紫芝街作为全城最古老的传统街区,至今仍完好保存着明清以来的街巷格局与15处各级文保单位构成的建筑群,时代风貌鲜明,文化底蕴深厚。这里曾是达官显贵汇聚、商贾云集之地,理学名家祠堂林立,文化气息浓郁。</p> <p class="ql-block"> 据传,此住宅大门为顺应风水格局,特请地理先生勘定方位,最终向东南偏转30度,寓意纳吉迎祥,汇聚天地灵气,为主人注入生生不息的气运。</p> <p class="ql-block"> 在一处展陈厅内,导游介绍,这件建盏珍品价值高达60万元。其釉色如星河流淌,斑纹自然天成,乃建窑黑瓷之瑰宝,映照出闽地陶瓷艺术的巅峰造诣,亦为酒文化添上一抹华彩。</p> <p class="ql-block"> 建瓯传统名菜誉满天下,亦是当地人依托本土物产,经数十乃至百年传承创新而成的饮食精华。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风味传一方文化。欲知建瓯之味,必先品其美食。正如俗语所言:“人生在世,唯有美食美酒不可辜负!”此次福矛之旅,何国坚经理精心安排品鉴环节,让我们在酒香四溢中,品味地道佳肴,感受建瓯人的热情与生活美学。上饶市福建商会一行人员对福矛酒业的盛情款待,深表感激。</p> <p class="ql-block"> 导游娓娓道来:墙上悬挂的这幅朱熹自画像,竟是先生对镜执笔,亲手所绘。目光深邃,神态从容,仿佛穿越千年,与今人对视,传递着理学大家的风骨与静思。</p> <p class="ql-block"> 黄榦(1152—1221),字直卿,号勉斋,福建长乐人,朱熹高徒兼女婿,宋代理学大家。他在朱熹思想体系的构建中功不可没,更在朱子逝世后致力于理学传播,奠定后世根基。黄榦自幼聪慧,十六岁丧父,家道中落,二十三岁拜入朱门,勤学好问,深得文公喜爱,并继承朱子衣钵。</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