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屐儿

水美工作室

<p class="ql-block">泥屐种种</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文/水美</p><p class="ql-block">​ ‌泥屐儿,是泥屐的儿化音,简称屐,是一种特殊的鞋具,俗称‌板凳鞋、高脚马、泥淌子等。它是过去农村人们在下雨、下雪天用来走泥泞土路的鞋具。‌</p><p class="ql-block">​ 泥屐儿通常由木材制成,底部设计有齿或爪,以便在泥泞的道路上提供更好的抓地力和稳定性。</p><p class="ql-block">​ 屐:本身就是一种木底鞋,泛指鞋。泥屐,顾名思义,用来在泥里走的木底鞋。见过泥屐儿的人至少已经五六十岁了。过去,在农村,人穿的是布鞋,遇到雨天,道路泥泞,那时又没有个胶鞋,无法行走,人们就在木底鞋下弄上腿儿或齿,然后把鞋脚绑在上面走,就产生了泥屐儿。穿泥屐儿走路,虽然可以避免鞋湿,但走路须十分小心,不然很容易栽倒。因为木腿也好,木齿也好,纯粹是为了增高的,可是,由于接触地面的部分面积小,压强就大,很容易下陷,走起来费劲,所以穿泥屐儿还是个“技术活”。自从有了胶鞋后,泥屐儿就退出了历史舞台,因其存在着,作用也就发生了变化,有的当小枕头枕,有的当小板凳坐。</p><p class="ql-block"> 我父亲还讲过一个关于泥屐的故事:说是在一个烈日高照的下午,人们由于丰收,都在晒麦,只见一个人称牛才子的人,穿着泥屐儿,胳肢窝下夹一把雨伞,也不说话,只是在大街上走。聪明人都说这是牛才子用行为暗示大家要变天了一会儿有大雨,赶紧收麦,因为他会观天星。结果,家家户户,都迅速收麦,可是有一大户人家,平时就看不起谁,对牛先生的行为将信将疑,最后导致他家的麦子被雨水冲光了。这完全是一种行为艺术,体现了先前人的观星智慧。</p><p class="ql-block"> 泥屐儿,材质很讲究,尽量选那些文理细腻,木质坚硬的材料,才能承重,穿起来还要轻。穿泥屐儿走路,既有穿胶鞋的获得感,又有矮小身体的增高优越感。它作为一个历史时间段里产生而存在的物件,发挥过自己的作用,体现了人们的智慧,也折射出当时农村经济的落后。</p><p class="ql-block"> 你了解泥屐儿了吗?</p><p class="ql-block"> 2025.2.24</p><p class="ql-block">​</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