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曦中的拳风

<p class="ql-block">《晨曦中的拳风》</p><p class="ql-block">-桥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五点钟的临沂还在酣睡,沂河水面泛着银灰的褶皱。河畔梧桐树下,六十二岁的尹志林早已拉开架势,双拳划开晨雾的动作像写意的草书,指节与空气摩擦的声响惊醒了第一缕朝霞。三十八年过去,这位交运集团退休的老拳师依然保持着钢铁般的作息,只是如今他挥拳时,身后总跟着群跃跃欲试的年轻人,他们的影子在赭红色地砖上交错,宛如沂蒙山起伏的脊梁。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出拳要像蒙山云海,收势要似沂水回澜。"他教孩子们打拳时常说这话,沙哑的嗓音裹着枣木烟斗的沉香。训练馆墙上的老照片泛着茶色:1985年的全国拳击锦标赛领奖台,青涩的他脖颈挂着奖牌,身后"临沂交运"四个红字鲜亮如初。上万名学员的掌纹叠印在训练场的皮革沙包上,那些深浅不一的凹痕里,藏着某个汽修工蜕变成市冠军的传奇,刻着纺织女工重获自信的泪光。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退休后的老拳王把拳台搬进了时光深处。清明时节的孟良崮烈士陵园,他带着少年们打军体拳,松涛声里混着稚嫩的呼喝;周末的职工活动中心,他教快递小哥们用直拳破开生活的重茧。最动人的是每年腊月,老尹总会蹬着三轮车,载着米面粮油穿梭在物流园区,红色工装像跳动的火苗——他说这是"给拳头包层棉花",工会发的保温杯里永远泡着金银花,遇见汗流浃背的装卸工就递过去。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暮春的夕阳把人民广场染成麦芽糖色。老尹正领着泰拳协会的姑娘们跳拜师舞,金色腰绳在余晖里翻飞如蝶。远处蒙山轮廓渐次晕染成靛蓝,恰似他教孩子们在宣纸上洇染的水墨山峦。有家长抱着婴儿驻足观看,襁褓中的小手无意识地比划着拳路,老拳师眼角的皱纹忽然泛起水光——三十八年前那个在货运站空地上对月挥拳的青年,大约也想不到,他的拳头最终会长成一片森林。</p><p class="ql-block">2025.03.0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