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珠尔庙的遇见

孟德龙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摄影/后期 孟德龙(北京)</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美篇序号 2154104</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拍摄地点 呼伦贝尔市新巴尔虎左旗</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拍摄时间 夏秋时节</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文案内容 据资料整理</span></p> <p class="ql-block">甘珠尔庙又称寿宁寺,是呼伦贝尔地区最大的喇嘛庙。距新巴尔虎左旗所在地阿木古郎镇西北20公里。是内蒙游牧民族的朝圣地,面积有上万平米。作者曾先后两次陪同亲友走进该庙宇:一次10多年前在中央民族大学读博士的女儿因课题需要,特意来考察;另一次是千里之外的知青战友因病慕名而来祈拜。足见其庙的影响力。</p> <p class="ql-block">该庙于清乾隆三十六年(1771)御批并由清廷拨银建庙,乾隆三十八年(1773)破土动工建设,至1784年完成主庙和其他主要附属建筑物的建筑。翌年,乾隆帝赐庙号并题写“寿宁寺”匾额。因此地曾收藏过著名的《甘珠尔经》,故僧众和信徒又称之为“甘珠尔庙”。</p> <p class="ql-block">甘珠尔庙的建筑风格融合了中原、蒙古和西藏三种风格,展现了多种文化的交融。然而,在1966年开始的“文化大革命”中,寺庙遭到了严重破坏,几乎荡然无存。</p> <p class="ql-block">昔日的甘珠尔庙会,商贾云集,嘉宾满座,寺庙内最多时曾有4500余名喇嘛,常住者400余名,并培养了上百名喇嘛蒙医。甘珠尔庙的设立对商业贸易的流通、各民族的团结、蒙藏医学的发展以及维护民族尊严和国家统一都起到了重要作用。</p> <p class="ql-block">2001年8月,寺庙开始复建,2003年7月18日举行了开光仪式,并开始进行宗教法事活动。</p> <p class="ql-block">主庙——索克钦庙,面积为646平方米,高17.5米,内有明柱46根,柱表刻绘金龙盘绕。前有高檐包厦,顶部有象征佛教的铜制镀金经轮,经轮边上镶嵌着珊瑚、翡翠等珠宝,一派珠光宝气。经轮两侧各有一只镀金卧犬,象征佛教昌隆。主殿顶端中间装饰着一个金属制作的金尖宝塔,各角陪衬着所姆散,远远望去金光耀眼,各角下吊挂着青铜钟铃,不时发出悦耳的鸣声。前包厦的梁楣上,绘有唐僧师徒西天取经的彩色图画,还有描金蒙文“六字真言”。</p> <p class="ql-block">或许我们来的不是时机?两次来到这里,除了售票和把门的工作人员,游人或信徒寥寥无几,很是安静。</p> <p class="ql-block">前前后后浏览一遍,居然没见到一位喇嘛,只见到这位手捻佛珠,背着沉重包袱的女人默默地在院内一圈又一圈的转悠着……镜头拉近才看到,她背得是厚厚的经书!看来她是个十分虔诚的信徒。</p> <p class="ql-block">从佛教的甘珠尔庙出来,抬头是湛蓝的天,洁白的云,心灵格外清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