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山美庐

小崔说点事

<p class="ql-block">国共两党最高领导人都曾在此入住的别墅!</p><p class="ql-block">庐山美庐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03年,该建筑由英国兰诺兹勋爵建造。蒋介石和宋美龄经常在此居住,称为美庐。美庐的名声远扬并不仅仅因为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优美的庭园风光,更是因为其与世纪风云紧密相连的历史轨迹。这里曾是蒋介石的夏都官邸和“主席行辕”,更是当年“第一夫人”宋美龄生活的“美的房子”。在这里,演绎了无数政治、历史的正剧与闹剧,充满了光灿与魔影交织的复杂色彩。</p><p class="ql-block">当然,美庐最令人瞩目的还是它所承载的历史事件。它是国共两党的缩影,也是中国近代史见证。从庐山军官训练团的创办到国民党围剿中央红军计划的炮制,再到第二次国共合作的谈判,以及对日全面抗战的酝酿和决断等重要历史事件,都在这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记。这些历史事件不仅将美庐推上了显赫的地位,更为它增添了一层神秘的面纱。</p><p class="ql-block">总的来说,美庐是庐山上一处独具特色的景点,它不仅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内涵,更融合了自然与人文的精髓。无论是对于历史爱好者还是普通游客来说,美庐都是一个值得一游的地方,它能够让人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国的历史与文化。</p> <p class="ql-block">蒋委员长的题词!亲自题刻。</p><p class="ql-block">那时候就时兴送老婆别墅了!蒋校长开了个好头。</p> <p class="ql-block">三月份庐山上还下起了大雪!出门没看黄历。汽车都加了防滑链。</p> <p class="ql-block">这是委员长和美国特使司徒雷登在阳台上会面闲聊。今天我们也有幸到此一游,是何其幸运!历史的变迁,时局的动荡,一个王朝的更替。将近百年历史,把我们推进美庐。我们应当感谢伟人,感谢各位先贤先辈,为我们打下的江山。才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当珍惜当下吧!</p> <p class="ql-block">二位的结婚照还挂在卧室里。是真把这当成家了。他们是在1927年12月1日在上海结婚。二人婚姻是典型的政治婚姻!老蒋先在报纸上登报与毛福梅等妻妾离婚。</p> <p class="ql-block">抗战胜利后,在庐山,宋美龄亲手画的三幅画。希望死后埋葬的三个地方。溪口,庐山,南京。</p> <p class="ql-block">七七卢沟桥事变之后,委员长在庐山发表了著名的抗战宣言。“战端一开,地不分南北,人不分老幼,皆有守土抗战之责任,皆应报定牺牲一切之决心。”从此国共开始第二次合作。形成抗日统一战线。</p> <p class="ql-block">这是今台湾国民党主席连战所书。</p> <p class="ql-block">当时毛主席语重心长的说道:“土地革命时,蒋介石坐镇庐山打我们,他在山上开了不少会议。万万没有想到只隔十几年,庐山落到了‘共匪’手里。历史嘲弄人好厉害咯!”</p> <p class="ql-block">“委员长,久违了!”毛主席来到美庐别墅时,说了一句。二人你死我活斗了一辈子,最终主席以胜利者走进美庐。当时是怎样的心情!心情肯定是极好的。也写了不少脍炙人口的诗句。</p> <p class="ql-block">这都是真迹啊!</p> <p class="ql-block">七律,登庐山。毛泽东</p> <p class="ql-block">横看成岭侧成峰,</p><p class="ql-block">远近高低各不同。</p><p class="ql-block">不识庐山真面目,</p><p class="ql-block">只缘身在此山中。</p><p class="ql-block">《题西林壁》是宋代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以庐山为背景创作的。</p> <p class="ql-block">导游手指的就是1926年蒋委员长第一次来庐山就是从此坐轿子上的山。</p><p class="ql-block">‌蒋介石上庐山的方式主要是通过乘坐轿夫抬的轿子‌。在20世纪30年代,由于庐山的山路崎岖,交通不便,蒋介石上庐山时通常是由轿夫抬着轿子上山‌。</p><p class="ql-block">具体来说,蒋介石上庐山时,通常是由轿夫从莲花洞至剪刀峡间的山路抬着他上山。</p> <p class="ql-block">出山回城之际,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这是在合肥市内,李鸿章旧居拍的。</p> <p class="ql-block">李鸿章(1823年2月15日-1901年11月7日),派名章铜131</p><p class="ql-block">,字渐甫、子黻,号少荃(一作少泉)、仪叟、省心。安徽省庐州府合肥县磨店乡(今属合肥市128</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中国晚清时期政治家、外交家、军事将领。世人多称“李中堂”,又称“李傅相”</p><p class="ql-block">“李文忠”。</p><p class="ql-block">李鸿章为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进士,早年随业师曾国藩镇压太平天国运动与捻军起义,并受命组建淮军,因战功擢升至直隶总督,兼北洋通商大臣,累加至文华殿大学士,封一等肃毅伯。期间参与清廷在外交、军事、经济等方面的重大事务,先后创办江南制造局、轮船招商局和上海广方言馆等洋务机构,又组建北洋水师。甲午战争中,因诸种失误,使北洋水师覆没,战后作为特使与日本签订《马关条约》。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被启用为两广总督,翌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爆发后,参与“东南互保”,并奉命北上谈判。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李鸿章与庆亲王奕劻代表清政府同列强签订《辛丑条约》,不久后病逝于北京,享年七十九岁。死后赠太傅,晋一等肃毅侯,谥号“文忠”。李鸿章“少年科第,壮年戎马,中年封疆,晚年洋务,一路扶摇”,是晚清洋务运动的主要领导者。</p> <p class="ql-block">基尼世纪录:一部全世界上演次数最多的电影!</p><p class="ql-block">《庐山恋》在电影票只需几毛钱的年代,凭借“史上荧幕第一吻”创下了上亿元的票房纪录。</p> <p class="ql-block">那是一九八零年拍摄。张瑜和郭凯敏主演的,非常前卫。当时刚刚波乱反正,人们的思想还很守旧。对这新生事物非常好奇!第一次拍亲吻的戏。张瑜一共换了43套衣服。全是从香港运过来的。他们成为一代年轻人的偶像!太浪漫了!当时我还在读初中三年级。老羡慕了!</p> <p class="ql-block">一部《庐山恋》,把张瑜跟郭凯敏给捧得老高,可又让他们掉进了坑。</p><p class="ql-block">一个刚和老公结婚一年就分开两地了,一个嫌弃自己的原配妻子。</p><p class="ql-block">不过跟郭凯敏比起来,张瑜的人生明显要更悲情些。</p><p class="ql-block">在事业正红火的时候决定出国,结果还得靠当家教来维持生活。有人说还刷过盘子。</p><p class="ql-block">一身荣耀出了国,结果灰溜溜地回了国,爱情没了,事业也没了。</p><p class="ql-block">67 岁的她呀,到现在还一个人呢,也没儿没女的。</p><p class="ql-block">现实和荧幕上展示的大相径庭!爱情也就那么回事!哈哈哈😁😁!</p> <p class="ql-block">张瑜和郭凯敏都是因庐山恋而成名。然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成名后张瑜不顾结婚不久,两地分居,高低要去美国深造,很有钢条。结果去了以后二人感情日渐淡漠,最终分手了事。张在美国也没整出什么名堂,经济压力很大,后来回到台湾,也不见起色。最终淡然回国,孑然一身。郭凯敏成名之后一心要去北京深造提升自己。辞别怀孕的妻子,来到北京。结果学成回去之后也没有好的位置,自己投资拍电影又赔了一塌糊涂!第一段婚姻也结束了。二人都成名之后,飘了!也为此付出了巨大代价。爱情究竟价值几何?哈哈!对于观众心中纯美的庐山恋情是不是一个无情的讽刺!</p> <p class="ql-block">折桂:意指考上了!</p> <p class="ql-block">这就是白鹿洞</p> <p class="ql-block">正学之门</p> <p class="ql-block">庐山三叠瀑布。</p><p class="ql-block">李白诗曰: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p> <p class="ql-block">没去过的美景,只能从网上扒一下,慰藉一下受伤的心灵!</p> <p class="ql-block">送站的司机师傅!顶流国产豪车接送!哈哈!也享受一下贵宾待遇!师傅能言善讲,热情不失幽默。很好的体现安徽人民的精神风貌。此次安徽之行相当圆满!在安徽街头大多都是电车。有几台不是电车的,一看牌照还是外地的。这车大约四十万块钱,坐着非常舒适。奔驰宝马肯定不好使!安徽政府大力打造科技新城。依托中国科技大学。城市很干净。很有魄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