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极不难及 <p class="ql-block">南极位于地球最南端,指南纬66°34′以南的地区,包括南极大陆、周围岛屿、海冰、冰盖及南大洋,总面积6500万平方千米。其20°E至146°51′E与印度洋相邻,146°51′E至148°E和67°16′W至180°W与太平洋相邻,0°E至20°E和0°W至67°16′W与大西洋相邻。 南极大陆面积为1239万平方千米,周围岛屿面积为7.6万平方千米,南大洋面积为3800多万平方千米。</p><p class="ql-block">南极大陆几乎全被冰盖覆盖,冰盖平均厚度达2千米,最厚处4750米,有风力、冰缘、冰川、湖泊、海岸和构造等多种地貌。</p><p class="ql-block"> 南极素有“寒极”之称,仅有冬、夏两季,4月至10月为冬季,11月至次年3月为夏季。大陆年平均气温-25℃左右,东南极高原海拔3500米处,年平均气温-55℃至-60℃,1983年7月20日,前苏联“东方”站记录到南极最低气温-89.2℃。</p><p class="ql-block">南极多风,最大风速可达80至100米/秒,又被称为“风极”,暴风和雪暴常年相伴。</p><p class="ql-block">南极内陆绝大部分地区降水量不足250毫米,大陆内部年降水量仅30毫米左右,又有“白色沙漠”之称。</p><p class="ql-block">南极已发现200多种矿物,包括煤、铁、铜、铅、锌等,还有钍、钚、铀等稀有矿藏。生物资源有浮游硅藻75种,约400种苔藓植物,200多种淡水藻类,约400种地衣和4种显花植物。海鸟有50种,鱼类200余种,鲸分为6种须鲸类和1种齿鲸类,海豹有6种,海底海绵动物250种以上,棘皮动物150多种。</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南极的淡水资源非常丰富,南极冰盖储存了全球90%的淡水量。</p><p class="ql-block">1904年,阿根廷建立南极第一个科学考察站——奥尔卡达斯站。现在多个国家在南极建立了众多科考站,中国先后建有长城站、中山站、昆仑站、泰山站和秦岭站。</p><p class="ql-block">近年来南极旅游逐渐兴起,主要线路有南极半岛经典游、南极半岛跨圈游、经典大环线以及飞机+船的海空联航线路。</p> 奔赴南极 <p class="ql-block">我们的南森号游船(挪威)</p> <p class="ql-block">登船时与挪威的高级船员合影</p> <p class="ql-block">挪威船长率全体高级船员致欢迎辞</p> <p class="ql-block">鸟类学家讲解南极的鸟类情况</p> <p class="ql-block">船上陈列的南极动物骨架标本</p> <p class="ql-block">领取船方统一配发的登陆靴</p> <p class="ql-block">驶往南极</p><p class="ql-block">从阿根廷的乌斯怀亚港启航,穿越世界上最宽最深,素有“魔鬼西风带的”德雷克海峡,摇晃和晕船伴随着我们二天在船上的时光……</p> <p class="ql-block">专业讲解与培训</p><p class="ql-block"> 船上举行了两场必须强制参加的登岛培训教育,要登记点名,不得缺席,否则无权登岛。</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来自荷兰的女探险队长做保护南极环境及安全教育的专题演讲。船上还每天都有各种演讲会,可以选择参加。</p> <p class="ql-block">IAATO不是一个条约,而是国际南极旅游业者协会(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Antarctica Tour Operators)。它于1991年由七家南极旅游运营商成立。宗旨是倡导、促进安全且环保的南极私营旅游,在《南极条约》等法律框架内运作。主要通过制定游客数量、活动区域等详细规范,如任何地点同时只能一艘游轮靠岸、登陆乘客不超100人等,来保护南极环境和生态。目前已有100多个成员,在南极旅游管理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p> <p class="ql-block">到达南极边缘了</p><p class="ql-block">我们的游船已经到达南极边缘,原定现在穿过最美的利马水道,但因天气不好,能见度低,浮冰较多,风力太大,为保证安全,船长临时决定改道绕行。</p> <p class="ql-block">到达南极边缘,天气不好,风很大,舱外很冷,寒风呼啸……</p> 到达南极 2 <p class="ql-block">到达南极3</p><p class="ql-block">远处的500人以上的大船只能巡游,不能登岛。我们的中型游轮可以登岛,待下午如果天气允许,我们将乘冲锋艇登岛。全副武装在甲板上呆了一会,手指就已经冻得很疼,麻木了,赶快下来……</p> <p class="ql-block">终于到达南极了!虽然南半球现在是夏天,但船舱外依然是乌云密布,寒风呼啸!虽然戴着便于手机操作的薄手套(露出半截食指和拇指),但手指很快就冻僵了!</p> <p class="ql-block">2025年1月31日上午9:30的利马水道巡游活动因天气不好,能见度低,为保证安全,挪威船长下令绕过水道前往其他地区,现在船只驶向另一处壮美水道—诺伊迈尔水道(Neumayer Channel ),到了那边看具体天气情况再安排相应的活动,请留意广播和信息通知[玫瑰]</p> <p class="ql-block">预计9:45 左右我们将到达 Neumayer诺伊迈尔水道 11:30驶出水道</p><p class="ql-block"> Neumayer Channel诺伊迈尔海峡</p><p class="ql-block"> 南极半岛有两处狭窄的水道,因两侧壮丽的景色而闻名,利马水道是一处,诺伊迈尔水道(Neumayer Channel )则是另一处,这两个都是南极热门航线。</p><p class="ql-block"> 诺伊迈尔海峡是一条狭窄的S形的水道,海峡长约 25 公里,位于洛克罗伊港 Port Lockroy北侧。由于它独特的S形,让游客感觉自己身处迷宫,分不清出口在哪。</p> <p class="ql-block">冲锋舟巡航</p><p class="ql-block">今天下午航行到南极威廉敏纳湾,虽然天气阴沉,但风平浪静,船方组织我们按照南极动物分组(企鹅组、海豹组、海燕组和鲸鱼组)分批次乘冲锋舟在周边海域巡航,有幸看到了鲸鱼和海豹。但鲸鱼距离较远,拍摄效果不佳。</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这个挪威帅哥是我们冲锋艇的艇长</p> <p class="ql-block">野生海豹</p> <p class="ql-block">冲锋艇巡游威斯敏纳湾</p> <p class="ql-block">南极印象……</p><p class="ql-block">请横屏观看,若点开照片,下划屏幕可看下一张。</p> <p class="ql-block">冰盖上的海豹</p> <p class="ql-block">2025年2月1日上午,我们在南极半岛的奥文群岛乘冲锋艇巡游,看冰山观企鹅。</p><p class="ql-block"> 奥文群岛位于南纬61°56′、西经58°26′,面积19公顷,为无冰岛。1935年被发现并命名。岛上有大量帽带企鹅,是国际鸟盟认定的重要鸟区。该岛无人居住,由《南极条约》体系管理。</p> <p class="ql-block">我们出发啦!</p> <p class="ql-block">冲锋艇上的挪威船长在减速后从海里随手捞了一块浮冰给我们把玩,我用舌头舔了一下,居然不是咸的,这颠覆了我的认知。</p> <p class="ql-block">企鹅的家园</p> <p class="ql-block">2025年2月1日下午,天空飘着雪花,但风不大,我们终于在南极成功登岛了。</p><p class="ql-block"> 南极指地球上南纬66°34′以南的地区,包括南极大陆、周围岛屿、海冰、冰盖及南大洋,总面积6500万平方千米。南极大陆几乎全被冰盖覆盖,平均海拔2350米,是世界最高、最冷、最干燥、风最大的地区,年平均气温-25℃以下,最低达-90度。这里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和独特生物,如企鹅、海豹、鲸鱼等。为保护南极环境,《南极条约》规定南极仅用于和平目的与科学研究。</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冰面上的沟壑为企鹅高速公路,由企鹅长年行走而自然形成,游客只能跨越,不得踩踏。</p> <p class="ql-block">左下角交叉的红旗为游客不得越过的红线,在南极,游客必须按照规定的线路行走,与动物保持至少五米的距离,不得打扰、喂食和惊吓野生动物。</p> <p class="ql-block">南极印象之二</p><p class="ql-block">请横屏观看,若点开照片,下划屏幕可看下一张,反之亦然。如遇旋转,请把手机桌面上的“自动旋转”功能关闭即可正常观看。</p> <p class="ql-block">这是船方统一配发的南极登山靴,必须穿上才能离船的标配。这种登山靴厚重结实,防寒防滑,穿脱都有点麻烦。登上靴离船要消毒,回船要清洗,以保护南极环境,防止把任何病菌带上南极的土地,殃及任何动物。</p> <p class="ql-block">南极,另一个世界,另一种绝美!</p> <p class="ql-block">南极</p><p class="ql-block">企鹅的世界</p><p class="ql-block">无论是从身体结构、生理特征,还是从生殖方式来划分,企鹅都是一种鸟,一种会游泳会扑鱼的鸟,也是南极最常见的群居动物。它们多以南极磷虾和其它小型鱼类为食,其排泄物多为粉红色。南极有三种企鹅,分别是:巴布亚企鹅、帽带企鹅和阿德利企鹅。由于保护比较好,游客与动物至少要保持五米以上的距离,不得靠近、打扰、喂食和惊吓动物,如果动物主动靠近,人也要主动礼让,给动物以先行权,故南极的企鹅并不怕人。</p><p class="ql-block">换位思考,站在企鹅的角度,它会怎么看我们这些不请自来,未经允许就闯入它们领地的人类呢?它们也许会想:这些从哪里来家伙,怎么在夏天还穿着那么厚的衣服,也不嫌热啊?看他们又高又大的样子,他们的肉肯定是又粗又柴,一点也不好吃!</p> <p class="ql-block">南极</p><p class="ql-block">乔治斯角</p><p class="ql-block">2025年2月2日</p><p class="ql-block">企鹅的婚礼!</p> <p class="ql-block">南极达摩伊角</p><p class="ql-block">2025年2月2日下午的登陆地点达摩伊角,位于南极半岛温克岛的西海岸,其坐标为64°49′04″S 63°30′15″W。这个地点距离弗拉格角西北1公里,是让-巴蒂斯特·夏古带领的法国探险队在过去的发现。</p><p class="ql-block">🏠 达摩伊小屋:这座橙色的小屋建于1973年,曾是英国南极调查局的夏季空中设施和人员中转站。虽然自1993年以来未被使用,但内部状况良好,几乎可以立即修复并使用。屋内可以看到水壶和挂在墙上的锡杯,仿佛准备为疲惫的探险队员和科学家们提供一杯恢复活力的咖啡。</p><p class="ql-block">🏠 巴伊亚多利安小屋:这座小屋是由阿根廷建造的红色小屋,虽然不向游客开放,但仍作为紧急避难所存在。</p><p class="ql-block">达莫摩角不仅是历史的见证,也是自然奇观的所在地,吸引了无数探险家和游客前来探索。</p> <p class="ql-block">南极</p><p class="ql-block">利马水道</p><p class="ql-block"> 今早,我们的南森号游轮通过了南极最美水道之一的利马水道(Lemaire Channel)。</p><p class="ql-block">利马水道地处南极半岛,位于南纬65.024度,西经63.854度。是从 False Cape Renard到Cape Cloos的狭窄水道,全长11公里,宽度仅约1600米,它把布斯岛 (Booth Island) 从南极大陆分隔开来。</p><p class="ql-block"> 利马水道以其神秘和美丽在南极航线中脱颖而出。游轮在航道中穿梭,你会被周围的景象深深吸引:白雪皑皑的山体与黑色的岩石形成鲜明对比,层层迷雾与海面上掠过的巨大浮冰增添了无尽的遐想。这里被誉为胶卷时代的柯达杀手,每一个镜头都能捕捉到南极洲的壮美与神秘。🌍</p><p class="ql-block"> 航道上方高耸的群山峰顶超过300米,航道最狭窄处的宽度仅约800米,航行经过时的感受,好似南极大山压顶而来。这里也是观赏食蟹海豹、威德海豹在浮冰上憩息的好地方,如果运气和天气够好,还有可能发现小须鲸在海面穿梭。</p><p class="ql-block">请横屏观看,如遇旋转,可将手机桌面的“自动旋转”功能关闭,即可正常观看。</p> <p class="ql-block">南极</p><p class="ql-block">天堂湾的企鹅运动会</p> <p class="ql-block">游轮上的挪威🇳🇴啤酒味道很浓郁,很好喝。</p> <p class="ql-block">终于登上了南极大陆</p><p class="ql-block">2025年2月2日,今天下午多云,我们乘冲锋艇渡过奥恩港,非常艰难地登上了南极的雪山。刚刚登顶就开始下雪了,下山时雪越下越大,一步一滑,还摔了一跤,好在并无大碍。</p> <p class="ql-block">2025年2月2日下午,在奥恩港登完雪山后回到母船上稍事休整,船方又安排我们在雪中乘冲锋艇到奥恩港的海湾中巡游了一个小时,看到了岛上、海中和悬崖绝壁上大量的巴布亚企鹅和帽带企鹅,还看到拍到了难得一见的鲸鱼翻尾。</p> <p class="ql-block">南极欺骗岛</p><p class="ql-block"> 2025年2月4日,我们在欺骗岛的捕鲸者湾最后一次登陆,看到了被最近二次火山爆发摧毁的科考站遗迹,和早期捕鲸站几个巨大的鲸鱼油储存罐。可见那时捕鲸者们的疯狂和血腥。</p><p class="ql-block"> 1820年,美国捕鲸者纳撒尼尔·帕默发现了南极的这个小岛,以为这里就是南极大陆。登陆后才知道这里不是南极大陆,而只是一个岛。在岛上转了一圈,又发现它连岛都不是,而只是一座巨大的马蹄形的火山口。故将其命名为“欺骗岛”。它的外围看似一个普通海岛,而当进入狭窄入口后,可明显看出它是一个环状的被淹没的火山口,容易造成视错觉,因而得名“欺骗岛”。</p><p class="ql-block">南极欺骗岛最后两次火山爆发的时间分别是:</p><p class="ql-block"> - 1969年:这次火山喷发使岛上的科考站成为了遗迹。</p><p class="ql-block"> - 1970年:这次喷发后,欺骗岛中心形成的火山口被海水淹没,海湾有一个狭窄的入口,形成了一个优良的锚地。</p><p class="ql-block"> 在欺骗岛爬山也是很累,象月球 表面一样荒凉,满地碎石的山坡寸草不生,而且没有路,狂风怒号,寒冷刺骨。费了很大的劲终于登顶了。俯瞰巨大的马蹄形的火山口,悲壮、苍凉尽在不言之中……</p> <p class="ql-block">欺骗岛夕照</p><p class="ql-block"> 欺骗岛是南极洲南设得兰群岛中的火山岛,也是南极洲的活火山之一。它由黑色火山岩形成,呈马蹄形,是4000年前火山爆发形成的半淹没火山口,有狭窄开口“海王星的风箱”只有大约800米宽,内部是巨大的隐秘泻湖。大型船舶进出欺骗岛这个入口只能单向行驶。</p><p class="ql-block"> 欺骗岛于1820年被美国捕鲸者发现,20世纪初成为捕鲸基地,后因火山喷发,科考站被摧毁,如今是科研热点和旅游胜地。</p><p class="ql-block"> 欺骗岛的福斯特港内有多处温泉喷涌,是南极唯一能进行海水温泉浴的地方,还有丰富的野生动物,如帽带企鹅、海豹和海鸟等。船上开始通知将在此安排冬泳活动,但探险队先行上岸勘察时发现了几只鸟类的遗体,由于担心禽流感传播,船方遂取消了冬泳活动。</p><p class="ql-block"> 请横屏观看,如遇旋转,可将手机屏幕上的“自动旋转”功能关闭,即可正常观看。</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船上丰富的活动之一:台湾翻译向中国游客介绍南极的有关知识。</p> <p class="ql-block">参观船长驾驶室</p> <p class="ql-block">再见了,南极!</p><p class="ql-block">再见了,乌斯怀亚!</p><p class="ql-block"> 2025年2月7日,我们结束了南极之旅的全部行程,回到阿根廷的乌斯怀亚。于当地时间11:24飞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p><p class="ql-block">谢谢亲友们一路的关注、点赞和精彩点评!祝大家新春快乐!蛇年吉祥!万事如意!</p> <p class="ql-block">参观船长驾驶室</p> <p class="ql-block">远处黑红相间的就是我们南极之旅乘坐的挪威🇳🇴南森号极地游轮。</p> <p class="ql-block">南森号游轮上最后的晚餐</p> <p class="ql-block">阿根廷乌斯怀亚机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