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2025年3月7日,在惠民县实验中学举行了初中生物学科质量分析暨“强课提质”达标课堂建设序列教学研讨会。</p><p class="ql-block">随着教育改革不断深化,"双减"政策和新课标要求对课堂教学提出了更高标准。作为初中生物教师,我们肩负着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生命观念和社会责任的重要使命。</p><p class="ql-block">惠民县实验中学苏欣老师授新授课《有性生殖增加了后代的多样性》,整堂课轻松活跃,同学们分组实验观察鸡蛋结构,通过小游戏巩固鸟卵结构功能,比较分析无性生殖和有性生殖得出有性生殖特点。</p> <p class="ql-block">孙武镇中学孟立芹老师授复习课,《人体内代谢废物的排出》,本节知识较多内容较为抽象,孟老师巧妙设计,结合学生实际情况自然而然引入课堂,教学语言言简意赅,结合导学案将整体学习目标划分为小目标,层层递进,有梯度有光度有深度。以历年中考题为练习题,针对性训练,构建完整的知识网络。</p> <p class="ql-block">惠民县实验中学于秀芳老师高度评价了两位教师的课程,苏老师作为新起之秀,所设计的新授课程趣味性足,学生动手能力强,教学过程中有适度延伸,由学生自己构建知识体系是本节亮点内容;孟老师作为资深教师,教学过程严谨,语言简练,知识框架结构完整,在一个个由简到难的问题中帮助学生理清理顺思路,针对《人体内代谢废物的排出》这一难理解内容,选取了滨州、潍坊等有针对性地市的中考真题,带领学生“身临其境”感受中考试题的魅力所在。</p> <p class="ql-block">在二月份适应性训练测试中,惠民县致远实验中学的王燕老师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在此次研讨会上做经验分享,王老师就教师、教学、学生三方面的日常工作做详细分享。集体备课时,除日常教学过程问题的讨论外,王老师所带领的团队还会写出一篇长幅度备课心得,满满干货,做到心中有数心中有课;每周每月都会进行测试,针对测试中易错易混知识点反复多次训练,教师授课过程中以点带面,举一反三,不仅是讲了一道题,而是帮助学生构架起知识结构。每一件事都是小事,但坚持做下去就是大事。</p> <p class="ql-block">析质量明方向,强课堂育素养。</p><p class="ql-block">惠民县生物教研员陶丽萍老师带领全县教师共同分析二月份适应性训练测试成绩,通过横向和纵向等多维度比较分析,部分题目得分率低、优秀率低等问题的出现,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关注到的的群体逐渐缩小有关,忽视了后进生;随着学习深入,难度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逐渐消退等,为有效解决此类问题陶老师提倡将课堂时间还给学生,充分发挥学生学习主动性,帮助学生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行成“教、学、评”一体化。“教”并不是教给学生知识,而是教给学生如何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学”不仅仅是学习知识内容,更重要的是学习如何构建知识体系;“评”评价学生构建了哪些怎样的知识体系。提倡教师创设情境实现跨学科教学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为今后适应中考变化打下课堂基础。</p> <p class="ql-block">强课提质,始于课堂,成于实践。 希望全体生物教师以本次会议为契机,将研讨成果转化为教学改革的动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