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春意盎然,万物复苏。在这充满希望的季节里,我们开展了小学语文教师核心素养和专业能力提升培训第三阶段的学习,此次培训犹如一场及时雨,滋润了学员们的心田,让学员们在专业领域再一次得到提升。</p> 3月3日 <p class="ql-block"> 今天,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天山区教研室孙丽敏老师先带着学员们大致回顾了往期培训内容,再进行了“如何让课堂教学精彩纷呈”的专题讲座。想要让课堂教学精彩纷呈,首先是创设良好的课堂教学状态。其中,教师的状态尤为重要,好的一节课中,学生会被教师感染,教师有激情,有态度,热情、洋溢、活泼,让学生学起来;其次,对学生的情感激励也尤为重要。让学生在课堂里进入积极学习状态,主动参与学习活动,这就要求教师设计各种学习任务让学生有事可做,其中情境的创设要有针对性、趣味性、激励性、思考性、和探究性,以学的活动为基点进行课堂教学。</p> <p class="ql-block"> 下午,马文静老师给学员们展示了课例《圆明园的毁灭》,马老师的课堂情境设计得非常成功,以任务群为驱动,环环相扣,以文物视角让带领我们走进当时的场景去感受圆明园的辉煌,让文物与学生不自觉的进行对话,同时结合课题去分析“毁灭”和课文里的“辉煌”为何形成鲜明对比。</p><p class="ql-block"> 接着,马文静老师进行了“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有效提问策略”的讲座,向学员们介绍了有效提问的重要性,以及有效提问的特征。</p> <p class="ql-block"> 学员马彩平老师在谈课例收获时表示:今天这节从流失文物——葫芦瓶的自述为切入口,昔日的家园是如何辉煌,更值得一提的是,老师将昔日的辉煌这个板块用三组词语串联起来了,非常有意思。同时,在感受圆明园的辉煌时,加入了大量的资料,深刻感受了圆明园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在探寻圆明园的毁灭时,除了大量的补充资料外,老师很注重学生的表达,不管是说还是写,都落实到了实处,总之,这节课值得品味。</p> 3月4日 <p class="ql-block"> 上午王莲老师为我们展示了《纸的发明》一课。王老师以“围绕中心句”为线索,让学生学习先总写再分写的写作手法,充分体现了新课标理念下的大单元教学法,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本节课介绍了纸的发明过程,揭开了蔡伦改进的造纸术传承下来的原因,并从中感受到造纸术对人类社会的巨大影响。巩固拓展引导学生借助语言文字,提取关键信息,初步感知《赵州桥》一文。</p><p class="ql-block"> 课堂结束,老师们以小组为单位围绕该堂课展开了小组交流,孙老师对本节课进行总点评。</p> <p class="ql-block"> 课后王老师还为老师们开展讲座培训——《新课标下小学语文教学的系统重构与实践创新》此次讲座聚焦教学前沿理念,深入剖析大单元教学的核心要义,为新学期的教育教学工作注入了全新活力。</p><p class="ql-block"> 大单元教学作为一种整体性、系统性的教学理念,能够帮助学生搭建起连贯的知识框架,培养其知识迁移与应用能力,它能使使教学组织更具结构性、教学过程更具系统性、学习效果更具主动性。它聚焦学科课程核心素养,强调以可迁移的概念理解为目标,依据目标落实的需要选择和整合学习内容和资源,规划设计实现教学目标的路径任务,以任务为驱动推进学生的实践活动。</p> <p class="ql-block"> 下午,马文静老师给参训老师们带来一节异彩纷呈的四年级语文《文言文二则——铁杵成针》。马老师紧扣新课标,在教学中落实小古文的训练点,重视学法指导。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抓住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来理解文意引导学生理解坚持的力量,培养他们坚韧不拔的品格。让孩子们在古文的熏陶中,明白成功并非一蹴而就,而是需要一步一个脚印地努力前行。</p><p class="ql-block"> 课后,马老师针对本节课谈了自己的理解,老师们认真聆听并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发表对于这节课的感悟,学习氛围浓厚。</p> <p class="ql-block"> 马老师带来一节别开生面的讲座《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任务情境的创设策略》。课堂教学情境创设的目的在于营造一种关于教学内容的情境,吸引学生浸入这个情境,解决情境中的问题,从而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课堂教学中,情境可以强化教学关系,凝聚教学方向,激发教学行动。</p> 3月5日 <p class="ql-block"> 今日培训伊始,乌鲁木齐市第三十二小学的刘荣老师为学员们展示了六年级下册《马诗》课堂教学。课堂中,刘老师通过游戏互动和问答形式,增强了师生之间的互动和了解。以多种朗读方式和AI合成技术,以李贺自述的口吻,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背景和情感。教学设计生动扎实,注重情境创设,帮助学生深入体会诗人的情感表达。</p><p class="ql-block"> 授课结束后,学员们就刘荣老师所执教的《马诗》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并针对这节课堂进行有效评课。</p> <p class="ql-block"> 评课结束后,刘荣老师又以“以情境为笔,绘就小学语文教学新画卷”为主题,深入探讨了情境教学的实施原因、常见误区以及正确方法。讲座内容实用,启发了在场教师对情境教学的思考和实践。</p> <p class="ql-block"> 下午,乌鲁木齐第十三小学星光校区的蒋蓉老师,以四年级下册《飞向蓝天的恐龙》进行了课例展示,以说明文教学的创新方式为切入点,通过丰富的教学经验和扎实的板书设计,蒋老师将课程内容生动地呈现出来,课堂氛围充实且富有活力。</p> <p class="ql-block"> 课例分享结束后,专家老师们分组带领学员进行说课展示,并指导评课。这一环节为教师们提供了实践和交流的机会,进一步提升了教学设计和评课能力。</p> 3月6日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培训伊始,乌鲁木齐县教研室的金霞老师为大家带来了一堂生动有趣的课例展示——《植物妈妈有办法》。金老师以“植物如何传播种子”为主题,通过丰富的图片、视频和互动环节,带领大家走进植物的奇妙世界。</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紧接着,金霞老师以“微而不凡,聚焦课堂”为主题,开展了关于基于微课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策略研究的专题讲座。金老师从微课的定义、特点及其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价值入手,结合具体案例,详细讲解了如何利用微课优化课堂教学设计、提升教学效率。她指出,微课作为一种新型教学资源,具有短小精悍、重点突出、便于传播等优势,能够有效解决传统课堂中时间有限、内容繁杂的问题。金老师还分享了她在实际教学中运用微课的经验,并鼓励教师们积极探索微课与语文教学的深度融合,打造高效、生动的语文课堂。</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喀什市多乡中心小学的马玲玲老师以《青山不老》为题,带领大家深入体会课文中的环保主题。马老师通过创设情境、播放相关视频和图片,注重引导感受课文所描绘的自然美景,并结合问题讨论,帮助理解“青山不老”的深层含义。</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乌鲁木齐第十三小学星光校区的蒋蓉老师在点评中指出,马老师教学目标明确,在教学设计中融入近期培训所学内容,采用多种阅读策略,并以极具吸引力的视频作为引入,有效吸引学生注意力,精准把握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清晰明确 。并给出了一些建议可以增加更多开放性问题,鼓励学生进行深度思考。</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喀什市第三十小学的杨英霞老师以《乡下人家》为题,展现了乡村生活的美好画卷。课堂上,杨老师从单元整体视角出发,综合考量人文要素与思想主题,积极将近期情境创设培训所学运用到教学实践中,有效提升了教学效率。教学过程中,任务设置紧密围绕语文要素,精准抓住训练要点。</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乌鲁木齐市天山区教研室的孙丽敏老师对杨老师的教学设计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她通过细腻的语言引导和丰富的课堂活动,能够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同时,孙丽敏老师指出,该教师在后续教学中仍有提升空间,需要在上课时更加投入,提升状态,同时优化阅读教学环节,采用这些有效改进方式来提升教学质量。</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喀什市第二十七小学的张娟老师以《那个星期天》为题,带领大家体会课文中的情感变化,帮助理解课文中小主人公的心理变化过程。</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乌鲁木齐县教研室的金霞老师在点评中充分肯定了张老师的教学设计,认为她通过细腻的情感引导和丰富的课堂互动,成功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涵。同时,金老师也提出可以增加更多开放性问题的讨论,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力。</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喀什市实验学校的杨续老师以《爬天都峰》为题,感受课文中的挑战与勇气,帮助理解课文中主人公克服困难、勇攀高峰的精神,课堂氛围积极向上。</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乌鲁木齐市第三十二小学的刘荣老师对杨老师的课堂表现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她通过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课堂活动,成功引导学生体会课文中的精神内涵。建议在课堂中引导学生抓住关键句,从中剖析人物的心理描写,让学生更深刻地体会其对塑造人物形象、凸显文章主题的作用,从而进一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喀什市第二十九中学的米热姑丽·吾麦儿老师以《自相矛盾》为题,体会寓言故事的深刻寓意,用自己的语言分析寓言中的矛盾点,课堂氛围活跃而富有启发性。</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乌鲁木齐第十三小学星光校区的蒋蓉老师在点评中指出,米热姑丽老师通过生动的语言和巧妙的问题设计,成功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p> 3月7日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一大早来自喀什市第二十小学的常富强老师就为我们带来了一首词《清平乐·村居》。上课伊始,常老师播放乡村风光的图片视频,帮助直观感受词中的场景。 接着播放了 一段介绍诗人辛弃疾一生的视频,明白著名词人辛弃疾不仅是著名的词人,更是抗金将领,一生都在主张北伐抗金,但因政治斗争被贬,晚年隐居田园,这样的背景介绍,有助于理解词和领悟情感。</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们的专家孙丽敏老师肯定常老师优点的同时,围绕小学古诗词教学提出了中肯的建议。孙老师指出,新课标理念下的语文教学要有单元统整意识、有完整课时意识,避免一篇篇教课文、一个个问问题的简单教学,要坚持儿童立场,避免把古诗教得过于复杂。</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接着老师们激情高昂的发表自己培训感悟,表示将带着所学、所悟、所感回归校园,把这些宝贵的知识与经验融入日常教学中,让语文课堂成为孩子们求知的乐园、成长的摇篮。每位老师表示要肩负起责任与使命,把在培训中学到的方法和技巧运用到教学中,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在今后的教育事业中发光发热。我们的专家孙老师和她的团队对本次国培项目给予了高度评价,充分肯定。她希望每位学员能够沉潜而蓄力,归去再出发,让教育的火炬在国培中薪火相传,让教育的幸福在国培中绽放光芒,让教育的幼苗在国培中茁壮成长。</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最后举办了“国培计划(2023)”——新教师培训项目结业仪式,主持人宣读了优秀学员名单,优秀学员分享自己的获奖感言,为此次国培活动画上圆满句号。</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有人说,真正的教育就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我们这次国培之行,所有的专家教授就是那棵树,那朵云,那个灵魂。本次研修如一束光,照亮了我们前行的道路。让我们不忘初心,逐光而行,走小步,不停步,遇见更好的自己,遇见最美的课堂,幸福更多的孩子!</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