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情山水,一路向北去寻梦

志华

——志华的旅行日记 <b>(一)战友情深 大平台见一面</b><br><br>《鹊踏枝(相聚深山杯溢酒)》<br><br>相聚深山杯溢酒。<br>满月高悬,情谊还依旧。<br>醉过流年知地久,醒时花甲时光瘦。<br><br>河畔挥别老战友。<br>仲夏新愁,相聚不常有<br>泪落小桥风摆袖,再约聚首新春后。<br><br> <br> 2024年7月27日,老友再聚大平台,一壶老酒,醉了星星到天明;一茗香茶,醒去尘埃伴遥途。路漫漫,须前行。冬夏如春的大平台,会再来。我的战友,你永远都是春天! <b>  (二)重游红星火山地质公园 感叹大自然的美妙</b><br><br> 28日,晨光迷眼,坎路跌行,重游红星火山地质公园,结伴入石海,翠玉错落相依,一片片,一簇簇,惊现奇观。举目渐望远,石林浅生碧海,栈桥细书浪漫,松海漫连天际,云絮轻落远山,若雪凇盈冬,从碧绿到皓洁,感叹大自然的美妙,是梦幻一样的遇见。常常忆,慢慢游,别有洞天景不同,萌崇悄然由心生,难忘故地重游。<br> <b>  (三)初踏富拉尔基达斡尔族南迁广场 铭记历史</b><br><br> 阳光的心情,美丽的天气,天随人愿。就这样,一路如意前行,被G331国道两侧淳朴的人文和美景的神秘而征服。逊克人的热情让午餐巴适;爱心的投入让露营安逸;由远而近的湿地,森林,田野和村庄,一帧帧轻轻划过车窗,撩拨心弦是音符,婉转轻语,谱写着绕梁的乐章;韵律跌加是诗句,一笺笺的日出和日落,飘向远方浅写入诗行;一座座广场,也许是行程中打开了解历史,拓宽视野的窗口。<br> 7月29日10:13时,初踏黑河市瑷珲区坤河乡G331国道一侧的达斡尔族南迁广场,横亘在广场入口巨大的景观题名石——“富拉尔基”,在达斡尔语里寓意为 “红色的江岸”,是富拉尔基村的门牌景观石。 景观石后面那座主雕塑,高 16.54 米,象征公元 1654 年达斡尔人奉清朝顺治帝旨意大规模从外贝加尔湖地区向黑龙江南岸迁徙。整体外形为 “木库莲”(口弦琴)形状,体现了达斡尔族人能歌善舞的性格。<br> 由四根曲棍球杆托和一个曲棍球组成的主框架,展现了达斡尔人的竞技精神。<br> 中部的达斡尔车车轮,象征达斡尔人无论迁徙多远都会永远记住家乡。<br>  铜制柳编篱笆基座,同样寓意着达斡尔人对家乡的铭记。<br> 右前方的垦荒牛雕塑,体现了达斡尔人达斡尔人在黑河地区、乃至远东地区,最早从事农耕的勤劳和开拓精神。<br> 右后方曲棍球雕塑,再次展现了达斡尔人对曲棍球这项传统运动的热爱以及他们的竞技精神。<br> 左前方的南迁马车雕塑,展示了达斡尔人迁徙过程,生动地再现了达斡尔族先辈们南迁时的艰辛历程。<br>  左后方 “哈库麦乐”(舞蹈)雕塑,代表了达斡尔人用舞蹈记述生活、迁徙、抗争等民族历史,体现了达斡尔族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艺术风格。<br> 10:26时,离开南迁广场,前往黑河市瑷珲区瑷珲历史陈列馆。<br>  (备注:以上有关广场主体雕塑详细信息来源于网络,广场图片:志华摄影)<br><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