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五十年党龄映初心</p><p class="ql-block"> 半世纪人生忆农情</p><p class="ql-block"> 在1975年3月18日我俩李建炜、胡兆禹高中毕业,响应党的号召,来到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腊县勐仑公社(现勐仑镇)大卡大队会版老寨生产队插队落户,我俩与少数民族打成一片,深受老百姓的喜爱,我们科学种田、挖梯田种旱稻、办夜校补文化、用针灸、草药治病、做服装、帮理发、用柴油机发电等等,忙得不亦乐乎。今天是我俩下乡五十周年,以此美篇作为纪念。</p><p class="ql-block"> (李建炜撰稿)</p> <p class="ql-block"> ▽这是19 75年2月28日,在上海市市府小礼堂召开“上海市应届毕业生赴外地务农誓师大会”后,王一平同志与参会的即将赴外地农村、边疆的毕业生代表的合影。</p> <p class="ql-block"> ▽这是1975年我在中学参加党支部对我入党的审批大会。 </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这是19 75年2月28日,在上海市市府小礼堂召开“上海市应届毕业生赴外地务农誓师大会”前,王纪远(左三在江西下乡)和李永娜(左一),沈祝斌(左二黑龙江嫩江星火五七农场党委书记),和李建炜(左四)的合影。</p> <p class="ql-block"> ▽1975年3月18日上海市上山下乡办公室的领导,在上海北火车站欢送我俩(前左起胡兆禹、李建炜)去云南前与他们的合影。</p> <p class="ql-block"> ▽经过4天三夜的火车到达了昆明,在19 75年3月22日朱克家(中)在昆明翠湖宾馆的草坪上与我(右)、胡兆禹(左)交流。</p> <p class="ql-block">▽经过4天三夜的火车到达了昆明,在1975年3月22日昆明翠湖宾馆朱克家(左三)、李镇江(左二北京到云南西双版纳的知识青,也是周恩来总理亲自批准的北京市55名知青中的一位)、胡兆禹(左四)、李建炜(左一)的合影。</p> <p class="ql-block"> ▽这是在云南勐仑镇老会版山上韩立刚、李建炜、胡兆禹(中间三人从左至右),在拋里休息时与农民交流农业发展的前景。</p> <p class="ql-block"> ▽这是我们会版老寨生产队,开展农业学大寨,挖梯田种粮食的情景。</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李建炜与会版老寨生产队的学生们在一起课间休息时的情景。</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这是李建炜与胡兆禹在会版老寨生产队的梯田上分析旱稻生产的情况。</p> <p class="ql-block"> ▽当时上海市“云南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慰问团”,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分团团长桂鸿祥等团员,陪同上海市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办公室的领导姜湘君,去会版老寨生产队看望李建炜与胡兆禹,正淌着山上的小溪,大家都赤着脚。从勐仑公社(现勐仑镇)到会版老寨生产队需爬山5、6个小时 ,基本上都是向上爬,还要穿过原始森林等。</p> <p class="ql-block"> ▽韩立刚、胡兆禹、李建炜与大卡大队队干部及会版老寨生产队的干部合影。</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