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2025.03.07</p><p class="ql-block"> 今天金总、非一般的感觉、碧水张、开心的人与梅子一行五人,八点十分准时从复兴路加油站出发,前往这次出行的第一站--南尖岩。</p><p class="ql-block"> 下午一点多到达南尖岩,此地海拔1000多米,雾很大且气温很低。</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摄影:开心的人</span></p> <p class="ql-block"> 南尖岩风景名胜区是AAAA级旅游区,位于丽水市遂昌西部,国家一级摄影基地。</p><p class="ql-block"> 南尖岩距县城50公里,南尖岩主峰海拔1610米,公路直达景区中心石笋头村,海拔1140米。南尖岩景区核心面积约3.7平方公里。有30多个景点,集险峰、瀑布、竹林、湿地、云海梯田、山里人家、珍禽异兽等资源要素于一体,构成一幅美轮美奂的仙境画卷,被誉之为“相忘于红尘的桃源净土”。</p><p class="ql-block"> 云南哈尼的梯田、安徽黄山的云海、江西三清山的栈道、四川九寨沟的竹林,还有廊桥、古村落、溪水……这些引人入胜的旅游景观同时出现在遂昌南尖岩旅游风景区。</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摄影:非一般的感觉</span></p> <p class="ql-block"> 往下走全是雾,根本无法拍摄。好在我们以前都来过。本想下到下面亭子处,台阶又很陡,所以我只到了观景台拍了一个梯田全景就往回走了。</p> <p class="ql-block"> 开始下雪了,雪花❄️飘飘且很大。吃完饭,我们开车下山往遂昌县城走。</p><p class="ql-block"> 下午四点多到达遂昌,下榻维也纳度假酒店。房间较大且干净。</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遂昌夜景</span></p> <p class="ql-block">2025.03.08</p><p class="ql-block"> 吃完早餐,我们坐车前往丽水大港头的“古堰画乡”。</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古堰画乡旅游度假区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始建于南朝萧梁天监四年(505年)。</span></p><p class="ql-block"> 古堰画乡景区内有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通济堰,与千年古镇、千年石函、千年古碑群、千年双龙庙会、千年古窑址、千年古村落、千年古樟树群、千年古墓群等人文胜景,共同展示给世人一篇独特而厚重的历史传承。</p> <p class="ql-block"> 古堰画乡特色小镇主要包括古堰和画乡两部分,现在我们坐船来到古堰景区。</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古堰指的是碧湖镇的通济堰,距今已有1500年的历史,拥有与四川都江堰差不多的历史属性。</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范成大雕像</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范成大一位南宋时期的政治家、文学家,他曾任处州(今浙江丽水)知州,对当地有着深厚的情感。</span></p> <p class="ql-block"> 文昌阁建于嘉庆年间,是二层重檐歇山顶亭榭式木构建筑,外观呈八角形,顶部微微翘起形似元宝,是古堰画乡非常有名的景点。</p> <p class="ql-block">烟雾中的堰头村</p> <p class="ql-block"> 这是两颗树龄在1100年以上的香樟树,并且每棵树都有自己的编号。香樟树枝叶繁茂,冠大浓荫。这么长的树龄还生长茂盛,实难一见。</p> <p class="ql-block"><b>最后的秘境--通济堰</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首批世界灌溉遗产</b></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15px;">通济堰,这座始建于南朝萧梁天监四年(公元505年)的古老水利工程,至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它的拱形大坝设计,可谓是世界首创,展现了古代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通济堰的水流被巧妙地引导至碧湖平原,当水流经过文昌阁附近时,与一条天然河流相遇。为了避免引水渠与天然河流相互干扰,古人巧妙地设计了一座水上立交,确保了引水渠与天然河流各自独立运行,互不干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通济堰自流灌溉着碧湖平原约6万亩良田,是世界水利工程史上的奇迹,2001年通济堰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4年、通济堰成功入选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并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文化遗产目录。</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通济堰水系图绘制于南宋绍兴八年(公元1138年),通济堰渠道由干渠、支渠、毛渠组成,利用地势落差自由灌溉碧湖平原6万亩良田。干渠长22.5公里,分支渠48条,毛渠321条,建有72座水闸,用以分水调节,形成以引灌为主,兼顾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泄的水利灌溉。</span></p> <p class="ql-block"> “堰”是古代对水利工程的一种称谓,通济堰,这座位于浙江省丽水市莲都区碧湖镇碧湖平原最古老水利工程,始建于南朝萧梁天监四年(505年),自宋元至清,历代多次续建整修。是世界上最早的拱形坝之一,比国外同类工程早了一千多年,堪称世界奇迹。</p> <p class="ql-block"> 通济堰大坝拱形,长275米、宽25米、高2.5米的拱形拦水大坝以及进水闸、石函、淘沙门、渠道、大小概闸、湖塘等部分组成。初为木条结构,南宋时改为石坝,是一个以引灌为主,蓄泄兼备的水利工程。</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摄影:开心的人</span></p> <p class="ql-block">通济堰观景亭</p> <p class="ql-block"><b>詹司马与南司马雕像</b></p><p class="ql-block"> 他们二位在南朝萧梁天监年间共同主持修建了通济堰。</p><p class="ql-block"> 当时,他们决定在松阴溪与大溪交汇处的上游建造一座大坝,将部分溪水引向碧湖平原灌溉良田。在修建过程中,坝体多次被洪水冲垮,但两位司马坚持不懈,最终成功建造了通济堰,使碧湖平原上的农田得以旱涝保收。</p><p class="ql-block"> 他们的历史贡献是:通济堰由此变成了持续千余年的粮仓。</p> <p class="ql-block"><b>古堰画乡</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视频制作:非一般的感觉</span></p> <p class="ql-block"> 游完“古堰”景区,我们坐船返回“画乡”景区。</p><p class="ql-block"> “画乡”因一条瓯江贯穿全境,使其拥有了丰富的水生态资源。瓯江还孕育了古堰画乡小镇独具地域特色的船帮文化,独特的瓯江帆船、竹排、船帮会馆、造船技艺、唱船戏、闹荷船、走河灯、拜夫人等在此仍保存完好。</p> <p class="ql-block">瓯江帆船</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古戏传韵 景中听曲</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待场</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人像素描</span></p> <p class="ql-block"> 离开古堰画乡小镇,接着前往建德梅城。严州府(明清时期浙江下辖府)辖区,相当于今日的杭州市西南部。相传为纪念严子陵在此隐居而得名。</p> <p class="ql-block">严州大清邮局旧址</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雕塑:买建德小烧饼</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雕塑:爆米花</span></p> <p class="ql-block"> 梅城严州古城的南面城墙,有两座城门,均朝南面临新安江,称大小南门。</p> <p class="ql-block"> 澄清门,梅城人称“大南门”,在严州古城正大街最南端,是最为市民所熟知的梅城地标性建筑之一。</p> <p class="ql-block"> 历史上记载的严州建城共有4次,最早的是唐中和四年(884)陈晟筑罗城。 </p><p class="ql-block"> 为了便于防守,将城门修筑成双层墙体的瓮城,并将其改名为“澄清门”,一直沿用到现在。</p><p class="ql-block"> “澄清”二字,原为描述城门外东流而去的新安江江水的澄亮清澈,后人也赋予其严州境内“吏治澄澈、官行清廉”的美好愿望。所以,2019年建德市在“澄清门”下,为受到不实诉告之累的敢担当的干部,举行了给予宣告清白的“道澄清”活动,成为全省纪检监察工作的新亮点。这大概是修门建楼者所没有想到的吧。</p> <p class="ql-block"> 元至正十八年(1358),朱元璋部将、外甥李文忠及胡大海等占领严州(时称建德路,同年改称建安府),三年后(1361),驻守严州的李文忠再次对在战火中受损毁的严州府城包括城墙进行修葺,由于尚处战时,下游占据杭城的张士诚时有窜扰,加上财力局促,因此城墙修葺工程未能大规模展开。</p><p class="ql-block"><b>李文忠与澄清门</b> </p><p class="ql-block">李文忠(1339-1384)</p><p class="ql-block">字思本,小名保儿,安徽明光人,明太祖朱元璋的外甥,明朝开国的著名将领、谋臣。</p><p class="ql-block">1358年</p><p class="ql-block">李文忠夺建德路</p><p class="ql-block">李文忠会同邓愈、胡大海由徽州入浙,从元守军谢手中夺建德路(路治设在今梅城),袭取梅城乌龙岭苗帅杨完者,受降其旧部三万余。李文忠升为亲军都指挥,镇守建德。次年,李文忠筹备重修受损的严州城。</p><p class="ql-block">1361年 </p><p class="ql-block">重修严州城</p><p class="ql-block">李文忠按刘伯温设计,重修梅城城墙城门。墙高二丈四,阔二丈五,均为秀士所筑。为便守备警戒,原八城门改成五城门,正南门城墙上修烽火楼,护以月城。</p> <p class="ql-block"> 澄清门位于正大街的尽头,登上城墙就是一张超棒的俯瞰古城的大片,正大街上满是古建筑和小吃店</p> <p class="ql-block">远处的就是“小南门”</p> <p class="ql-block"><b>九姓渔民水上婚礼</b></p><p class="ql-block"> “九姓”是指陈、钱、袁、孙、林、叶、许、何、李,他们是生活在新安江上以舟为家,以渔为业的水上部落。日出撒网,日落泊舟,是他们的生活方式。数百年来,九姓渔民举家泛舟,生活在水上,其生活习俗与岸上人截然不同。</p><p class="ql-block"> 目前建德“九姓渔民”文化已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九姓渔民水上婚礼”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p><p class="ql-block"> 婚姻仪式有订婚时的“送盘”、结婚头三天的“送妆奁”、 结婚头天晚上的“谢礼”、新娘起身时的“训女婿”、新娘“拜祖宗父母”、吃“离娘饭”,以及“抛新娘”、“拜天地”、“分大小”、“入洞房”、“闹新房”和三朝“回门”。</p> <p class="ql-block">走下城楼,来到古街</p> <p class="ql-block">艺人们表演杂技,吸引游客驻足停留</p> <p class="ql-block"> 从严州府出来回杭州的路上,碧水张要拍一段他开车的视频作留念</p> <p class="ql-block"> 感谢金总劳苦功高,一路为我们保驾护航;感谢非一般的感觉为我们指点摄影迷津;感谢碧水张为我们做好后勤部长;感谢开心的人一路的陪伴!</p><p class="ql-block"><b>有缘下次再相会!</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