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三月八日,我们迎来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这不仅是女性的专属节日,更是一座记录着女性奋斗历程的丰碑。</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19世纪,资本主义迅速发展,女工们却遭受着残酷剥削。超长的工作时间、微薄的工资、恶劣的工作环境,都没能磨灭她们对平等和自由的渴望。1908年,15000名美国纽约纺织女工走上街头,抗议恶劣的工作条件和低薪,要求缩短工时、增加工资和享有选举权,这一行动成为妇女节起源的重要里程碑。</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1910年,第二届国际社会主义妇女代表大会上,德国社会主义革命家克拉拉·蔡特金倡议将每年3月8日定为国际劳动妇女节,得到广泛响应。1911年,多个国家的妇女首次共同庆祝,从此,这一天成为全球女性团结奋斗的象征。</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在中国,妇女节也有着独特的发展历程。从民国时期开始,进步女性就积极争取平等权利,参与社会变革。新中国成立后,女性地位得到极大提升,三八妇女节被正式确立为法定节日,女性在各个领域绽放光彩,撑起了“半边天”。</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然而,如今在西方资本的影响下,妇女节被过度商业化,“女神节”“女王节”等称呼甚嚣尘上。商家打着节日旗号,鼓吹消费至上,用“男人赚钱女人花,不给女人花钱就是不爱你”这类毒鸡汤误导青年女性。</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这种潮流严重偏离了妇女节的初衷,把一个纪念女性奋斗与解放的节日,变成了一场消费狂欢。它不仅没有真正提升女性地位,反而用物质和消费来定义女性价值,在家庭和社会中制造对立,影响婚姻家庭和谐。</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承载的是女性为平等、自由和尊严而进行的艰苦卓绝的斗争历史,它的意义在于激励女性追求自我价值,实现全面发展。我们应当回归妇女节的本质,抵制消费主义的侵蚀,批评这种扭曲节日内涵的潮流,让妇女节重新焕发出其应有的精神光芒,为推动真正的性别平等而努力。</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