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tywalk|古城32号街坊

往事如烟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姑苏古城保护中,经常提到“54个街坊”,即苏州古城区被划分为54个大小不等的街坊。</p> <p class="ql-block">32号街坊位于古城西侧,东至养育巷、南至道前街、西至学士街、北至干将西路。作为明、清时期官署集中之地,这里延续了明清以来的名称、走向、格局,历史文化遗存丰富,保留着古城风貌,展现着姑苏人家的生活气息。</p> <p class="ql-block">上午摄影班课结束,我在凤凰街一家广式茶点随便吃点,就到临顿路乘坐一号线地铁到养育巷下车,沿干将西路直行200米左右,进入养育巷,再直行百米,右进入富郎中巷,开始我的Citywalk 。</p><p class="ql-block">行走路线|徳寿坊→馀昌钟表→新聚丰苏味馆→绛书房→客厅·parlor coffee & bar→有熊酒店(畅园)→雷允上中医主题文化馆(曹沧洲祠)</p> <p class="ql-block">在32号街坊,阡陌小巷里任何不起眼之处,或许都承载着这样或那样的故事,看似低矮的粉墙黛瓦的民居背后,或许都曾住过了不起的历史人物。走进32号街坊,漫步富郎中巷、剪金桥巷、庙堂巷和瓣莲巷。</p> <p class="ql-block">沿富郎中巷探幽</p> <p class="ql-block">富郎中巷旧名“徳寿坊”,巷中现存的德寿坊,则建于民国十四年(1925)。这里是辛亥革命元老、知名学者沈瓞民的故居,德寿坊门额顶端塑有沈瓞民的学生、中共苏州独立支部首任书记叶天底设计的苏州第一颗红色五角星,至今基本保存完好。</p> <p class="ql-block">巷长30米的德寿坊,现为苏州市控保建筑,墙面粉刷一新,环境非常整洁,墙上的浮雕绘画娓娓道来曾发生在这里的红色故事。</p> <p class="ql-block">这是沈瓞民的故居</p> <p class="ql-block">沿着富郎中巷继续前行</p> <p class="ql-block">白墙黑瓦青砖街面,仿佛走进明清年代</p> <p class="ql-block">不时会看到墙面上写着保护院内古井的标牌</p> <p class="ql-block">一家理发店</p> <p class="ql-block">巷遇</p> <p class="ql-block">巷子一侧有围栏的装饰</p> <p class="ql-block">看到这棵枯萎的树干,想到老师刚刚讲过的内容,于是拍了下来</p> <p class="ql-block">这是早晨上学大公园路上拍的,每次走在这条路上看见梧桐树好美,还有五卅路也非常美</p> <p class="ql-block">巷子很干净,也很安静,偶尔有电瓶车、外卖小哥、快递车经过</p> <p class="ql-block">走到富郎中巷路口了,右转前方房屋都在维修改造,这里就是餘昌钟表店</p> <p class="ql-block">馀昌是集钟表制作、修复、定制、鉴定为一体的老字号品牌,有着百年历史和丰富的钟表制作经验。</p> <p class="ql-block">1911年,馀昌在苏州观前街创立,是苏城第一家新兴钟表店。1919年,馀昌在上海四马路设立总商号。鼎盛时期,在全国拥有37家连锁分号,成为民国时期最具实力的五大钟表流派之一。</p> <p class="ql-block">餘昌室内</p><p class="ql-block">一个人没有,室内摆放几座钟表,有楼梯通向楼上,我没有上去,其它房间里面乱乱的,没有灯</p> <p class="ql-block">位于剪金桥巷的馀昌钟表,更像是一座艺术馆,陈列着各种苏钟精品。未来,这里还将单独划出一块区域打造“苏钟传习所”,让市民游客都可以体验自己拆装组合钟表器械的乐趣,在寓教于乐中传播中国的钟表非遗文化。</p> <p class="ql-block">我走到外面的路口,不知是哪里,看着门窗的贴纸应该是咖啡店吧?这条巷子叫剪金坊</p> <p class="ql-block">我又原路返回,来到富郎中巷与剪金桥巷交汇路口,这里是下一个景点,新聚丰苏味馆</p> <p class="ql-block">新聚丰菜馆创建于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原名聚丰园,供应正宗苏帮菜点、各种宴席,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新聚丰最早的店址位于护龙街(今人民路)祥符寺巷口,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搬迁至观前太监弄。</p> <p class="ql-block">绛书房是一家女性主题书店,两层楼的白房子坐落在巷口,让人眼前一亮,独特的文艺气息扑面而来。</p> <p class="ql-block">书店面积不大,但是每一处都因巧妙的设计和布局而被利用到极致。书架上整齐地排列着各类书籍,从文学、历史、哲学到科学、艺术、生活等,各个领域应有尽有,每一本书都是由主理人唐国良亲自挑选的。</p> <p class="ql-block">一楼主要展示苏州文化相关的书籍,二楼则专为女性读者打造,书籍以女性类为主,涵盖女性文学、女性成长等多个领域,打造专属女性的阅读空间。古色古香的陈设,靠窗坐垫舒适而温馨,阳光透过窗户照亮并温暖整个二楼。</p> <p class="ql-block">“绛”是红色的意思,寓意着为如今面临各种挑战的实体书店加油打气,带来温暖与鼓舞。另一方面,也致敬曾在庙堂巷度过青葱求学时光的杨绛先生。</p> <p class="ql-block">“客厅”是一间以“日咖夜酒”复合形态为特色的创意空间,走入其中,像是走入了一个活力满满的艺术空间。</p> <p class="ql-block">畅园始建于清代,传为清道台王某所建。清末民初,曾开设茶馆。1918年,为律师潘承锷购得并修葺一新,后托周瘦鹃转请刘姓照料此园。1950年,租与张姓、方姓居住照看。1959年,由市园林管理处接管。现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也是《苏州园林名录》中第019号园林。</p> <p class="ql-block">改造中的庙堂巷</p> <p class="ql-block">就这样二个多小时过去了,我边走边看边拍,收获满满,到了庙堂巷路口,看到了墙上庙堂巷的标识,因事先没有预约,畅园还没有去参观,期待下次吧,进一步完善美篇,也期待32号街坊未来可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