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引航促成长 携手同行谱华章——高密市小学名师工作室年度考核暨展示交流活动

亮晶晶

<p class="ql-block">为了展示名师工作室的建设成果,推进名师工作室特色建设与内涵发展,2025年3月7日在康成小学举行了名师工作室年度考核暨展示交流活动,对名师工作室近一年来的工作和教研教改成果进行展示交流。</p> <p class="ql-block">活动伊始,高密市教科院杨永刚院长强调了名师工作室在推动教育改革、提升教学质量中的重要作用,并对各名师工作室过去一年的辛勤付出和显著成果表示了高度肯定。名师工作室不仅是教育创新的先锋阵地,更是教学质量提升的强劲引擎,教师成长的温馨港湾,以及教育智慧碰撞的璀璨舞台。</p> <p class="ql-block">参加考核的25位名师工作室领衔人有序地对2024年度的工作进行详实的汇报,亮点纷呈。</p> <p class="ql-block">孙文静沐语名师工作室:小学语文大单元整体教学的实践与研究,形成了大单元整体教学的基本模式,为一线教师提供了具有实操性的教学范式。一、整体规划,目标导向:深入钻研单元导语、课文内容、语文要素等,精准提炼单元核心主题。二、创设情境,任务驱动:致力于创设贴近生活的真实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三、整合资源,丰富内容:打破教材的禁锢,将课文、口语交际、习作、快乐读书吧等内容有机融合,搭建起单元教学的稳固框架。积极引入课外资源,如名著片段等,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四、多元评价,促进发展:构建多元化评价体系,全面关注学生成长。通过表现性评价、过程性评价、终结性评价等,综合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p> <p class="ql-block">翟晓燕微芒小语工作室的单元整体教学研究,以教材中原有的学习单元为单位,打通各板块内容,整合各篇知识、目标、情境、活动、任务、问题、学习方式等,以大概念架构单元理解,以“整体”为核心,以“整合”为基本思想,以“联系”为纽带,以“任务”为驱动,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构建完整的知识、方法、能力等方面的结构体系,以真正提升学生核心素养。</p> <p class="ql-block">小学数学马慧青工作室以“青年教师培养的研究与实践”为研究方向,实施“共生圈”培养模式。从“共研”着力,在“共生”落脚,打造跨同伴互助圈、跨年段合作圈、跨学科联动圈,实现资源共享、教研共融,增强青年教师“我”与“我们”之间的互动,实现从“我”主体向“我们”主体的演变。1.根植课堂:为课堂增效赋能。2.实施三级教研模式,打造科研平台为教研奠基立魂。3.名师引领:为教研示范领航。</p> <p class="ql-block">科学雁名师工作室,研究方向:大单元整体教学下的科学实验探究教学。一、有计划的进行理论学习,做终身学习的践行者。二、创新教研形式,由听到观,由主到静,由上到磨,在思想碰撞中获得更多的教学智慧。三、不断提高钻研教材能力;梳理知识结构;合理把握梳理方法;授课时讲究“化腐朽为神奇”。课堂生动互动激发兴趣,动手实践深化理解,学生思维与能力并重。</p> <p class="ql-block">孙美芳名师工作室聚焦作业赋能减负增效进行实践研究,以数据为支撑,秉持“以学定教”的理念开展学习研究与实践梳理,以“一个核心、两条路径、四种类型”为作业设计的基本思路,创新作业形式,紧密结合学生实际,设计多元化,创新性、层次性的素养作业,提升学生核心素养。</p> <p class="ql-block">杨菲小语名师工作室深耕探单元教学之径,共研究专业成长之路。工作室成员从研究自然单元重组整合、探究依托学历案进行素养导向的单元整体教学、探索符合本校学情的单元学历案设计到结合单元导学案优化单元整体设计,经历1.0-4.0版的大单元教学研究迭代升级,建立“三学二评一实践”大单元教学课堂范式,让高品质教学设计高品质落地。实施项目式学习,拓宽大单元育人路径,让学生亲历问题解决的完整过程成为知识建构、生成和应用的“亲历者”。</p> <p class="ql-block">小学数学潘晓娜名师工作室聚焦青年教师发展:1. 研核心素养,改课程教学:立足相关项目研究,借融合课程落实素养,设计任务、多元评价,助教师参与课改。2. 用多元方式,提教学能力:通过问题探究等方式,全方位提升成员教学能力。3. 以课型实践,塑教学风格:开展示范课等活动,让教师积累经验,形成个人教学风格,推进教研科研。4. 促联盟课题,推学科融合:推进联盟教研、“游戏化学习”课题研究,构建趣味课程,激发学生热情。</p> <p class="ql-block">杨美英悦读悦心工作室秉承“生命实践”学派成长理念,以“学科融合下的习作教学研究”为工作重点,从学段写作目标框架图的建构,单元练笔助写清单库的建设,引领孩子通过主动的积累、梳理和整合,领悟作品的思想内涵,探寻语言文字的运用规律,形成个体语言经验;借助序列化写作融合课程的研发,将语文、美术、科学、劳动等学科有机融合,丰富孩子的情感体验和精神世界,引领孩子感受美、发现美,运用语言文字创造美;建构四级评价体系,持续激发学生的习作热情,打造“乐写爱写善写”的习作生态。</p> <p class="ql-block">张金玲名师工作室把握“大单元作业设计”研究方向,以作业设计推进大单元整体教学的有效实施。遵循目标具体化、框架清晰化、过程开放化、思维可视化的作业设计原则。把作业当作诊断分析教学目标是否达成的一个主要途径,判断学生达成目标的情况,从而反思目标制定的合理性,最终来改善课程、改进教学。</p> <p class="ql-block">小学数学杨绍桢名师工作室 :青年教师培养的探究与实践,创新做法:1.积极学习,精准引领:从书籍中补充理论、在培训中获取思想、从网络中拓宽视野。2.以课为媒,加强研究:聚焦核心概念,设计真实任务,自主探究,多元评价3.联盟教研,区域联动:校内先动、校际间互动、区域内联动4.课题研究,以研促教:捕捉课堂内外的教育智慧。</p> <p class="ql-block">付春红名师工作室,研究方向:核心素养下的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研究。工作室成员聚焦“学法指导“,努力落实“学为中心”,从“咬定青山,课题稳步推进;如琢如磨,改变学习方式;精准评价,指向深度阅读;与书为友,点燃阅读心灯”等四个方面助力核心素养落地生根。</p> <p class="ql-block">小学数学刘树青名师工作室以“项目化学习促进学科育人”为核心,聚焦破解知识碎片化、学用脱节难题,构建“教学-课程-评价”三维实践体系。创新实施“双线驱动”教学模式:通过师训机制推动教师诊断教学盲点,开发“预学测评→问题链→学具开发→表现评价”思维可视化路径;重构“生活实验室”课程群,设计折绳探秘、测旗杆等生活化主题项目;首创“思维外显度、合作参与度、创新表现度”三维评价量表,实现精准学情诊断。成果辐射显著:助力师生在真实问题探究中发展核心素养,推动区域数学教育提质增效。</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于凤雪青蓝名师工作室锚定青年教师培养这一研究方向,匠心独运地开创 “引路-育能-练技-励心-创新”五重名师锻造路径。在这条培育之路上,工作室引领青年教师深耕教育理论,夯实专业根基,提升专业素养;积极邀请专家深度参与,拓展教研视野,拔高教研层次。工作室定期组织“悦”读汇,畅聊读书心得,碰撞思维火花。同时,聚焦大单元教学设计,紧密贴合课程标准,打造特色课堂,着力提升学生核心素养。此外,工作室依托自然拼读故事化阅读特色课程,助力青年教师成为兼具专业深度与教育情怀的“未来教育家”。</p> <p class="ql-block">宋晓艳小学英语工作室,研究方向:小初衔接教育。工作室从小学六年级与初中一年级学生学情问卷做起,提出:小初衔接课程做到:学段目标衔接统一,学习内容衔接连贯,学段衔接贯通融合,阅读写作衔接。1.依托教材,分单元整合阅读与习作主题项目。2.创新形式,结合课堂阅读进行模板式写作。3.搭建起以读促写的平台。运用思维导图、文本支架、绘本拓展等方式对写作内容进行架构,建立写作“学步车”。</p> <p class="ql-block">小学道德与法治宿凤工作室研究方向与创新做法研究方向: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工作室成员对道德与法治学科的理论知识进行研究,探索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实践,不断探索实践中的问题解决方案。定期组织成员分享交流,促进成员之间的互相学习。创新做法:1.建立名师与青年教师结对帮扶机制:邀请知名道德与法治教师担任导师,充分发挥名师的引领作用。2.创新工作室活动形式和内容:工作室组织多样化的活动,以满足成员的不同需求。</p> <p class="ql-block">小学英语李敏名师工作室聚焦青年教师专业成长与作业设计优化两大核心问题,针对乡村教师发展动力不足及作业设计机械分层欠缺等痛点,以"聚焦核心素养,打造高效课堂"为纲领,实施多维策略:通过大单元教学研讨、跨校教学观摩,提升课堂实效;开展送教下乡与线上教研实现区域辐射,形成教学资源共享机制,助力师生共同成长,有效推动区域教育优质均衡发展。</p> <p class="ql-block">潘娟娟名师工作室以“单元视域下的作业设计”为工作重点,基于布鲁姆认知目标分类法,从大单元的视角出发,设计“基础巩固—实践应用—拓展创新”三层作业链,构建“课标匹配、内容挖掘、目标定位、作业构建、整体统筹”的五步作业设计模型,让作业成为学生深度学习与情感体验的载体,使学生能建构对知识的理解进阶,运用高阶思维创造性的解决实际问题,实现深度学习,提升育人品质,构建良好教育生态。</p> <p class="ql-block">尹美玉名师工作室:小学英语语音教学策略研究,工作室成员聚焦英语学科核心素养,针对教材语音板块内容短小、教师缺乏系统的语音教学技能等问题,明确学生语音维度得分率低、能力弱的原因。老师们着力构建了四级三阶语音课程体系,探索LISAE五步教学法,建立丰富的语音教学资源库,并且联合基地学校开展了趣配音大赛、英语课本剧展演等主题活动,为流利阅读打下坚实基础。</p> <p class="ql-block">张宁名师工作室聚焦作业设计进行实践研究,探索出三大实施路径。一是探索多方调研、多措管理、多种样态、多层结构、多员参与的“多维驱动”研究路径;二是构建“六类作业”设计空间,从“作业布置”转化为“作业设计”。精心设计基础性作业,加强探究性、开放性、融合性、主题性、差异性作业的研究;三是优化“多元融合”评改样态。在深入研究的过程中,学生素养以及教师专业能力不断提升。</p> <p class="ql-block">小学道德与法治禚丽娜名师工作室 :小学道德与法治名师工作室青年教师培养的探究与实践,创新做法:1.分层培养体系:从“青苗”到“栋梁”的阶梯式成长2.线上线下融合:打破时空的研修新生态3.课例研究范式:从“观课”到“创课”的沉浸式体验4.名师引领和自主发展:双轮驱动的成长引擎。</p> <p class="ql-block">王斌名师工作室始终秉持“素养导向、减负增效”的理念,以“双减”政策为引领,以语文核心素养为导向,聚焦阅读作业设计改革,以“阅读教学提质”与“作业设计创新”为双主线,探索“以读促思、以作业撬动课堂”。探索形成了“内容重构、策略创新、路径优化”三位一体的语文阅读作业设计体系,将课内阅读与课外作业深度融合,以“双线融合,三步推进”重构阅读作业设计框架,探索作业设计的系统性、创新性与实践性,助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全面提升。</p> <p class="ql-block">Sunshine杜晓丽名师工作室以“小学英语PBL项目化学习的实践与探索”为主要研究方向,针对学生兴趣缺失、思维固化、深度学习能力不足等问题,确立了3大课程目标。一是充分挖掘教材单元中蕴含的PBL项目主题,聚焦课标核心素养目标要求,深挖教材,以教材单元为基,衔接学生生活实际,构建起3-6年级31个主题的英语PBL课程体系;二是探索出PBL项目化学习实施路径,确立八步实施流程,助推课程有效落地;三是开发出多元主体、聚焦素养提升的PBL评价体系。通过项目的设计与实施,学生思维的火花被点燃,其学习内动力、解决问题的能力,核心素养显著提升。未来工作室将继续深化跨学科融合与AI赋能,进一步完善评价体系,助力更多教师参与PBL实践,持续激发儿童创新潜能,以PBL之光,照亮更多孩子的未来。</p> <p class="ql-block">小学科学郭升工作室聚焦科学教师队伍建设与教学质量提升。针对教师队伍兼职多、专业能力不足、教学资源匮乏等问题,创新构建四维成长生态系统。通过“阳光计划”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根系网络”推广单元教学,“雨露工程”建设教学资源,“光合作用”推动实验创新实践。这些举措提升了教师专业发展,丰富了教学资源,增强了实验教学效果,为学生科学素养发展筑牢基础。</p> <p class="ql-block">张媛工作室聚焦双减背景下的差异化语文作业设计的探索与实践,针对当前语文作业存在的问题,在作业上做减法,提出“三层分级、四感体验”的“3+4”作业设计策略。三层分级是将作业分为基础舱--保底不封顶;拓展舱--定制专属赛道;创意舱--让才华自由起飞。四感体验是将作业重新包装,给孩子不一样的体验:惊喜感--寻找装在生活里的彩蛋;温度感--打开装满故事的盒子;专属感--体验量体裁衣的惊喜;仪式感--感受拆礼物的心跳。从而让学生在作业中找到兴趣和乐趣,破解当前作业痛点。</p> <p class="ql-block">史蕾i数名师工作室主要研究大单元结构下的主题式探究任务设计与实施。以人类学习模型为源头,探究以大单元为学习单位,大概念为学习方向,大情景、大任务为学习载体,项目化、主题式为学习方式的主题式教学。践行前期“想”、中期“干”、后期“复盘”,进行二次集备,完善共案的闭环操作。</p> <p class="ql-block">汇报结束后,小学语文教研员王艳玲科长进行了精彩总结。她对各位名师工作室代表的精彩汇报表示了高度赞赏,这些工作亮点不仅展示了名师工作室的创新能力与专业素养,更体现了教育工作者对教育事业的热爱与执着。</p> <p class="ql-block">此次考核展示交流活动为高密名师工作室搭建了一个展示成果、交流经验的广阔平台,如同一座璀璨的灯塔,照亮了高密教育人前行的道路。在名师工作室的有力引领下,高密市的教育事业必将乘风破浪,驶向更加辉煌灿烂的明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