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报平安”迎新春(小青学国画1:2024.09-2025.02)

小青

<p class="ql-block">今天是老年大学2025年春季学期开学的第一天。上午上完课,在学校食堂吃了午餐,我便来到学校书画作品展览厅,观看年前未来得及观看的“迎新春”书画作品展。</p> <p class="ql-block">没想到我的绘画作品“竹报平安”也展出了,并且挂在大厅的正中央! 看着自己的作品被众人欣赏,内心的激动与感慨难以言表。此时此刻,我不由地回想起创作这幅作品时,张远鹏老师给予的悉心指导,心中充满了对张老师的无限感激。</p> <p class="ql-block">“竹报平安”这幅画,是以竹子为主体,配上山石,寓意着吉祥、平安。因为竹子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特殊的象征意义,它不仅代表着坚韧不拔、高风亮节的品格,还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也很符合“迎新春”的主题。</p> <p class="ql-block">当我把画好的“竹报平安”交给老师审查时,张老师要我把它与当天的作业一起挂在教室后面的墙壁上,待他来点评。我刚把“作品”挂上墙,立马听到一些同学的“啧啧”称赞声,我还以为自己画的很不错呢。可接下来,张老师的点评却像一盆冷水泼过来。他指出了一大堆的问题:竹叶没有浓淡变化、竹杆画的不挺拔、竹节不符合透视规律、山石也没有层次感等等……天啊,简直是一无是处。听后,我就像个泄气的皮球,弃展的心也油然而生。</p> <p class="ql-block">老师点评结束,就给同学们讲起新课来。我却怎么也集中不了精力听新课。想着在创作“竹报平安”的过程中,自己也是尽了最大的努力的,试图通过笔墨的运用,将竹子的神韵与精神表现的淋漓尽致。但由于自己学画基础薄弱,想到的与画出来的竟相差如此甚远……</p> <p class="ql-block">突然听到张老师在叫我的名字,原来新课已经讲完,老师让我把“竹报平安”拿到讲台前。我拿去后,他把“竹报平安”铺在讲桌上,指着它说:“其实刚学竹子就能画出这个水平,已经很不错了。不过,有些问题,你还得修改一下。”接着,他对照画面的不足之处,一点儿一点儿地教我如何修改。</p> <p class="ql-block">他首先给我讲解了竹子的形态特征、生长规律。告诉我如何在绘画中运用不同的笔法、墨色来表现竹子的这些不同姿态。他说:“竹叶虽小,却是整幅画中最具表现力的部分。在画竹叶时,一定要注重竹叶的排列与组合,要通过竹叶的疏密、虚实、浓淡变化,来营造画面的节奏感和立体感。竹竿的绘制也是画作的关键所在。竹竿要画得挺拔有力,这样才能表现出竹子的坚韧性。这幅画搭配山石,可以为整幅画增添生机与活力。但一定要注意山石与竹子之间的关系,并且还要弄清山石的阴阳两面,这样才能使它们在画面中形成一个比较和谐的整体。”</p> <p class="ql-block">老师的一席话,如一盏明灯,照亮了我的绘画思路,也再次点燃了我的参展决心。回家后,我严格按照老师的教导,反复练习,逐渐掌握了竹叶的绘制技巧,使画中的竹叶更加生动、逼真。在画竹杆时,我用心感受每一笔、每一墨的变化,力求将竹竿的形态刻画得精准到位。我还不断地调整构图,力争使作品既富有层次感又充满生命力……</p> <p class="ql-block">“这幅画画的真好!”展厅里响起了学友们的说话声。我收回遐思,抬头再看自己的作品,深感自己的进步,与张老师的辛勤教导是分不开的。是老师的言传身教,让我掌握了绘画技巧;是老师的言传身教,让我知道了如何用心去观察生活、用情去表现艺术。</p> <p class="ql-block">在未来的学画道路上,我将继续秉承张老师的教诲,不断努力、不断超越,使自己的绘画水平再上一个新台阶。</p> <p class="ql-block">文字:小青</p><p class="ql-block">绘画:小青</p><p class="ql-block">制作:小青</p><p class="ql-block">时间:2025.03.04</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