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2024年2月26日, 正是早春,去了趟义乌大寒尖景区。那是个阴天,得永义公路之便利,从永城城北出发,半个多小时就到义乌羊印村。再从羊印村村口左拐,不一会儿就到了大寒尖景区入口。一看到进口处,心里不禁暗暗赞叹,哇,这么气派的进山口,好漂亮啊!</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下了车,抬头仰望,那块有心心相连造型的招牌广告,率先映入眼帘。“我在大寒尖等你”七个白色大字,传递着诚心和暖意,一种亲近感悄悄袭来。</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登上入口广场,便见左边是景区的商业用房,开有寒山驿站,一打听,得知楼上住宿尚未开放,楼下私房餐厅已可就餐。这是一个装潢精致的民宿,楼上露台的星空活动房很是显眼。或许是为了能调和众口,体现驿站的包容性,一楼店外可炒粉干,还有方便面出售。</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右边山色如黛,高高的山崖上镌刻着“天龙山”三个红色大字,下面展塑着一条长长的金色卧龙,栩栩如生,仿佛能唤风唤雨的蛟龙被乖乖驯服,印证着天龙山所名不虚。</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墙上挂着红色标语营造出一种浪漫情调和人文观感,尽管大寒尖张开双臂迎接每一个四方来客,但要征服高达海拔925米的大寒尖,也并非人人皆可服任,对于老年朋友来说,只体验一段拾阶而上的山涧情趣,尽情呼吸山风带来的鲜氧空气,也是一种难得享受。</span></p> <p class="ql-block"> 经过蓄满绿莹莹泉水的龙潭,前面就是一道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气势的高大石城墙。这就是羊印古关隘,至今仍威严地扼住通往大寒尖的山谷。</p> <p class="ql-block"> 古关隘建成距今已有160多年,据记载是为抵御太平军(民间称长毛)袭扰而建的。当时隘口门洞是有大门的,猜想是若遇太平军下乡抢掠,村民们就逃到这个隘里,把门一关,太平军就进不来了。村民们带上粮食,在里面的大山里生火做饭,也可以安稳地生活一段时间。至于这个关隘是不是真正发挥过作用,也没看到资料介绍。</p> <p class="ql-block"> 关隘的顶部也保存完好,在这里可一览下面的景区入口风景。</p> <p class="ql-block"> 石块堆砌的石阶透出历史的沧桑感,遥想百多年前席卷江南的太平天国农民起义运动,在反帝反封建、冲击封建王朝统治基础、构筑《天朝田亩》美好理想的同时,也对农业生产力造成了极大破坏,是非功过仍有待评说。羊印古关隘的存在,至少也证明了乡村百姓对这场农民起义运动的真实态度。当时要在较短的时间内建成这么一道厚实高大的关隘并非易事,估计是需要附近几个村百姓合力修建,仅羊印一个村的村民恐难独立完成。</p> <p class="ql-block"> 从关隘洞口往里走,宽敞又不高的石阶一直通向大山深处。右边是水声潺潺的山溪水“哗哗”地流淌,一路欢歌一路相伴,悦耳的声音听得人如痴如醉,心旷神怡。耳闻这清澈的山水发出的声音,那溅起的水花,仿佛能洗去人们身上的尘埃,净化心灵,换来一身轻松。</p> <p class="ql-block"> 古人云:“智者乐山,仁者乐水”。尽管这里的山水仅仅是沧海一粟,但身临其境,也能体会近山乐水所带来的情趣。山径峰回路转,水随山转,可谓乐山与乐水均可兼得。在这里,是路就有水,有水能见山,山与水可萍水相逢。而在许多山道上,往往是有水沟却无水流,若在气喘吁吁挥汗如雨的登山途中,忽见前方有一处山泉掬手可饮,该会是多么地惬意啊!</p> <p class="ql-block"> 由于前几天下过大雨,大寒山里蓄足了水分,旱冬里叮叮咚咚的细小水流,此时已变成如万马奔腾的小河,水流冲破山石的阻挡,势不回头,一路勇往直前。大自然里最美妙动听的声音,莫过于这哗哗倾泻下来的水流声,雄浑而激越,悠扬且清心,与其相伴相行,让老人们忘记了疲乏袭来,心情顿时松驰下来,感觉年轻了不少。</p> <p class="ql-block"> 昔日的古道长满柴草,几近荒废。古人修建它,是为了上山砍柴干活方便省力一点,极少有人有闲心游山玩水。而今的山道是宽有三四尺,了无古道偪仄难行之感,曲径通幽处,处处移步换景,美不胜收。在这山间石径,人们可以从容地登山观光,沉浸于大自然的怀抱之中,大口大口地吸氧,收获放松与满足。</p> <p class="ql-block"> 大寒尖顶峰是永义两市的分界处,永康叫大寒山。登山永康从南坡上,义乌从北坡上,一路上风景各有不同。大寒尖这山名中有个“寒”字,加之山道位于大山的北面,似乎能透出几分寒意。可以想象,这条悠长的寒山谷道,总是在四季更替中变幻着风景:春天草木葱茏,初夏山花烂漫,深秋层林尽染,隆冬冰凌高挂。而在四季变换中,春夏之交的风景总是最诱人的,那是一个空气中都弥漫着芬芳气息的季节。由于尚处气象意义上的冬天,山涧植物叶片还是呈草黄色的,但也不难察觉到,经冬的萧瑟景象正在渐渐退去,春天的绿意正在萌动。春近草木知,山里的一切都在复苏,待到山花烂漫时重游大寒山,一定会有更好的观感。</p> <p class="ql-block"> 广场上的座椅虚位以待,为游客下山休憩、闲聊提供了方便之处。此时好好总结一下征服大寒山的体会,回忆大山里的所见所闻,收获肯定是满满的。遗憾的,这次我们虽慕名而来,但看到绵延到山顶的无数步台阶,只能做个“知难而退”的半途而废者,好在也体验了短短的一段登山旅途。登上高耸入云的大寒尖,亲身体验一览众山小的感觉,似乎已与我们这些膝关节有些僵硬的老人无缘了。</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风景如画羊印村</span></p><p class="ql-block"> 在大寒尖山脚,有一个风景如画的羊印村,它位于赤岸镇政府驻地西南约4公里处。这村名有些令人费解。关于村名的来历,传说甚多。据《义乌县志》载,“莱山侧石上,有羊迹十余,如印泥中,深半寸许,故名羊印石,村落于此,因名羊印村。”</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羊印村年纪大的村民,对羊印村名的来历,都能说出一些缘由。相传羊印村很早以前是永康游溪坑柳姓一族住的,村名叫柳村。有一天夜里,柳姓太公在睡梦中见一牧童牵着羊到溪边吃柳树叶,不一会儿又来了一群羊,也大口大口啃溪边的柳树叶,眼看柳叶都要快啃光了,柳太公慌忙去赶羊,可是总赶不走。柳太公大呼来人,醒来时才知是一场大梦。第二天,柳太公把昨晚所梦原原本本地告诉他的子孙们,并说此梦是不祥之兆:羊吃柳叶,柳难成荫。这时,有村民来报,村前那块大岩石上,留着鲜明的羊脚印。柳太公更觉惊异,决定全族迁居。不久,柳姓一族便迁移了,这地盘后来由周姓人居住。周姓人定居后,人丁兴旺,丰衣足食,不到10年,便成了有几十户人家的村子了。</p> <p class="ql-block"> 村民的房屋坐落于山垄外的平坦之地,一块块菜地把建筑参差分开,出门就可劳作,推门满是可人的绿色,蔬菜水灵鲜嫩,可即采即下锅。目睹愜意的乡村生活,真让城里人羡慕忌妒恨。</p> <p class="ql-block"> 这个老人在这块大概七八平方米的地上种毛芋,下了两种肥料,一种是复合肥,一种是发酵过的鸡粪。他说如果踫到雨水调和的年份,可收毛芋七八十斤。自产自吃,够一家人吃个爽了。</p> <p class="ql-block"> 百花尚凋零,唯有梅花迎着寒风昂然绽放,明媚艳丽的花枝映衬着乡间小楼,春天的气息扑面而来,风景这边独好。</p> <p class="ql-block"> 羊印村是省旅游特色村,建有记载民间故事和传说的文化墙,形成从村口一直延伸到村内的文化长廊。丰富的地方文脉气象融入乡村振兴,青山绿水与村庄有机结合,举目葱翠、山水相依、阡陌交通、鸟语花香,是个能让游客们感受一番农家田园生活的好地方。</p> <p class="ql-block"> 羊印村位于金华、武义、永康三地交界之处,有着独特的地理位置。背靠义乌第一高峰——大寒尖,山环水侥、茂林深竹的寂静也赋予了它“柳暗花明又一村”的独特意境。在这里,不仅可以感受到乡村农舍的独特韵味,观赏乡村植物园中“闲花野草”“奇珍果园”“青山碧水”有机统一的独特景致,还可以去体验“浑水摸鱼”“躬耕菜地”“开心农场”“烧烤营地”“拓展基地”等乡村娱乐项目的乐趣。</p> <p class="ql-block"> 羊印村有大寒尖景区及古城门、天龙瀑布、天龙古寺、养生坊等景区和设施。有餐饮13家、餐位上千个,民宿4家。山上种有杨梅400亩,是乡村采摘游的佳处。</p> <p class="ql-block"> 羊印村有观光木长廊,廊下从大寒尖下来的溪水缓缓流淌,清澈见底,人工种植的梅花林正在盛开,满眼是乡村田园风光。昔日日出而作,日落而归的农民,如今也开始吃上了旅游饭。坐拥得天独厚的大寒尖景区旅游资源和深厚的乡村文化底蕴,羊印村的明天将更加美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