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 郑州

海东青

<p class="ql-block">  白马寺,是佛教传入中国后的首座官办寺院。作为中国佛教的“释源祖庭”,这座始建于公元68年的古刹,以红墙黄瓦与苍劲古木构筑出庄严肃穆的意境。中轴线上的天王殿、大佛殿、大雄宝殿次第展开,殿内三世佛与十八罗汉的元代造像,历经岁月仍栩栩如生。泰国、缅甸、印度三国佛塔与中式飞檐交相辉映,展现着佛教文化的全球脉络。</p> <p class="ql-block">  伊水河畔,龙门石窟,绵延一公里的十万宇尊造像在晨雾中渐次苏醒,<span style="font-size:18px;">诉说着北魏至唐宋的信仰史诗。</span>奉先寺的卢舍那大佛高17.14米,面容慈悲含笑,衣裙似随风轻扬,被誉为“东方蒙娜丽莎”。北魏的古阳洞内,“龙门二十品”碑刻力透石壁,飞天造像衣袂翩跹;唐代万佛洞的千尊小佛如星辰密布,各尊菩萨雍容华贵,石刻线条的流动感令人叹服。</p> <p class="ql-block">  位于郑州市区的河南博物院,以青铜器与甲骨文重现商代文明。九鼎八簋的厚重、妇好鴞尊的灵动,诉说着三千年前“中原之魂”的辉煌。</p> <p class="ql-block">  二七塔广场,这座为纪念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而建的仿古双塔,是郑州的地标。夜幕降临时,塔身灯光点亮,广场上人群熙攘,亚细亚商厦的霓虹闪烁,烩面馆升腾的热气裹挟着胡辣汤的辛香,革命记忆与市井烟火在此完美交融。</p> <p class="ql-block">  从白马寺的梵音到龙门石窟的斧凿,从商鼎的厚重到二七塔的霓虹,中原文明以多元姿态跨越时空,两座城以不同的方式诠释着河南文化的厚度。历史从未远离,它正以新的姿态融入当下,等待每一次驻足与对话。在寺院佛殿的飞檐下,在伊河岸边的石刻中,在夜市升腾的烩面热气里,千年文脉正以鲜活的姿态,与当下热烈相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