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呈坎村中八卦奇,阴阳相济有玄机。</p><p class="ql-block">青山绿水环相映,古韵悠悠入梦迷。</p> <p class="ql-block">走马观花的游览完西溪南村,15:00我们离开西溪南,前往今天的最后一站--呈坎八卦村(住宿地)。</p><p class="ql-block">导航:西溪南古村~呈坎北门停车场</p> <p class="ql-block"><b>呈坎八卦村</b></p><p class="ql-block">呈坎,美誉八卦村。被朱熹誉为“呈坎双贤里,江南第一村”,位于黄山市徽州区北部,为呈坎镇政府所在地、现有人口2700余人。</p><p class="ql-block"> “一溪碧水穿村过,龙溪河边初见君”。呈坎古名龙溪,形成于东汉末年,先后有金、孙、吕、二罗(前罗、后罗)、程迁入呈坎村,现存有孙家巷和汉代吕家井、金家井等遗迹。唐末,江西南昌府罗氏秋隐公(后罗始祖)、文昌公(前罗始祖)二兄弟举家迁此相中了该地,并按《易经》“阴阳八卦”理论选址布局,易名呈坎。已有一千多年历史,是我国当今保存最完好的古村落之一。</p><p class="ql-block"> 整个呈坎村落布局按照《易经》中的“阴(坎)阳(呈)二气统一,天人合一”的八卦风水理论选址布局,村中三街九十九巷、宛如迷宫,是中国唯一一个按先天八卦建村的典范,也是现今发现中国历史最悠久的八卦古村落。同时呈坎村内古老的龙溪河宛如玉带,呈“S”形至北向南穿村而过,形成八卦阴阳鱼的分界线;村落周边矗立着八座大山,自然形成了八卦的八个方位,共同构成了天然八卦布局。人文八卦与天然八卦融合的巧妙布局,使呈坎成为中国古村落建设史上的一大奇迹。这里历来被视为徽州的风水宝地。深奥的“易经·八卦风水”之说,与人类生存环境、社会和谐、村落民居建设神秘的维系在一起。</p><p class="ql-block"> 呈坎依山傍水,融自然山水为一体,二圳五街九十九巷,聚集着不同风格的亭、台、楼、阁、桥、井,祠、社及民居。呈坎村古建筑群是中国保存较为完好的古建筑群,最初始建于宋朝,属于古建筑群体,现有原宋代建筑二处,元代二处,明代建筑23栋,清代建筑130多处,其中有罗东舒祠、长春社、罗纯夫宅等国家和省级文物保护单位3处,精湛的工艺和精美的石雕、砖雕、木雕、彩绘将徽州古建筑艺术的古、大、美、雅体现得淋漓尽致。被中外专家和游人誉为“中国古建筑艺术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b>呈坎八卦村门票:</b>107元(景区住宿95),60岁半价,周三免票。门票有效期2天。</p><p class="ql-block">门票包含景点: 东汉水口、下屋(易经馆)、五房厅、燕翼堂、钟英街、石柱厅、罗纯夫宅、环秀桥、罗东舒祠、众川小学堂、罗润坤宅、老虎洞、长春大社。</p> <p class="ql-block">呈坎景区导览图</p> <p class="ql-block"><b>花筑·黄山环秀楼民宿 </b></p><p class="ql-block">电话:15855592015</p><p class="ql-block">南厢山景双床/1.2*2/25m 234元/天</p><p class="ql-block">(距离北门停车场步行3分钟)</p> <p class="ql-block">15:30民宿入住后,稍事休息,开始游览呈坎村。</p> <p class="ql-block"><b>环秀桥</b></p><p class="ql-block">环秀桥是建于元代的一座五孔石桥,有两孔因河道拉直被湮。其位于呈坎村潨川河上,是溪东街和前后街的主要通道。从风水上来说,环秀桥地处呈坎八卦阵中阴阳分隔处。站在桥上,视野顿时开阔不少。环秀桥俗称黑桥,为梁式花岗岩条石桥,现有两个石墩,桥宽4米,长25米,高4米,桥面由10米长、0.4米见方的花岗岩条石铺成,系后罗17世祖罗环秀遗孀程氏于元初始建,前罗13世祖罗东舒曾易巨石助建。后罗15世祖罗旦于元末重修,距今已有700多年,桥长26.65米,宽3.85米,高4.55米,是呈坎村的地标性建筑,2001年6月被列入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大部分游客到呈坎村必“打卡”的景点之一。</p><p class="ql-block"><b>后注:</b>2024年6月20日,由于洪涝灾害,环秀桥石质桥面、桥墩暂时完好,但木结构桥亭被彻底冲毁。</p> <p class="ql-block"><b>钟英楼</b></p><p class="ql-block">钟英楼位于钟英衔与前、后街交叉之要道路口,为呈坎村之中心点。始建于明万历十一年(1582年),钟楼平面呈方形,墙脚紧靠街沿,可架梯上楼。楼板搁栅上铺板,中空,四面封墙,原专属户部侍郎罗应鹤府,后为村内百姓打更、报时、纳凉之用。董其昌手书“钟英”二字,意为“钟灵越秀,英才辈出”。过街楼格窗(圆形)据说主要为家中女眷打造,古代女子不便露面,只能通过孔洞向外张望。</p> <p class="ql-block"><b>粮家州(清代私塾)</b></p><p class="ql-block">粮家洲酒坊,钟英街15号,原是一处清代私塾。粮家洲酒坊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893年,由清末酿酒大师梁成兴创立。酒坊的酿酒工艺从原材料到制作都精益求精,传承了“厚道做人、良心酿酒”的精神。</p> <p class="ql-block"><b>罗纯夫宅</b></p><p class="ql-block">罗纯夫宅,位于安徽省黄山市徽州区呈坎村,是一栋具有280多年历史的清代民宅。它建于清代康熙年间,具体时间为1730年,是抗日将领罗纯夫的故居,因此也被称为“将军楼”。</p><p class="ql-block"> 罗纯夫宅的建筑风格独特,大门由清磨的花岗岩石块与水磨青砖混合建造,饰以精美的砖石浮雕,门、窗、梁、柱则采用精美的木雕。宅内布局复杂,包括三进三间两楼两天井的结构,正厅堂两层楼,前檐梁上雕刻有吉祥人物和卷云木雕,转角装饰有元宝陀墩浮雕故事人物23。</p> <p class="ql-block"><b>首善儒宗门楼</b></p><p class="ql-block">首善儒宗宅门楼” (罗应鹤官邸)为徽州呈坎罗氏22世祖明隆庆年间户部侍郎罗应鹤的官邸,这是一幢由皇帝"敕建"的高规制牌坊式建筑,位于钟英街31号,是村中最大的宅院,三间五楼砖木混合门罩,门匾"首善儒宗"四字,传为明朝三朝元老许国所赠,明朝书法大师董其昌手书。</p> <p class="ql-block"><b>呈坎罗氏毛豆腐</b></p><p class="ql-block">明代罗氏豆腐第一代创始人罗镇新是在村里做豆腐的,有一天天下大雨生意不好,他到天黑还没卖完他担里的豆腐,只好挑着担往家走,在回家的山路上救治了一只受伤的白狐,之后罗氏挑着担回到家,那时候天气渐热,豆腐丢之可惜,他便把豆腐放在竹片上。晚上睡觉时梦见一个白头发白胡须的老翁对他说:“你竹片上的豆腐长白毛了,不要丢掉,可以吃,而且鲜美无比,因为是他的化身,拿去叫卖可以帮他壮盛家业,报答他的救命之恩”。醒来一尝果真如此,那天刚好是一年节气中立夏,罗氏因此把“毛豆腐”称为“毛豆福”,感谢白狐给他带来的福气。渐渐的罗氏毛豆腐在当地盛传开来。一直至今,每年立夏徽州百姓都要吃上毛豆腐,吃上福气、交上好运。</p> <p class="ql-block"><b>下屋</b></p><p class="ql-block">下屋是明代制墨大师罗龙文的先祖罗绮的居所,其后裔累计在此居住近600年。罗龙文制的墨“一螺值万钱”,他能书善画,号小华,嘉靖时是奸臣严嵩之子严世藩的幕宾,曾官至中书舍人。罗小华娶了五房太太,每房太太一个屋子,所以下屋是五个屋子连在一起的大宅,不过每屋的屋檐大小规格各不同,是根据每房太太的级别大小而定。由于如今最北边一幢已毁,现仅存四幢。</p><p class="ql-block"> 下屋是全国仅存的数座三层明代徽派民居建筑之一,后院四周皆是三层楼阁(之前听到一种说法是,明代民居建到最高的三层,涉嫌僭越,所以并不常见)。</p> <p class="ql-block"><b>呈坎明代罗氏家族生活展</b></p><p class="ql-block">(收费景点,门票包含)</p> <p class="ql-block">徽州之所以能够成为中国封建社会后期儒家文化的圣地,享誉海内的礼仪之邦和人文望郡,就是因为以“贾而好儒”闻名的徽商对道德教化有着极大的重视,人们唯朱子“书”“教”“礼”自持,以“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为行为准则,社会风气崇文好儒,文教昌盛、名人辈出。</p><p class="ql-block">此处对联为:“儿孙虽愚,经书不可不读。祖宗虽远,祭祀不可不诚。”</p> <p class="ql-block">正堂对联:“天下无不是的父母,世间最难得者兄弟”。</p><p class="ql-block">罗氏是呈坎主姓,自唐末迁来后不断繁衍壮大,长幼相和,井然有序,这个大家族在此居住近600年,少则三世同堂,多则五世同居。下屋最多可以容纳上百人世代合居,当多代同住时,就特别讲究长幼有序,比如一些厅堂的座次,以(面向正堂)东为尊,老大坐东,老二坐西,老三老四座次依次往后。</p> <p class="ql-block">古村的烟火气</p> <p class="ql-block"><b>永兴湖暮色</b></p><p class="ql-block">永兴湖--呈坎的“水口”</p><p class="ql-block">在风水学中,“水口”指的是水流的入口与出口,被视为关乎主人财运与消灾的重要位置。永兴湖寓意兴旺发达,聚水纳财。湖中筑有三条长堤和代表“金、木、水、火、土”的五座石桥。其中一座单孔石拱桥,称永兴桥,建于明代。从古至今,不知道走过多少人,它连接着呈坎和外面的世界,更连接着历史和现在。永兴湖水面波澜不兴,宛如光滑镜面,暮色中的天空、云彩与粉墙黛瓦的绝配画卷,在眼前徐徐展开……这景象,对比宏村南湖之美,毫不逊色。</p> <p class="ql-block"><b>八卦图/平安坎</b></p><p class="ql-block">每位游客进入呈坎,都需要迈平安坎,这是呈坎先祖为子孙谋福而立的。两旁的神兽“魋”(tun)是貔貅的前身,据说这种动物吃东西只进不出,可以吞掉邪气、霉运,是福气的象征,摸摸它的舌头和额头可以增添福寿财气;下方的平安坎雕刻图案由三条鱼和云纹构成,意为“过坎有鱼(余),平安得福”。据说,只要走过这道“平安坎”,便能够平平安安,一生无虞。因此,有了“游呈坎,一生无坎”的说法。在跨过门槛时,需遵循一定的规矩:男士先跨左脚,而女士则迈右脚。</p> <p class="ql-block"><b>晒秋广场</b></p><p class="ql-block">呈坎晒秋广场(永兴湖广场)位于永兴湖旁,是呈坎村举行大型活动的场所。每到秋天,呈坎会举行大型晒秋活动,村民会将收获归仓的玉米、黄豆、稻谷、荞麦、南瓜和红辣椒等农作物置于此处晾晒,五彩斑斓的果粮齐聚一堂,场面会很壮观。</p> <p class="ql-block">土菜馆的鱼锅晚餐</p> <p class="ql-block"><b>D9(3.23周六) </b>今日呈坎村游览</p> <p class="ql-block">呈坎村上水口,晨起遛狗。之后晨摄呈坎八卦村。</p> <p class="ql-block">潨川河晨色</p> <p class="ql-block">清晨的古街老巷宁静安详</p> <p class="ql-block"><b>长春社</b></p><p class="ql-block">长春社始建于宋朝,明嘉靖年间重修,后寝为清乾隆年间改建。包括社屋坦、门厅、两庑廊、正堂、后寝及前后两天井为三进平面格局。门屋、正堂及寝殿为五开间。</p><p class="ql-block"> 长春社是古代地方社坛残存的实物,其所在位于村南,与村北的罗氏宗祠南北呼应,完全符合礼制“左祖右社”的规划布局模式。呈坎的长春社对研究古代村镇规划建设、社稷建筑等具有较为珍贵的物化史料价值。</p> <p class="ql-block"><b>隆兴桥</b></p><p class="ql-block">隆兴桥屹立在被喻为呈坎村第二水口的村南,并驾于两条梅花坝之上,它是罗家19世组罗弥达在明弘治年间,捐资千万两黄金所建,清代维修,取名隆肖桥,实则暗寓自己的生意兴隆发达。桥为单孔发券石桥,南北端筑石阶上桥面,桥两侧置石栏板,高出水面8米、宽6.6米、长46.6米,以其高筑令人醒目,为皖南最大的单孔石拱桥。</p> <p class="ql-block">呈坎的春色</p> <p class="ql-block"><b>永兴湖的清晨</b></p> <p class="ql-block">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p> <p class="ql-block"><b>石柱厅</b></p><p class="ql-block">位于钟英街的"石柱厅"是一幢三进三天井楼房,朝街有五间木牌楼式的门罩,后进为三层,中进南廊内有独木旋转楼梯。据传,住宅中间两根木柱原是石柱,后风水先生看了,说民房不宜用石柱,就更换为木柱。因此整幢建筑,其实一根石柱也没有,但仍称“石柱厅”。现老此宅经私人改造,已不对外开放了。</p> <p class="ql-block">古宅木雕店</p> <p class="ql-block"><b>罗纯夫宅</b></p><p class="ql-block">罗纯夫宅,位于安徽省黄山市徽州区呈坎村,是一栋具有280多年历史的清代民宅。它建于清代康熙年间,具体时间为1730年,是抗日将领罗纯夫的故居,因此也被称为“将军楼”。</p><p class="ql-block"> 罗纯夫宅的建筑风格独特,大门由清磨的花岗岩石块与水磨青砖混合建造,饰以精美的砖石浮雕,门、窗、梁、柱则采用精美的木雕。宅内布局复杂,包括三进三间两楼两天井的结构,正厅堂两层楼,前檐梁上雕刻有吉祥人物和卷云木雕,转角装饰有元宝陀墩浮雕故事人物。宅内还保存有许多精美的木雕作品。最特别是正厅中间摆放的一把大约在清朝末年从德国进口的“理发椅”,这把椅子至今仍在用于理发,被称为“百年理发厅”。此外,罗纯夫宅的门楼砖雕在文革期间被毁,但因此避免了更多的破坏,内部的木雕得以完整保存。</p> <p class="ql-block"><b>燕翼堂</b></p><p class="ql-block">燕翼堂位于安徽省黄山市徽州区呈坎古村,是一座始建于明代洪武16年(1383年)的古老宅邸。这座宅邸曾是清代画家罗聘的祖宅,罗聘是“扬州八怪”中最年轻的一员,他的作品以夸张的手法描绘出奇异的世界,讽喻社会现实。</p><p class="ql-block"> 燕翼堂是一座两进两间三层楼的建筑,大门门罩上的砖雕古朴典雅,门墙采用单披屋面设计,靠异形丁拱承托平盘木方,木方上置圆形雕花栌斗,斗上又斜华拱,斜华拱承托屋面。这种设计在徽州极为罕见,据说它保留了宋代、元代的建筑风格,极为珍贵。</p><p class="ql-block"> 燕翼堂的两进三层设计气势恢宏,前进为会客厅,后退为生活区,展现了徽州人聚族而居及徽派民宅的独特风格。宅内采用天井采光,有“四水归堂,肥水不流外人田”之说,四面都是高墙,称为封火墙,窗户很少且小,是砖质的防火、防盗窗。</p> <p class="ql-block">废墟咖啡</p> <p class="ql-block"><b>珍木堂</b></p><p class="ql-block">珍木堂,作为古镇内的一处重要建筑,其名称便透露出一种不凡与珍贵。这里的“珍木”二字,既指建筑本身所使用的优质木材,也寓意着堂内所珍藏的文物、艺术品或文化精髓的稀有与宝贵。</p> <p class="ql-block"><b>?仁居</b></p><p class="ql-block">这是一座经典的徽派老屋,砖雕门楼,石框石墩。屋内是经典的四水归堂天井、中堂布置、梁柱牛腿,还有体现徽商重文重教儒商本色的经典楹联:“读书好营商好效好便好,创业难守成难知难不难。</p> <p class="ql-block">不知道这个字念什么?</p> <p class="ql-block">八卦门是呈坎的另一大特色,“一门一乾坤,一卦一人生”,地势坤进,天行健出,寓意着通达顺畅、平安如意。这里蕴含着无穷的先哲思想和智慧。</p> <p class="ql-block"><b>罗东舒祠</b></p><p class="ql-block">罗东舒祠,全称贞靖罗东舒先生祠,位于安徽省黄山市徽州区呈坎村内,系明代中后期砖木结构建筑,占地面积达3300平方米,罗东舒祠是罗氏族人为供奉其先祖罗东舒先生而建造。是黄山罗氏其中一支的祠堂,属于宗族祠堂的一类。祠堂规模宏大,营造精细,其建筑融“古、雅、美、伟”于一体,是徽州古建筑的典范之作,被誉为“江南第一名祠”。1996年11月,国务院将其公布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p class="ql-block"> 罗东舒祠坐西朝东,包括照壁、棂星门、前天井、左右两座碑亭、仪门、两庑、拜台、厅堂、后天井、后寝以及南侧的女祠和北侧的厨房、杂院等部分组成,共四进四院,依轴线对称分布,占地面积达3300平方米。</p><p class="ql-block"><b>罗东舒祠门口的门当户对</b></p><p class="ql-block">门当讲究文圆武方,罗家最大的官当到正二品的吏部尚书,所以是四个门当。</p> <p class="ql-block">祠堂中门中间是长16米,宽4.77米的甬道,甬道为是行大礼的通道,非尊长不能乱行,平时一律由两厢廊出入。甬道两侧为丹墀,各130平方米。原有8棵古树,现仅存400年的银桂,枝繁叶茂,宛如一天然大盆景,每年金秋花开,香飘数里,祠堂里种桂花树,象征着家族荣华富贵。而这颗桂花树底部分为四枝,象征四季富贵。</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痒痒树</b></p><p class="ql-block">罗东舒祠的痒痒树(学名紫薇树),位于祠堂间的甬道上,据说挠它的树干、树杈和叶子会使整颗树微微颤抖,好神奇!</p> <p class="ql-block">大院两侧各有一排厢房,厢房前部有石板砌筑的檐廊,外侧有青石栏。栏板石雕,十分精致。</p> <p class="ql-block">罗东舒祠内藏有从元到民国等各时期幸存的匾额34块,因而呈坎又享有“古匾之乡”之誉。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呈坎罗氏的昔日荣耀。</p><p class="ql-block">其中:</p><p class="ql-block">*年代最古老的“大司成 ”匾,1311年由元朝高官李孟题赠担任大司成官职的罗绮。</p><p class="ql-block">*“累世簪缨 ”,是指呈坎罗氏历代为官者众;“观察河东 ”,为河务兵备道罗绶立。这两块牌匾均由林则徐于清道光己亥年(1839年)题赠,十分珍贵。</p><p class="ql-block">*“农科举人”匾和〝钦点内阁中书”匾,由孙中山秘书罗会坦于1908年和1920年自立。 此君京试中农科举人,后授钦点内阁中书。</p><p class="ql-block">*“文献 ”匾,原挂于文献祠,文、献分别为宋代罗愿、罗颂二兄弟的谥号,二人分别以史学、理学上的成就而名垂青史。</p> <p class="ql-block">享堂,正中大堂,为五开间,这是罗氏子孙拜祭祖先和商议族中大事的地方。其纵深21.6米,开阔25.8米,脊高13.6米。草架硬山顶,柱、梁均为两人合抱,梁为银杏树,堂中四根硕大立柱,采用十分珍贵的金丝楠木,据说每根价值3亿,每个人听到这里,都会赶紧凑上去抱一抱。屏门的上方悬挂着明代大书画家董其昌题书的“彝伦攸叙”金字横匾,字径约1米见方,堪称古匾之最,含义即敬天法祖、训教子孙。原先祠堂里挂有70多块牌匾,但在文革期间被破坏,这匾红卫兵也上去几次,但因太大太重都没下下来,后罗氏子孙用纸整块糊起来,上写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此匾才有幸得以保存。</p> <p class="ql-block">享堂南侧建有“女祠”,名曰“则内”,也就是内侧之意,是用来安放罗氏家族女性祖先牌位的地方。它坐东朝西,没有正门,里面是一个三开间寝室,面积不及男祠的十分之一,高度也只有主体建筑的三分之一。由此可以看出罗氏家族在对女性尊重的同时,也表现出了男尊女卑的伦理思想。</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宝纶阁</b></p><p class="ql-block">罗东舒祠创建于明代嘉靖初年,嘉靖十九年(1542年),后寝大殿快要完工时,工程被迫停工。明万历壬子年(1617年)开始重建,并在后寝之上加盖了一层楼阁。扩建时后寝大殿增加宝纶阁,其木构架全部直接安装在寝殿檩条之上。楼上的牌匾“宝伦阁”,系明代徽州孝子吴士鸿所书,旧时阁楼内珍藏有圣旨、官诰、黄榜、御赐品、族谙及文献资料。以此体现“君在上,臣在下”的皇极思想。</p><p class="ql-block"> 宝纶阁是<span style="font-size:18px;">祠内最重要、最精华的部分,</span>为两层楼阁,面阔30米,进深10米,高15米。抬头仰望,令人惊叹。整个阁顶,梁柱木构,雕刻精美,彩绘斑驳,让人目不暇接。虽历四百余年,至今仍鲜艳夺目历久不凋。</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宝纶阁的名字:</b></p><p class="ql-block">祠堂前面建完后发现前高后低,寓意不好。于是想加盖,但下面是祖先,要加盖需要合情合理。所以:宝字旁边留了一个空格,以显其特殊地位,存放当时罗氏收到的御赐的宝物、圣旨等,以显君在上,臣在下,合情合理。</p><p class="ql-block"><b>宝纶阁的开间:</b></p><p class="ql-block">阁楼下面的部分原本是9开间,但九开间寓意九五至尊,是只有皇帝才可以用,有犯上之嫌。于是罗氏就左右各加了一根柱子(可以看到明显的凹进去的标识),变成十一开间,以作区分。</p><p class="ql-block"><b>宝纶阁的阶梯:</b></p><p class="ql-block">按规矩,皇家宗庙是“三进九阶”,普通百姓的宗祠只能是一进三阶,朝廷的大员限定在二进五阶。而这里却修成了“三进七阶”,就是三个并立的七级台阶。</p> <p class="ql-block">古巷两侧的古屋青灰砖墙,斑驳的墙体褪去了昔日的光泽,与马头墙、木门、立柱、门阁、天井等揉合在一起,构成了一幅幅充满徽韵的水墨画,清幽淡雅的翰墨丹青仿佛在诉说着徽州峥嵘岁月的辉煌。</p> <p class="ql-block">午后永兴湖畔散步,游人不多,更显宁静安详。</p> <p class="ql-block">忽然而至的小雨,更添了一份诗情画意。在湖边的汪一挑馄饨小店避避雨,一边品尝美食,一边欣赏美景,很是惬意。</p> <p class="ql-block"><b>汪一挑馄饨</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百年老字号</span>汪一挑馄饨起源于清朝中叶,由汪氏人用一根扁担挑起售卖。汪一挑馄饨口味醇正、皮薄馅足,制作的时候普遍要把面皮擀得很薄,入口馄饨皮立马就烂开了,都不用嚼。汪一挑馄饨因厨艺高超以及价格实惠的优势深受老百姓们的欢迎,生意兴隆后开始租店铺经营。</p><p class="ql-block"> 汪一挑馄饨的创始人汪氏后人汪自立,为了开发祖先丰富有趣的美食文化与历史故事,于2007年在黄山市屯溪老街开设了一家馄饨主题餐厅。餐厅内外以古色古香的徽派建筑为主,装修风格颇具徽韵气息,让顾客在品尝徽州小吃的同时也能感受到博大精深的徽文化。</p> <p class="ql-block">与墨墨漫步在雨后的老街古巷</p> <p class="ql-block">雨后的油菜花田令人心旷神怡</p> <p class="ql-block"><b>龙盘山八卦祭台</b></p><p class="ql-block">处于山巅,按八卦格局建造,为龙盘山中心之地,村中重大活动场所。</p> <p class="ql-block"><b>五福桥</b></p><p class="ql-block">五福桥位于龙盘山福泽之地。桥上挂满了红丝带和许愿牌,显得喜庆红火,现在是网红打卡地。走一走五福桥,表达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和向往。</p> <p class="ql-block">龙盘山下的田园风光</p> <p class="ql-block">伴着河边的美丽夜景,品尝着客栈的美味晚餐,深感当下的岁月静好。</p> <p class="ql-block"><b>D10(3.24周日) </b>呈坎~景德镇(180/74/2h)</p><p class="ql-block">晨起,小雨中遛狗,后晨摄古村,10:00退房,出发前往今日的目的地景德镇,住宿景德镇古窑民俗博览区附近酒店(1晚)。</p> <p class="ql-block">晨起遛墨墨</p> <p class="ql-block">晨摄雨后的呈坎村,烟雨朦胧,云雾缭绕。</p> <p class="ql-block">离开了人杰地灵的呈坎村,继续我们的旅程。下一站是瓷都景德镇,去感受一下中华瓷文化的魅力;还有那“天青色等烟雨”的瑶里古镇。</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