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作者昵称:水萝卜</p><p class="ql-block">美篇号:18371134</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我的外孙豆豆,己搬新家一年多了,还有一些散落的物品在我这边。这些瓶儿罐儿的,让我想起了我童年的故事。</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我出生于1949年元月份,属鼠不属牛。奶奶说我是12月的老鼠,命好。12月的老鼠进了厨房,不愁没有吃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童年的我,是非常幸福的。爸爸是奶奶唯一的儿子。我吃母乳吃到三岁多,长大了,村里的奶奶婶婶们还在羞我。我七岁了,妈妈才生下大妹妹。七岁前,我独自享受了奶奶、爸爸妈妈的宠爱。</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爸爸在隆回县县城工作,离家近八十里路。妈妈是乡下妇女干部,她去开会,我成了她的小尾巴,给她添麻烦。记忆中的一次,妈妈和几个阿姨在开会,我老给她们添乱。何阿姨找来一块大黄糖给我,让我在旁边屋子的玩。</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陪伴我最多的,当然是奶奶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我记得,我们家楼上有个石灰坛子。下面全是生石灰,上面铺上了一张牛皮纸,纸上面摆放着饼儿、糕和糖。那可是我家的食品储存坛,我饿了,奶奶会踮着脚去楼上给我拿。我最喜欢吃的是打糖。这是乡下人熬出来的麦芽糖,用手掰不开,轻轻一敲打便掉落一块,所以叫打糖。奶奶隔段时间,就会用大米或者稻谷换一些放进坛子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这张照片,是乡下堂弟的新房子。如今的乡下,已面目全非了。上个世纪五十年代的老家,是一个连毛马路都没有的贫穷落后山村。</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儿时的记忆里,最深刻的,是奶奶第一次带我去爸爸那里。那时候的我大概是五岁左右,奶奶己经六十多岁了。奶奶裹过脚,背不动我,让堂叔叔送我们,去离家二十多里的岩口铺搭班车。我第一次坐上了汽车,别提心里有多高兴。乡里丫头第一次进城,不亚于刘姥姥进大观园,什么都觉得新鲜好奇。</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县委机关传达室有个邓叔叔,他笑嘻嘻的叫我“小鬼”,我居然回怂他是“大鬼老鬼”,真的太没礼貌了。后来,爸爸告诉我,说叔叔阿姨叫你小鬼,那是爱你喜欢你。</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我和爸爸在一起的机会非常少,爸爸的形象很模糊。刚到县委机关,遇上了爸爸的好友刘叔叔,我叫刘叔叔“爸爸”,闹了个大笑话。</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这次和奶奶在县城住了两天,给我留下了许多幸福的回忆。我第一次吃了机关食堂里香喷喷的肉包子,第一次吃了桃花坪街上的甜酒汤圆,第一次去照相馆,和爸爸奶奶三个合影,……。爸爸还给我买了小书包、衣服和围巾等。</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白天,爸爸工作很忙,我拉着奶奶在机关院内闲逛。我发现院墙边有一大堆废弃物,其中有许多小物品,形状各异,琳琅满目,顿时来了兴趣。挑选了好几个,擦一擦放进了衣兜里。上午挑选几个,下午又来寻找,两天下来,共选了二十多个宝贝。这些小玩意儿,最高的不过三寸,大多数都是药瓶,也有香水瓶和雪花膏瓶,冻疮膏盒。它们形状各异,有的象葫芦,有的象圆鼓,有的象蚌壳。颜色多种,有蓝色的,有茶色的,有白色的,有花色的,有透明的。放在如今,这些东西全是垃圾。那时候的我,在乡下没见过这些物品。我将这二十多个小物件,全当成了宝贝疙瘩。一一装进奶奶带来的布口袋里,并叮嘱奶奶,我都要带回家去。</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慈祥的奶奶,真的将这些东西都带上了。除了这些,还有爸爸给我买的糖果饼干糕点衣物等。无疑加重了我们的行礼,增加了我们途中的艰辛。</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返回时我们乘班车,爸爸给我们买的是隆回到邵阳的票。途中,在距离家最近的烂坝下车,到家还有8公里。奶奶说,你捡这么多乱七八糟的东西,太沉了,扔掉一些吧。我哪里舍得,坚持说要和奶奶一起,抬也得抬回去,奶奶依了我。可我走不了几步,又说累了走不动了。奶奶背着这么沉重的布口袋,小脚老人,举步维艰。好不容易挨到了叫高尔圹的地方,我的一个堂姑姑嫁在这村里。奶奶去姑妈家,让姑父挑担箩筐,送我们回家。一头坐着我,一头放着布口袋再加一块石头。箩筐中的我晃晃悠悠,轻松愉快的回来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这二十多个宝贝疙瘩,一有空我就拿个瓶儿盒儿舀水玩,反复洗、擦、摸了又摸。有时候,还向小伙伴们炫耀。在兵妹妹的再三再四央求下,才拿了一个玻璃瓶给她。直到我上学了,我的宝贝东西都还在。有一天,我捉了一只金龟子,将它放进玻璃瓶里观赏。盖子上没打孔,没过多久,金龟子被闷死了。后来,奶奶给这个瓶盖烫了一个洞。在屋后面的园子里,捉了螳螂或者是蚱蜢,或者是蜗牛,就放进瓶子里当宠物养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有一个瓶子,大小和墨水瓶差不多,我拿来当钢笔墨水瓶。我花三分饯买来钢笔墨水粉一包,装上温水,倒进粉子,搅和一下,就是妥妥的钢笔水。我将瓶盖拧紧了,严丝合缝,怎么弄墨水也不会漏出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妈妈的手脚,冬天老是开裂。我挑选一个雪花膏盒,去学校旁边的供销社买了散装雪花膏,装满了送给妈妈擦。妈妈夸我懂事,知道关心妈妈。</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时间久了,我对这些小物品的兴趣锐减了。剩下的玻璃瓶,就当废品卖到了供销社,总共才卖了一毛多钱。一毛多钱,对于那时候的我,也是财富。</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一转眼,就过了许多年。如今的我,脸上布满了沧桑,已是奔八十的人了。但童年的记忆,总是那样的挥之不去,那样的温馨。那些往事,充满了奶奶、爸爸妈妈对我的爱,就连那些不起眼的小瓶和小盒儿,仿佛也装满了幸福快乐的记忆。</span></p> <p class="ql-block">(说明:所有图片,都是作者用手机拍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