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有秋景区风光秀丽 ‍喂食红嘴鸥妙趣横生

顾宪明

<p class="ql-block">  大有秋,邂逅诗意与自然</p><p class="ql-block">在太湖西岸的宜兴市周铁镇,藏着一处令人心醉神迷的人间胜境——大有秋。</p><p class="ql-block">初闻“大有秋”之名,便觉诗意盎然。它取自唐代宜兴籍诗人蒋防《秋稼如云》里的“肆目如云处,三田大有秋” ,描绘出一幅目力所及皆是丰收盛景的画面,饱含着对富足、美好的期许。踏入这片土地,才惊觉现实竟与诗中描绘的那般契合,处处洋溢着自然与人文交融的独特韵味。</p><p class="ql-block">大有秋是大拈花湾项目的重要部分,由宜兴大拈花湾文化旅游投资发展有限公司精心雕琢。这里规划用地约4500亩,建设用地约3100亩,总投资约200亿元,每一寸土地、每一处景观,都倾注了开发者的心血与匠心。漫步其间,仿佛置身于一幅徐徐展开的山水长卷。真山真水相依相伴,竺山宛如一颗明珠浮于竺山湖上,远远望去,恰似峨眉般秀丽,让人不禁沉醉于这自然的鬼斧神工之中。</p><p class="ql-block">景区内,历史的痕迹与现代的活力相互交织。东汉光武帝刘秀敕建的福善寺,虽历经岁月沧桑,却依然散发着庄严肃穆的气息,默默诉说着千年前的故事。南宋词人蒋捷,号竹山,拒绝新朝为官后,便隐居在这福善寺中。他那些脍炙人口的佳作,或许就诞生于这片山水之间,为大有秋增添了一抹浓郁的文化色彩。</p><p class="ql-block">而在这片如诗如画的天地里,最让人难以忘怀的,当属与红嘴鸥的奇妙邂逅。当我手持食物,缓缓靠近湖边,一群红嘴鸥欢快地朝我飞来。它们洁白的羽毛在阳光下闪烁着光芒,红色的喙如同一抹灵动的火焰,在湛蓝的天空与碧绿的湖水间划出一道道优美的弧线。每一次投食,都是一次与大自然亲密对话的机会。看着它们敏捷地叼起食物,然后振翅高飞,心中满是妙趣横生的喜悦。那一刻,人与动物、与自然和谐共生,构成了大有秋里最温暖动人的画面。</p><p class="ql-block">大有秋,它不仅是一处风景秀丽的旅游胜地,更是心灵的栖息之所。在这里,我们既能领略到自然的壮美与宁静,又能感受到历史文化的深厚底蕴,还能收获与动物互动的欢乐时光。这一方充满诗意与美好的天地,如同一首永恒的赞歌,在岁月的长河中静静流淌,等待着更多的人前来聆听、品味。</p> <p class="ql-block">红嘴鸥,灵动的自然使者</p> <p class="ql-block">红嘴鸥,又名红嘴海鸥,是鸟纲鸻形目鸥科鸥属的一种鸟类,体长37-43厘米,翼展94-105厘米,体重225-350克。它们的嘴和脚呈鲜艳的红色,身体大部分羽毛为洁白无瑕,翼尖则点缀着黑色。冬季头部有褐色斑纹,而夏季头部则呈现纯黑色。红嘴鸥是典型的迁徙鸟类,春季迁往北方繁殖地,秋季则南下越冬,部分个体甚至飞往云南、贵州、广东、福建等地,甚至远至东南亚国家。它们常成群活动,飞行能力强,喜欢在水面上空盘旋、滑翔,休息时多聚集在岸边、岛屿或冰面上,群体内有一定的社会行为和等级制度,展现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画面。</p> <p class="ql-block"> 游大有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初闻雅号韵盈眸,踏入方知画里游。</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千亩湖山含翠影,万重诗意解乡愁。</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福善寺忆前朝事,竹山词添古韵流。</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最喜鸥飞逐食处,人与自然共吟秋。</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