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居住证“历险记”</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我和老伴离开家乡,退休后来到成都,在成都这座现代化国际大都会已经生活了16个年头。这些年,我们一直住在女儿独立购买的房子里,成都早已成了我们的第二故乡。2015年办理的那张卡片式“临时居住证”,在抽屉的角落里默默躺着,几乎被我遗忘了。</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天有不测风云,前几天老伴突然住进了成都的医院。在医保入院环节,医院医保中心的工作人员告知我,需要先向原户籍地医保中心申报备案,才能进行后期的医保结算。工作人员询问:“您在成都有暂住证吗?”我这才想起那张尘封已久的卡片,急忙开车回家找出来送了过去。工作人员看了之后说:“您需要向原籍医保中心申请异地住院,获批后出院就可以直接结算了。”随后,还贴心地给了我户籍所在地医保中心的座机电话。</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起初,电话一直占线,经过十来分钟的尝试,终于接通了。电话那头是一位女工作人员,声音温和亲切。在耐心听完我的情况后,她让我添加她的“医保问题处理”微信,把成都的临时居住证拍照发送过去。然而,没过多久,她回复道:“您的居住证已经过期8年了,得前往您现在住所的当地公安机关办理新的居住证,办好后拍照发给我。”</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于是,我按照网上的办证须知,准备好近期个人1寸证件照2张、女儿独立购买的房屋产权证,前往高新区新川派出所办理。接待我的是一位年轻且礼貌热情的女警官。我将之前办理的暂住证递给她,她看后说道:“你这个暂住证已经过期很久了。办理新证需要您提供和老伴的夫妻关系证明,比如结婚证。”我心里“咯噔”一下,无奈地说:“结婚几十年了,又搬了好几次家,结婚证早就找不到了。”她又说:“结婚照也可以。”可我依旧只能摇头,照片也早已不见踪影。</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女警官告知我,相关资料准备齐全,老伴也要到派出所来填表。我赶忙解释:“我老伴因为骨折正躺在医院,实在没办法过来。”女警官又说:“那需要出具医院的异地入院登记表,并加盖医院的鲜章,同时手持身份证和表于胸前拍照打印一份,还要写委托授权书,详细注明您和授权人的身份证号、关系,并且按上手印。另外,房屋业主也就是您女儿也要到场,如果无法到场,同样需要写委托书。”</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我连忙点头,随后拿出户口本。女警官查看后:“户口本上没有您女儿的名字,无法证明您与女儿的父女这层亲属关系,房产证只能证明房子是您女儿的,房子也不能证明你女儿是你女儿。”我说,女儿20几年前当兵户口本上就注销了,后来换发新户口本上就没有女儿的名字了。她说把老户口本拿来就可以了。老户口本不是公安机关在换新户口本就收了吗。我抱着一丝希望问:“2015年我办暂住证的记录,你电脑里能查到呢?上次是在中和派出所办的。”另一位女警官认真地帮忙查后,回复我说:“对不起,大爷,电脑里没有相关记载。您2015年办理的临时居住证,2016年就过期了。您来成都十几年,中间没有换过居住小区吗?”我拿出物业公司开具的居住证明,十几年没有变换过住所。</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但问题依旧棘手,夫妻关系证明缺失,女儿与我的亲属关系也无法证实是我女儿?无奈之下,我给女儿打电话说了情况。女儿告诉我,她去退役军人事务局查询个人档案,因为入伍时的政审表上以及军人退役申报审批表上,都有与父母关系的详细记载。下午,女儿去事务局找到了个人档案,工作人员复印好了相关材料,并加盖了退役军人事务局的鲜章。</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当我再次来到新川派出所,将这些材料交给警官。警官逐一审核录入电脑。这次十分顺利,不到20分钟,所有资料的审查录入工作全部完成。崭新的两本《四川省居住证》的内页填好盖好了章,连同外面塑料烫金封面当场交到了我的手中。男警官微笑着说:“退役老同志的事情,我们一定特事特办,这是必须的!祝您健康长寿!”</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经历了这三天一系列的“跑路”,我由衷地感慨,一个在外地生活、打拼的人,像在成都这特大城市奋斗的准市民,哪怕身处当今信息化高度发达的时代,至少目前,也并非一张身份证就能解决所有问题。就像这次我家因异地入院需要通过医保结算这事,引起居住证失效和各种关系证明、求证等一连串的工作流程,看似荒诞的“我女儿(儿子)是我女儿(儿子)”、“我老伴是我老伴”类似以前网络上报料的银行大额取款发生的看起来似乎有点不含逻辑、不尽人情、繁琐复杂的“荒诞”事儿,在现在的实际情况下,却又是必须的要件和程序,缺之不可。固然,国家机关需要改进工作,改革流程,作为市民,加强法律、规章、办法的学习是必须的、必要的,才能让自己少跑冤枉路,少花冤枉钱(办理那个四川省居住证是免费的),少些抱怨,多些理解,由之细化社会和谐的方程式。</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span style="font-size:15px;">2025年3月5日·成都</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