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幸福]黑板报

袁汉勋

<p class="ql-block">昵 称:袁汉勋</p><p class="ql-block">美篇号:4902793</p> <p class="ql-block">  原先的袁庄学校改成了特殊教育学校</p> <p class="ql-block">  二零二五年元月二十七日,也就是农历腊月二十八日的这天,按照我们当地的风俗,晚辈要到公墓里去祭拜一下祖先。完事之后已是下午五点多钟了,我便想着要顺道回老家去看一看。虽然老家已经不存在了,但怀念故乡的情结却始终萦绕心头,正如网上所言:“农村是富人心里的天堂,穷人眼里的荒凉;是诗人笔下的远方,游子梦里的老房。”而此刻的袁庄村至二零二零年的七月份止,全村都被国家征用了。</p><p class="ql-block"> 我把车停在了老屋的原址上,先跟夫人通了一个视频,然后搁车里待了一宿,虽然很困,但咋也睡不着,还一边抹了抹眼泪,这事没人知道,估计也没有人会懂。忽然想到了小时候,什么都不懂,哭着哭着就笑了。而长大后,什么都明白,笑着笑着眼睛就湿润了。这倒不是因为生活上有什么困难不能面对,而是眼看着一个个亲人的离去,却又无能为力……</p><p class="ql-block"> 第二天早上,我凭借儿时的记忆,在车里画了一张祖屋的图片(串场河东岸,排涝沟南边)</p> <p class="ql-block">  图片画好后,我便信步来到幼时读书的地方,一边抚摸着校园里的花花草草,一边又远眺着远方的风风景景,情不自禁地吟诵道:</p><p class="ql-block"> 村外小陌又逢春,</p><p class="ql-block"> 但见绿树不见人。</p><p class="ql-block"> 生老病死三千疾,</p><p class="ql-block"> 唯有思念不可医。</p><p class="ql-block"> 思绪一下子就回到了小时候。那时候,跟小伙伴们满庄子的各种各样的跑。而我的小伙伴们还有点特殊,除了有袁汉琪、袁恒松、贾炳成这样的农村伙伴外,还有水泥制品厂的职工子弟,比如,陈小唐,高来军,徐萍,徐琴等等。那时,他们个个都是城镇户口,早就知道自己将来能分配到工作,所以对学习并不怎么上心。而我们就不同了,我们是地道的农村人。可喜的是,这些小伙伴们尚能和我玩到一起,倒不是年龄相仿的问题,而是他们的兴趣爱好深深地吸引了我。比如,和男孩子们一起打小球,砸纸板等等,而每次又都是他们赢得手脚发麻。女孩子们的游戏,我们只能远观,比如,摆“娃娃家”啊,跳皮筋啊,等等。其中,跳皮筋的动作最优美。只见她们一边跳,一边唱:“橡皮筋,架脚跳,马兰花开二十一,二十一,二八二五六,二八二五七!”(直到成年后才知道这段儿歌里面的含义)。吃饭的时间到了,各家的妈妈都出来喊各家的孩子回去吃饭了……</p><p class="ql-block"> 小时候真好。除了老家,没有人会给我们这种宁静的感觉。</p> <p class="ql-block">  初中毕业照</p> <p class="ql-block">  在这些小伙伴中有一位女孩,她叫陈玉琳,与我从小学一直同学到高中。我们每天一同上学,一同放学,总是那种一前一后的画面。可以这么说,从小学到高中,因为离校比较近,所以教室的钥匙不是在她的手里,就是在我的手里。但平时,她要么坐在我的前面,要么坐在我的后面,我们从来就没有同过桌。印象中,自从进入高中后,我们就很少近距离说过话了。这倒不是因为我自卑,而是现实就摆在那里……</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上图,陈玉琳家住在老六间的中间,在她家的右前方,屋面有两种颜色的那栋房子就是我家。这是我们搬离老屋,公家安排给我们的房子。</p> <p class="ql-block">  我想,此刻肯定有人要问:你为什么要专门提到“黑板报”呢?</p><p class="ql-block"> 说来话长。故事还得从一九七七年的十月份说起。</p><p class="ql-block"> 这是一个星期天的下午,我正专心致志地在学校的画廊前抄写黑板报,忽的感到背后有股熟悉而又陌生的气息突袭而来。因为不明就里,此刻,除了疑惑和茫然,就是紧张。我猛地回头,扑面而来的特殊气息让我顿感心慌到了极点。</p><p class="ql-block"> 只见陈玉琳悄悄来到我的身旁,低声地问我:“恢复高考了,你准备得怎么样了?”</p><p class="ql-block"> 我定了定神,试探性地答道:“我会努力的!你愿意等我的好消息吗?”</p><p class="ql-block"> “呵呵,当然愿意啦!”陈玉琳接着说,“不过,我总感觉你在班级里还没有进入到前十啊?”……</p> <p class="ql-block">  高中毕业照</p> <p class="ql-block">  转眼之间便来到了令人想往的高考季。让所有人意想不到的是,那些“前十”的理科生们却一个都没有上榜,而幸运之神(录取通知书)却砸中了平时不被看好的文科生。</p><p class="ql-block"> 记得班主任魏老师听到这个消息后,激动得连话都说不利索了:“这已经不是某个人的荣誉了,而是整个学校的荣誉,更是我们首届高中毕业班的集体荣誉。最后,才能算到我们,证明我们的付出没有付诸东流!”</p><p class="ql-block"> 当《录取通知书》送到眼前的时候,我并没有什么反应,倒是我的父亲激动地喊道:“好啦,我家终于有一个国家户口了……”</p><p class="ql-block"> 其实,那时那刻,我的内心里却正在盘算着:该如何在第一时间内把这个好消息告诉陈玉琳呢?</p><p class="ql-block"> 哪知,此刻的她已经招工进入纺织厂了。当我们赶到纺织厂的时候,得到的信息是:她已经请假回去准备嫁妆了。听说她的对象是厂长的儿子,婚期就定在了这个国庆节。陪我一起去的贾红祥(高中同学),随口说道:</p><p class="ql-block"> “奈何,奈何。但何必吊在一棵树上呢?人生何处不相逢,错过就错过了吧!”</p><p class="ql-block">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此话明显地在暗讽我,我立马怼道:</p><p class="ql-block"> “今天请你来,不是听你说教的,只是想请你做个见证,让我来好好地感谢一下她。如果没有那天黑板报前的鼓励,说不定也就没有我现在的喜讯了!”</p><p class="ql-block"> “你拉倒吧!”贾红祥仍然不依不饶道:“你那时还一心想当兵呢!我记得你还专门为她写过一首词,至今我还记得呢。不信,背给你听——</p><p class="ql-block">《江城子•您》</p><p class="ql-block">鸿雁传书两地忙,</p><p class="ql-block">莫思量,</p><p class="ql-block">从未忘。</p><p class="ql-block">田头执笔,</p><p class="ql-block">无非怕遭凉。</p><p class="ql-block">纵使鸿沟应不允,</p><p class="ql-block">情满纸,</p><p class="ql-block">笔流畅。</p><p class="ql-block">投笔从戎至还乡,</p><p class="ql-block">小轩镜,</p><p class="ql-block">贴花黄。</p><p class="ql-block">数面无言,</p><p class="ql-block">惟有字千行。</p><p class="ql-block">难得心上有你外,</p><p class="ql-block">明月夜,</p><p class="ql-block">风避港。</p><p class="ql-block"> “去,去,去你的,你这叫哪壶不开提哪壶,趁人之危啦!”</p><p class="ql-block">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