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中国的支票是在晚清时期随着西方银行业务模式的传入而开始出现的。当时,西方列强在中国设立银行,并且带来了现代银行的业务操作方式,其中就包括支票这种支付工具。</p> <p class="ql-block"> 在民国时期,支票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随着中国本土银行业的兴起,银行开始广泛提供支票业务。当时的银行仿照西方的支票制度,制定了自己的支票格式、使用规则等。支票在商业交易和资金往来中开始扮演重要的角色,一些大城市的商业活动中,支票成为企业和商人常用的支付手段之一。</p> <p class="ql-block"> 新中国成立后,对支票业务进行了重新规范和管理。随着中国金融体系的不断完善,支票的使用范围、格式、管理等都有了更加明确的规定。支票主要应用于企业之间的资金结算、单位的财务支付等领域。并且随着经济的发展,支票的种类(如现金支票、转账支票等)也逐渐丰富起来。</p> <p class="ql-block"> 支票是出票人签发的,委托办理存款业务的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在见票时无条件支付确定的金额给收款人或者持票人的票据。</p> <p class="ql-block"> 支票分为普通支票、现金支票、转帐支票3种。现金支票只能用于支取现金,它可以由存款人签发用于到银行为本单位提取现金,也可以签发给其他单位和个人用来办理结算或者委托银行代为支付现金给收款人;转帐支票只能用于转账,它适用于存款人给同一城市范围内的收款单位划转款项,以办理商品交易、劳务供应、清偿债务和其他往来款项结算;普通支票可以用于支取现金,也可以用于转账。但在普通支票左上角划两条平行线的,为划线支票,只能用于转账,不能支取现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