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赛金花故居,位于黟县宏村镇上轴村(原黟县二都上轴村),地处西递、宏村之间。</p> <p class="ql-block">2003年在赛金花故园遗址上恢复、修缮的徽派园林“归园”,故又称归园景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故居取北宋晏几道《临江仙》“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词意,命名为“归园”。</p> <p class="ql-block">徽州园林多依山而建,建筑布局较为封闭。</p> <p class="ql-block">修缮过程中运用了徽州传统的造园手法。</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郑氏家祠是赛金花回到故里后有感于祖宗牌位无祠堂供奉,自行出资修建。</p> <p class="ql-block">伴云堂家祠现改造为赛金花生平陈列馆,运用现代展陈手法再现了赛金花这位干古奇女背后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第一奇:童年奇苦,第二奇:花船奇缘,第三奇:语言奇才,第四奇:交际奇葩,第五奇:爱情奇缘, 第六奇:追求奇艰,第七奇:交往奇趣,第八奇:重逢奇遇,第九奇:救民奇勋,第十奇:谈判奇功,第十一奇:虐婢奇案,第十二奇:心气奇高,第十三奇:暮年奇迹,第十四奇:直言奇胆,第十五奇:逝后奇荣,第十六奇:千古奇女。</p> <p class="ql-block">陈列馆中展出赛金花跌宕起伏传奇的一生。赛金花原名为郑彩云,清同治11年( 1872年)10月9日出生于黟县。</p> <p class="ql-block">郑彩云“艺名”赛金花,清同治11年( 1872年)10月9日出生于黟县二都上轴,父名郑八哥,祖父在苏州经营当铺,12岁时由于母亲病故,遂跟随父亲来到苏州。赛金花从小聪明伶俐,白净的瓜子脸,一双会说话的单凤眼,秀雅婉柔的摸样非常讨人喜欢,因家中变故,化名为“傅彩云”,在花船上做了一名卖艺不卖身的“青倌人”。</p> <p class="ql-block">赛金花外婆一家,今日龙川村风景。</p><p class="ql-block">相传郑彩云出生时,家中院内桂花树开的出奇茂盛,花香弥漫,乡亲称这是本地百年难得一见的祥瑞,家人也因此为她取个乳名叫“金花”。</p> <p class="ql-block">13岁堕入风尘的郑彩云,系统地接受了琴、棋、书、画的培训,成为一名卖艺不卖身的“清倌人”,被赞为苏州城的“花魁女状元”。</p> <p class="ql-block">云起徽黟光照亚欧</p><p class="ql-block">郑彩云幼年时就深受徽州文化的熏陶,内心深深种下忠孝节义的徽州印记。然而命运弄人,移居苏州的郑彩云因父母双亡,13岁堕入风尘,成为苏州花船上的一名色艺双绝的“清倌人”,后得遇清未状元洪钧,从而谱写了一段旷世奇缘。</p><p class="ql-block">与洪钧结合是赛金花一生命运的转折,就这样她从“状元夫人”、“公使夫人”,一步步走上清末历史的舞台,开始了一段段传奇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1887年,改变赛金花一生时刻悄然而至,当时正值家住苏州城内张家巷的同治戊辰科状元洪钧回家探亲,其一见赛金花,便被她的容颜及才情打动,在得到一妻一妾的默许下,纳赛金花为第三房姨太太。嫁入洪家后,洪钧为她改名赵梦鸾,真正成为“状元如夫人”,在洪钧的影响下,研习书墨,了解时政。</p> <p class="ql-block">洪钧(1839年-1893年) 清末状元、外交家、字陶士,号文卿,苏州人,祖籍安微黟县。同治年间状元,曾任输林院修撰,后出任湖北学政,主持陕西、山东乡试,并视学江西。1881年任内阁学士,官至兵部左侍郎;曾出任清廷驻俄、德、奥、荷兰四国公使,为我国历史唯一担任过外交官的科举状元。</p> <p class="ql-block">庚子年间,赛金花是清朝外交史上的一个重要人物。光绪十五年(1889年)慈禧和光绪赐见洪钧,钦派出使德、俄、奥、荷四国,赛金花作为公使夫人随同前往。在德国期间,他们曾受德皇的接见,在官廷宴会上,赛金花与皇后菲丽特合影,和俾斯麦首相及夫人促膝长谈,并认识了瓦德西及其夫人,结下了深厚的友谊。赛金花有着极高的语言天赋和社交能力,她熟通四国语言,特别是一口流利的德语,让很多王世贵族着迷这位来自东方的美丽女性。后来,大凡宴会,洪钧都让赛金花参加,自己则留在大使馆里潜心研究元史。回国后,慈禧表彰洪钧,说他是大清外交史上最好的外交官。洪钧知道这一切都要归功于赛金花,从内心感激赛金花,因此更加喜爱她。</p> <p class="ql-block">风华绝代花海沉浮</p><p class="ql-block">郑彩云离开苏州洪府后,改名曹梦兰,在上海办起了“梦兰书寓”,这座具有欧式风格、中西合盟的高级社交场所,因其头上有着状元夫人、公使夫人的桂冠而名扬上海滩,红极一时。</p> <p class="ql-block">后应当时清廷一些权贵相邀,1898年,“梦兰书寓”搬迁到北京继续经营,并将招牌改成“赛金花”书寓”。</p> <p class="ql-block">从此“赛金花书寓”成为京城高官、富商、文人雅士重要的社交场所,一时间名满京都,而郑彩云也从此正式更名赛金花。</p> <p class="ql-block">1900年,八国联军攻入北京,慈禧太后与光绪皇帝仓皇西逃,面对百姓无辜被杀,国宝惨遭破坏,赛金花一介弱女不顾个人安危,挺身而出,拯救北京城于水深火热,继而促成议和,联军撤出北京,慈禧、光绪回銮。</p><p class="ql-block">后因“鸟尽弓藏”,清廷以一个莫须有的罪名将赛金花递解回原籍黟县。</p> <p class="ql-block">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赛金花因为京城救国,使当权者蒙羞。遂以赛金花的一个叫风灵丫头服毒自杀为由,以“虐待婢女”为罪,遣送回原籍夥县,落脚在王吉祥饭店。在此期间结识了当地名士程梦余和富商余履庄,余履庄追求赛金花未果,今天余履庄的后人仍可以证实此事。其后程梦余疏通官府帮助她离开夥县,实年赛金花31岁,另有一苏州富商为了追求赛金花,曾赠一处房产给她,命名归园(现归园基于原基础修得。曾任安徽省政协常委的百岁老人程梦余自述的《回忆赛金花发配原籍》一文,发表于《安徽文史资料选编》1982年12月第3辑中。</p> <p class="ql-block">赛金花再次扬名北京城期间,驻军北平的国民革命军副总司令张学良慕名拜访赛金花,针对当时日本侵占中国东北三省,国民抗日激情高涨的情况,赛金花当场挥毫写下“国家是人人的国家,救国是人人的本分”这句震聋发聩的话,令张学良沉默良久,感慨万干。而此后促使张学良思想转变积极抗日的因素中,很可能就有赛金花这句提词的效果。</p> <p class="ql-block">1900年,八国联军攻入北京,一时间烽烟四起,山河残破。见此情景,赛金花内心深受煎熬,自小从徽文化中建立起来的爱国情怀使她不忍见百姓受难。当得知联军统帅为德国旧识瓦德西将军时,她不顾个人安危屈辱挺身而出,说服瓦德西对联军严加约束,从而保住北京城及百姓免遭更大的灾难。</p> <p class="ql-block">一位出身风尘的弱女子拯救了一个偌大的北京城,赛金花的传奇故事至此推向光辉的巅峰,无数北京市民感念其救国救民之举, 称其为“九天护国娘娘”。</p><p class="ql-block">赛金花这位奇女子,用她炽热的爱国之情,践行了中华民族“位卑未敢忘忧国”的传统品格。</p> <p class="ql-block">民国元年(1912年)赛金花回到上海,认识了曾任民政厅长参议员的江西人魏斯炅,并于民国七年(1918年)六月二十日,45岁的赛金花和魏斯炅在上海结婚。证婚人是护国军第二军总司令李烈钧。</p> <p class="ql-block">据刘半农在《赛金花本事》中记录,赛金花一生虽然风光无限,但内心渴求平静普通的生活。这段婚姻生活让赛金花直到临死前都十分怀念,因为她真正成为人妻,独一无二的,和魏斯炅过着平等、平静的夫妻生活。</p> <p class="ql-block">1936年12月4日凌晨,赛金花在她的北京破屋里去世。当天下午,北京《世界晚报》即刊登此消息:让人无限感叹的是,“艳间洋溢时代角色赛金花晨病故,身后费用一切皆无所出”。各界人士纷纷来捐款,大家都认为在庚子之乱时赛金花有功于民,并把她的事迹都编入诗歌、戏剧、小说中,一致同意将其棺木葬于陶然亭风景最优美处,与香家,鹦鹉家为邻。齐白石为她题写墓碑,当时还有许多名流题的墓碑诗碣。有代表的是张大千的《彩云图》和樊增祥的《彩云曲》。当时有报纸题:“毕生事迹,可歌可泣,一代美人,如此下场”。可惜的是,毕生研究赛金花的徽学家叶荫藩老人,在1985年曾专程到陶然亭踏访赛金花墓,怎么也找不到,问守园人才知道,“文革”期间将她墓铲平了,老人怅然而归故里。</p> <p class="ql-block">赛金花生前死后,功过是非,已争论了一个世纪。同时她的事迹已为后人留下大量的诗歌、小说、传记、书画、戏曲等珍贵资料,从曾朴的《孽海花》到20世纪20年代名人袁瞿园的《金花梦》、到30年代陕西易裕社的《颐和园》、苟慧生的《赛金花》、夏衍的七幕话剧《赛金花》、还有刘半农的《赛金花本事》、曾繁的《赛金花外传》、柯兴的《清末名妓赛金花》、朱翔编著的《赛金花传》、程梦余老人的《回忆赛金花发配原籍》、及时叶荫藩的《一代名妓赛金花》祝唱词等众多文献资料。</p> <p class="ql-block">刘半农等著《赛金花本事》。</p> <p class="ql-block">赛金花虽逝,她的事迹被后人创作成大量的诗歌、小说、传记、书画、戏曲、影视等珍贵资料,后世的人们通过这些文艺作品,来寄托对这位神奇女子的钦佩之情,传颂她传奇的一生。</p> <p class="ql-block">1936年夏衍创作的《赛金花》被称为“国防文学力作”。</p><p class="ql-block">该剧公演后因“有辱国体”而禁演。但1940年,抗战危机关头,上海剧艺社仍将熊佛西的《赛金花》与《明末遗恨》、《文天祥》等剧目一起上演,激励士气,弘扬民族气节。抱病的鲁迅对夏衍的《赛金花》略有不满,在上海《中流》杂志发表文章《这也是生活》,挖苦道:“连义和拳时代和德国统帅瓦德西睡了一些时候的赛金花,也早已封为九天护国娘娘了”。</p> <p class="ql-block">随后矛盾也在《中流》杂志上发表了《读赛金花》参与评说。文学官司算不了什么,话剧《赛金花》排演时,蓝苹(江青)和王莹竞演主角,蓝苹落败,前往延安投奔革命。1967年王莹被江青冠以“三十年代黑明星”、美国女特务”,于1974年迫害死于狱中。</p> <p class="ql-block">纵观中外历史,人们几乎找不出如赛金花这样一位经历神奇,令人目不暇接 且命运跌宕起伏、个性异常鲜明的女性,而这样一位奇女子,不是文学艺术作品的塑造,而是一位真实的人物,一段真实的历史,一个生动的故事。今日回顾历史上这位奇女子的目的,是想让后人了解,伟大大多来自平凡,正因为有着诸多位卑未敢忘忧国的普罗大众,中华民族才能自强于世界民族之林。</p> <p class="ql-block">走出展厅,来到女主人旧居,参观日常起居区。</p> <p class="ql-block">西式客厅</p> <p class="ql-block">赛金花书斋</p> <p class="ql-block">卧室</p> <p class="ql-block">灶间</p> <p class="ql-block">归园占地万余平方米。</p> <p class="ql-block">建筑面积大约2500平方米。</p> <p class="ql-block">徽州园林注重与周围环境的协调,房屋布局重视自然情趣和山水灵气,形成了“无山无水不成居”的独特风格。</p> <p class="ql-block">园中一处叠石假山——耸逸峰。</p> <p class="ql-block">其峰、峦、洞、壑、涧、泉相映成趣,叠制技法巧妙,构造独具匠心。登峰顶,归园全景尽收眼底。放眼望去,可见远处青山、近处田野、周边的古民居村落与整个景区溶为一体,自然协调。</p> <p class="ql-block">园中叠山、理水、建筑、植物与苏州、扬州等江南园林相比,有着很多不同之处。</p> <p class="ql-block">园中整体是徽派风格的传统园林。</p> <p class="ql-block">高墙耸立,窗户位置较高,马头墙美观大方,还具有防火功能。</p> <p class="ql-block">屋檐高高挑起。典型的徽州园林元素。</p> <p class="ql-block">双桥截春</p> <p class="ql-block">布局巧思的园林小中见大。</p> <p class="ql-block">繁茂的树木点缀园中秋色。</p> <p class="ql-block">美景如画</p> <p class="ql-block">一步一景</p> <p class="ql-block">美不胜收</p> <p class="ql-block">通幽小径不起眼的小花儿静悄悄地绽放。嫩黄色的翅果菊亭亭玉立。</p> <p class="ql-block">纯白色的葱兰勃勃盛开。</p> <p class="ql-block">粉嫩嫩山桃草灼灼风流。</p> <p class="ql-block">令人驻足</p> <p class="ql-block">闲憩水榭</p> <p class="ql-block">观红鲤碧波嬉戏。</p> <p class="ql-block">水中停泊木船,走,上船去!</p> <p class="ql-block">没有旧船票,能否登上你的小船?</p> <p class="ql-block">穿过不同匠心独具的门洞。</p> <p class="ql-block">远风耸逸</p> <p class="ql-block">各种几何图形</p> <p class="ql-block">形状各异</p> <p class="ql-block">连如厕之地也有四君子之一的竹子守候。</p> <p class="ql-block">游走在雅致的长廊。</p> <p class="ql-block">石不能言最可人。</p> <p class="ql-block">长廊中的观景窗也别有风情。</p> <p class="ql-block">在相映成趣的窗,观赏到另有一番不同的美景。</p> <p class="ql-block">赛金花故居虽是个小众的景区,游人很少,值得流连。</p> <p class="ql-block">徽商大宅院</p><p class="ql-block">大宅院占地面积13000平方米,建筑面积9000平方米,集亭、台、楼、阁、牌坊、学馆、戏台、花园、水榭、廊桥、台井、石雕、砖雕和木雕于一体,有宅第29座、房屋数百间,是微派建筑风格荟萃的博物馆。它是本着修旧如旧的恢复原则,将散落民间的29栋明末清代和民国期间具有徽派特色的建筑进行了修缮、整合而成,气势恢宏壮观。大宅院完美地重现了明代建筑肥梁瘦柱,简约舒展,清朝及民国建筑内涵丰富、雕饰细腻的特征风貌。微商大家族宅第庭院的精华,体现在那繁丽精美的雕刻细节上,石雕砖雕木雕艺术无处不在,彰显微派三雕的魅力。</p> <p class="ql-block">大宅院占地面积13000平方米。微商大家族宅第庭院的精华,体现在那繁丽精美的雕刻细节上,石雕砖雕木雕艺术无处不在,彰显微派三雕的魅力。</p> <p class="ql-block">有宅第29座、房屋数百间,是微派建筑风格荟萃的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建筑面积9000平方米。</p> <p class="ql-block">本着修旧如旧的恢复原则,将散落民间的29栋明末清代和民国期间具有徽派特色的建筑进行了修缮、整合而成,气势恢宏壮观。</p> <p class="ql-block">大宅院完美地重现了明代建筑肥梁瘦柱,简约舒展,清朝及民国建筑内涵丰富、雕饰细腻的特征风貌。</p> <p class="ql-block">大宅院集亭、台、楼、阁、牌坊、学馆、戏台、花园、水榭、廊桥、台井、石雕、砖雕和木雕于一体。</p> <p class="ql-block">水榭</p> <p class="ql-block">戏台</p> <p class="ql-block">池中石柱</p> <p class="ql-block">高台上的亭子</p> <p class="ql-block">徽式房门</p> <p class="ql-block">观景门</p> <p class="ql-block">石盘中的石蜥蜴</p> <p class="ql-block">这是古代厕所已风化的石人像标志。看他内急的样子太形象了吧?在古时候妇女是不允许在外面如厕的。</p> <p class="ql-block">马头墙</p> <p class="ql-block">层叠假山</p> <p class="ql-block">气派的牌坊</p> <p class="ql-block">精美的木雕</p> <p class="ql-block">精致的石雕</p> <p class="ql-block">镂空石窗</p> <p class="ql-block">镂空石窗倒影</p> <p class="ql-block">徽州典型建筑:粉墙黛瓦马头墙,瘦柱冬瓜梁;徽州特色三雕:石雕,砖雕和木雕。</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