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1. 延边百花谷朝鲜族村落的牌坊<br><div><br></div><div>长白山百花谷朝鲜族村落位于吉林省延边州安图县松江镇,距离长白山北坡景区约40公里。2023年10月15日,我们游玩了长白山地质公园之后来到这里落参观。<br></div> 2. 村里的朝鲜族美女热情接待我们。 3. 百花谷朝鲜族村落是吉林延边自治州对外开放的样板村,村里有个博物馆。 4. 村里的美女导游详细给我们介绍村落的发展历史。<div><br></div><div><h1><b>朝鲜族发展历史:</b></h1><b>(1)箕子朝鲜</b>(约公元前 1122 ~公元前 194 年):<br>朝鲜族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1世纪。据史料记载,西周时期,周武王封箕子于朝鲜。箕子是商纣王的叔叔,商朝覆灭后箕子深感痛心,他知道无法继续在周朝的土地上生存,为了保住殷商一族的血脉,他带着一众人马向东迁移,来到朝鲜半岛定居,建立“箕子王朝”,也就是现在的平壤地区。箕子朝鲜存在了近千年,直到西汉时期,经历了四十多代君王交替。<br><br><b>(2)卫满朝鲜</b>(公元前 194 ~公元前 108 年):<br>刘邦建立汉朝后,为了巩固统治地位屠杀开国功臣,燕王卢绾被杀,其部下卫满带领队伍一路逃到了朝鲜半岛,赶走箕准建立“卫满朝鲜”。卫满朝鲜的势力范围不断扩大,在朝鲜半岛北部形成了一个较为强大的国家。它与汉朝的关系复杂,初期是汉朝的外臣,后来逐渐对汉朝构成威胁。卫满朝鲜持续不到百年,公元前 108 年,汉武帝派兵灭了卫满朝鲜,在此设立了乐浪、玄菟、真番、临屯四郡,史称 “汉四郡”,加强汉朝对朝鲜半岛北部的统治。<br><br><b>(3)三国时代</b>(公元前 1 世纪 ~ 公元 7 世纪)<br>起源于中国东北地区和朝鲜半岛北部的高句丽民族建立了强大的中央集权国家,高句丽人擅长骑射,其军事力量强大,与中原王朝和朝鲜南部争斗。经济上,高句丽在农业、畜牧业和手工业方面都很发达,尤其在建筑方面,留下了如丸都山城等众多宏伟的建筑遗迹。<br>同时期朝鲜半岛西南部诞生了百济王国,积极吸收中国文化,使用汉字,修建了许多佛教寺庙。<br><br><b>(4)新罗时代</b>(公元 676 ~公元 935 年)<br>在朝鲜半岛东南部,辰韩部落中的一个小国新罗逐渐兴起,通过不断的兼并和改革逐渐发展强大。新罗积极引进唐朝文化,借助唐朝的力量统一了朝鲜半岛的大部分地区。公元 668 年,新罗国联合唐朝灭了高句丽,公元676 年又从唐朝手中取得了朝鲜半岛东南部的统治权,实现朝鲜半岛的统一。新罗时代在文化方面朝鲜半岛的文字、文学、音乐、舞蹈等在吸收中国文化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的特色。<br><br><b>(5)高丽王朝时期</b>(公元 918~ 公元 1392 年)<br>公元 918 年王建推翻了新罗,建立了高丽王朝,他设立了三省六部等机构,加强王权。此时中国北方先后出现了辽、金、元等政权,高丽与这些政权的关系复杂多变,有时候相互征战,有时候和睦相处,进行贸易往来。元朝时期高丽成为元朝的附属国,元朝在高丽设立征东行省。<br><br><b>(6)朝鲜王朝时期</b>(公元 1392~公元 1910 年)<br>1392 年,李成桂废黜高丽建立朝鲜王朝,他采用中国明朝的政治制度,设立了议政府、六曹等机构。在思想文化上尊崇儒学,以程朱理学为正统思想,通过科举制度选拔人才,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封建官僚体系。朝鲜王朝与中国明清两朝保持密切的宗藩关系。<br><br><b>(7)1910年以后</b><br>1910 年,日本通过《日韩合并条约》正式吞并朝鲜,朝鲜沦为日本的殖民地。1945 年日本投降后,朝鲜半岛获得解放,但是南北分裂。朝鲜半岛北部在朝鲜劳动党金日成的领导下在1948 年 9 月 9 日成立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与此同时1948 年 8 月 15 日,李承晚在朝鲜半岛南部建立大韩民国。<br></div><div><br></div><div>目前我国境内的朝鲜族人约有170多万,多分布在东北三省,他们大都是19世纪中叶从朝鲜半岛迁入的,当时由于朝鲜封建统治阶级的残酷剥削和压迫使朝鲜族人民难以生存,尤其在1869年前后朝鲜北部遭受连年的自然灾害,使得许多朝鲜农民迫于生计越过鸭绿江和图们江来到中国,在两江沿岸开垦荒地,与当地的汉族和满族人民杂居共处。<br></div> 5. 朝鲜族民居简介 6. 朝鲜族民居屋顶多用茅草或者瓦片,坡度缓和,中间呈平行舟形,形成独特的“四坡水”结构,类似唐代民居的建筑风格。 7. 朝鲜族的生活用具和生产工具。 8. 朝鲜族房屋讲究方位,与北方汉族一样多坐北朝南,注重向阳采光;院落不设围墙,以菜地、仓房等自然屏障划分各个家庭的边界,体现开放性和邻里信任。 9. 村里统一规划设计的房屋和街道。 10. 村里的晒谷场 11. 花坛 12. 开放的庭院 13. 庭院花草 14. 在自家庭院修剪花草的农民 15. 朝鲜族民居通常使用木材搭建,屋顶和墙壁多采用稻草、灰瓦片或泥墙。墙壁多为泥墙刷白灰,也有使用砖瓦结构的。 16. 朝鲜族民居外墙多为青瓦白墙,大屋顶,门窗为细木格棂。 17. 朝鲜族民居的建筑结构多为青瓦白墙的山顶式建筑,简洁而不失雅致。 18. 室内多为榻榻米式的地板,所以屋外也以木地板奠基。 19. 侧面白墙上的绘画 20. 简单雅致的朝鲜族民居 21. 体现民族风情的墙面宣传画 22. 屋顶的榫卯结构与汉族民居相似。 23. 寓意富贵、吉祥的墙面绘画。 24. 屋前的木雕图腾 25. 26. 27. 屋前 28. 花草芬芳的前院 29. 整洁干净的屋后 30. 从屋前的停车状况来看,百花谷朝鲜族的家庭经济状况良好。 31. 导游带领我们走进一户朝鲜族家庭参观。多数家庭通常是木质推拉门,进门就脱鞋,然后上炕,房间里大部分甚至全部面积都是炕,这炕就是在地上铺了个大大的海绵垫,周围是橱柜和餐具。吃饭、睡觉都在炕上。但是中间这位朝鲜族大姐给我们介绍,他们一家人都睡炕,两个孩子在外面上学之后思想开放了,回家不愿意跟父母同睡,要求有独立的空间,睡床。 32. 这位朝鲜族大姐详细给我们介绍家里和村里的情况,顺带推荐当地的特产——高丽参。 33. 整齐的街道和雅致的庭院充分彰显当地新农村建设的成效。村里成立了互助合作社,政府给予资金和技术支持,平时种植高丽参等土特产,对游客开放,年底分红,经济效益还不错,日子越来越好。 34.百花谷朝鲜族村曾经在2010年7月和2016年遭遇特大洪水,村落被淹,后来政府支持重建,新建了具有朝鲜族特色的建筑群落,作为对外开放的样板村,并于2019年11月正式投入运营。村里每户人家只需要出少量钱就住进了宽敞漂亮的新房,所以老百姓非常感恩党和政府,在村落中央建了一个感恩亭。 35. 感恩亭 36. 感恩亭也是村民聚会休闲的场所。 37. 感恩亭前的假山。 38. 村里的巨幅绘画 39. 五德泉:这里原来有几口井,是村民打水的地方。 40. 凉亭 41. 回廊 42. 朝鲜族餐厅:朝鲜族的饮食以大米和小米为主食,特色食品有:打糕、冷面和明太鱼,常见的菜肴有大酱汤、泡菜、烤肉等。 43. 打糕制作工坊,打糕是用糯米制成的传统节庆食品。 44. 朝鲜泡菜:因朝鲜族居住的地区地形以山地为主,平原面积有限,导致蔬菜种植面积和产量有限,加上冬季漫长且寒冷,新鲜蔬菜难以种植,因此腌制泡菜成为储存蔬菜的重要方式。 45. 朝鲜族服饰:村里有专门的门店出租朝鲜族服饰,让游客体验朝鲜族民俗风情。朝鲜族传统服饰的最大特点是斜襟、无纽扣,胸前以长布带打结,色彩以白色为主基调,呈现素净淡雅的风格,朝鲜族因此而有“白衣民族”之称。这种服饰继承了西周汉族服饰的特点:交领长裙。 46. 朝鲜族舞蹈的主要形式包括农乐舞、假面舞、剑舞、长鼓舞、扁鼓舞、扇舞、拍打舞等,朝鲜族舞蹈强调“圆”的境界,动作呈现“波浪状”,韵律优美、动作细腻、柔和而悠长,动中有静、柔中带刚的舞步恰似轻灵高雅的白鹤。 47. 朝鲜族尊崇儒家礼仪,把尊敬老人看作家庭和整个社会生活中重要的礼节和道德准则。每个家庭都会为60岁老人举办非常隆重的花甲礼。 48. 在东北朝鲜族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显著特点,叫“三大三小”,即:坑大窗小、裙子大衣服小、车轮大车身小。<div><br></div><div>总体来说,延边百花谷古色古香的传统建筑群落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显得格外宁静美丽。村落民居不仅展示了朝鲜族独特的建筑风格,更体现了朝鲜族人民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活理念。在这里,人们可以远离城市的喧嚣,感受生活的宁静和岁月的美好。<br></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