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第33期】深耕整本书阅读 共研教学新样态

管城小学语文

——管城区小学语文学科基地新学期3月份第1次学段联合教研 为进一步落实新课标理念,探索整本书阅读教学的有效路径,管城区小学语文学科基地于3月6日开启了新学期第一次分学段联合教研。此次教研旨在以上学期各年级的理论研讨为基础,以不同课型的实践汇报与说课展示为驱动,通过学段内各年级的联合教研规划本学期的活动计划,为最终的整本书阅读课例展示做准备。 在创新街小学五楼录播室内,低段年级组的教师们围坐在一起,形成了一个充满活力与智慧的小圈子。在经验丰富的李健楠主任的带领下,大家纷纷打开了话匣子,展开了热烈的讨论。讨论中,大家确定以《神笔马良》为整本书阅读分享课的主题,随后围绕分享课的内容编排,阅读单的设计,以及前期导读课和推进课的准备都进行了深入的探讨。老师们在教研中还针对分享课中可视化的教学策略,如看图讲故事,看表讲故事等进行了交流。此外,为了确保后续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教师们还齐心协力,共同制定了详细且周全的小组工作计划。在制定计划的过程中,大家充分考虑了各种可能出现的情况,并提前做好了应对措施。同时,教师们还明确了各自的分工,每个人都清楚地知道自己在团队中所肩负的责任和任务,以便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优势,为教学工作贡献力量。 中段教研活动在康莹主任和韩靓主任的带领下有序开展。首先,韩靓主任布置了本学期的教研安排,主要围绕如何上好《中国古代神话》导读课开展。其次,大家各抒己见,交流了自己在开展导读课中的困惑:如何制定阅读计划;阅读计划如何持续到整本书;如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阅读课有趣、有法、有效;如何完善教学评的一体化,导读课设计的进阶型及教学策略是否可以通用等问题。然后,老师们共同观看了《中国古代神话》导读课的优秀课例,课例中的问卷调查的开展、AI人工智能的使用、教学设计的巧妙都让老师们获益良多,有了很多的思考。最后,老师们畅所欲言,说了自己对于《中国古代神话》导读课的设计思路。韩靓主任指出我们在设计课例时一定要仔细研读课标中关于阅读的要求,将这些要求融入自己的设计之中,康莹主任认为,对于《中国古代神话》这本书,我们在设计导读课时,可以关注到地域性,拉近故事与学生现实生活的联系。 高段年级组全体语文老师欢聚在外国语牧歌小学,开展本学期小学语文学科基地高段教研活动。首先,五年级何泉一老师对上学期教研成功进行分享,何老师从“整本书阅读的意义”“整本书阅读建构和实施”“下一步教研计划”三个方面进行了汇报。重点分享了“整本书阅读建构策略”,即从“激兴趣”“授方法”“强期待”三个方面构建导读。注重“三推三度”即展示阅读成果,推进阅读的进度;聚焦阅读任务,推进阅读的深度;搭建阅读平台,推进阅读的广度开展整本书阅读推进。以及通过动态、静态多种形式展示学生阅读成果。接着,六年级翟晶晶老师通过自己的实践经历向大家分享了博客撰写的成功经验:从“明确目标、选择合适主题”到具体写作,深入浅出,简洁明了,为我们一线老师对博客撰写提供了具体可操作的经验。郑世珍书记紧接着博客撰写的话题,借助名师王崧舟、“饺子”导演等人的成长案例指出做事贵在“坚持”,尤其做教育更需要我们一线老师的潜心、静心和恒心。在郑书记的指导下,我们高段老师按照学校就近原则,打破年级隔阂,进行跨年级分组、结对,讨论分工与阶段性教研计划。本次研讨目标明确,氛围活跃,让老师们真切感受到整本书阅读教学的路径,明确了整本书教学的实施方向,相信在接下来的教研活动会更加有序和高效。<br> 步履所往,皆是远方。此次联合教研,各学段成员以行动规划为起点,以不同课型的精准施策为支点,集全员智慧破解阅读教学之难题,助推整本书阅读走向科学化、系统化。 低段撰稿、摄像:实验小学 梁丽那<div>中段撰稿、摄影:漓江路小学 李月宁</div><div>高段摄影、撰稿:创新街小学 晁九玲</div><div>整体编辑:扶轮外国语 张倩</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