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光阴似箭,岁月蹉跎,已经过去了十年,川藏行历历在目,恍如昨日,这是一次令人心潮澎湃的旅途。因为有【阿力】的妙笔生花之作在先,所以心先懒散起来。之后川藏行丹东队员小聚,两杯美酒,万丈豪情,又想着去拾遗补缺。</p> <p class="ql-block">川藏色达之旅,筹划了很长时间,由于高原地带情况复杂,【阿力】花费很多精力制作攻略,最后确定出行路线自丹东乘车前往大连,乘机在成都降落后,包车自阿坝进入藏区,目的地色达,然后经丹巴、康定返回成都休整后回丹。</p> <p class="ql-block">川藏行全队12人,其中成都队员2人(消失夫妇)、沈阳队员2人(菠萝蜜、小芳),这是丹东队员8人前往大连途中(自左至右:杰克、婷婷、露丹、响指、阿文、阿雅、娟儿、阿力)。</p> <p class="ql-block">2015年4月份的天气,乍暖还寒,尤其高原气候,可能一天要经历春夏秋冬四个季节,对于高原地带没有任何感知的队员都做了充分的准备,除了御寒衣物,抗高反(高原反应)的保健品如红景天口服液也是不可或缺。</p> <p class="ql-block">提前到达大连周水子国际机场,当时智能手机流行时间不长,各种品牌都处于成长期,移动网络也不太流畅,但候机时仍然专注的手机控,每个人平静的外表下都抑制着内心的期待和冲动。</p> <p class="ql-block">四个多小时的飞行,安全抵达成都双流机场。或许是很久没有走长线的关系,落地后满是对旅途的渴望,【杰克】异常兴奋,与大家商量后决定先去感受一下成都夜色。</p> <p class="ql-block">成都,物产丰盛,气候宜人<span style="font-size:18px;">,同时蕴藏着丰厚的历史文化沉淀。喜欢古典文学的朋友都知道,它是东汉末年三足鼎立时期蜀国的都城,可惜当时汉献帝刘协被魏王曹操及其次子曹丕裹挟着在河南洛阳发呆,没机会体验成都的安逸舒适,不然为啥刘备领着诸葛孔明那帮人拼死拼活的坚守着这块儿地呢。</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没来之前就惦记着到成都好好尝尝四川的火锅,看看到底什么样的味道能让蜀人天天麻辣。上网科普一下,知道了来成都不去“蜀九香”绝对是遗憾,这里地道的川味与丹东的川锅有天壤之别。</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每到夜晚这里客流穿梭,想在“蜀九香”吃顿饭需要排队很长时间,而且不提前预定还没有包房,领到号牌大家到门外候位,只有耐心等待才能一饱口福。</span></p> <p class="ql-block">坐到座位上才看到不一样,大海碗里装的不是啤酒,而是涮火锅的蘸料,这种调料在火锅店还是第一次见到,你说用这么大的碗装料,这得吃多少肉啊,感觉有点浪费。对了,反正都是食客买单,呵呵~</p> <p class="ql-block">这次川藏行三地队员的集结地就定在这里,本地队员【消失】小两口早早在这里等候,我们丹东八人随后赶到,沈阳队员【菠萝蜜】与【小芳】乘坐的班机稍晚些,最后到达“蜀九香”。由于多数队员都是初次见面,俺提议大家共同举杯,既贺相见又是壮行。</p> <p class="ql-block">肿么样,看着很有食欲吧?!大家在【消失】的指导下,花花绿绿的点了一大桌子菜品,尤其猪脑之类的都是第一次吃,价格也不便宜,这才知道以前在丹东吃的川锅都是改良简装版。</p> <p class="ql-block">最贵的当属68元1瓶的啤酒,拿到手里看过来,酒瓶是铝质,冲这个包装也能卖上这个价!本来说好的一起喝白酒,听说明天可能会出现的高反,结果纷纷改喝啤酒,上桌的白酒反倒受到了冷落。</p> <p class="ql-block">268元一瓶的精装丰谷,妥妥53°,味道好极了!感觉也不错,就俺一个人享用!别忘了,四川可是出产好酒的天府之国啊,到这里不喝白酒那真就错过了。</p> <p class="ql-block">成都是座适合休闲的城市,这里的夜店很有名气,由于气候温和,其中九眼桥岸边整条街都是半开放式酒吧,家家人气儿爆棚,消费也不高。</p> <p class="ql-block">走过这条街,每一家酒吧的装修风格都非常独特,单看门面就情调各异,十分博人眼球,绝对没有重复,给人以别样的视觉享受。</p> <p class="ql-block">第二天早上,我们包租的丰田考斯特如约而至,司机张静大哥本地人,非常实在厚道,他将陪伴我们后面近十天的旅程,一番寒暄后开始启程向汶川方向出发。</p> <p class="ql-block">路过成都都江堰市,迎面是李冰塑像。秦昭王后期(约公元前276年至251年),蜀郡守李冰父子总结了前人治水的经验,<span style="font-size:18px;">用最原始的材料,</span>组织岷江两岸人民,<span style="font-size:18px;">建造了最先进的都江堰工程,历经2200多年,</span>至今仍发挥着防洪、灌溉、水运等多种功能,是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典范。</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汶川,位于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是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素有“大禹故里、熊猫家园、康养汶川”之美誉,是全国四个羌族聚居县之一,是藏、羌、回、汉等各族群众交汇融合的地带,当年红军长征时经过这里受阻,就有刘伯承元帅与羌族首领小叶丹结盟借道的佳话。一路上随处可见的汶川大地震遗址,每个遗址下面都是被掩埋的居民房屋。</span></p> <p class="ql-block">到达理县恰逢中午,这里好像人少地广的感觉,临街的几个饭店里也没有几个顾客,正好适合我们的心意。一番煎炒烹炸后,上面浮着厚厚辣椒油的正宗川菜起锅了,大家就着木桶米饭,后脑勺辣的直冒汗,你瞅瞅都啥表情了。</p> <p class="ql-block">进入四川一直不停的到处看,到处吃,还真没倒出空闲来拍拍照片。这不,第一次穿上饭店老板提供的民族服装,【婷婷】和【娟儿】有点小兴奋,饭也没吃消停。</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color:rgb(1, 1, 1);">离阿坝县城越来越近。</span><span style="color:rgb(1, 1, 1);">途中休息,</span><span style="color:rgb(1, 1, 1); font-size:18px;">可以看到远处的雪山,</span><span style="color:rgb(1, 1, 1);">【阿雅】告诉大家,提前准备好御寒冬装,这时气温开始渐渐的降低了。</span></p> <p class="ql-block">地处红原县的查真梁子,“查真”在藏语中意为柳树,因查真梁子垭口四周红柳成荫而得名。查真梁子是黄河与长江的分水岭,山北壤口乡文部沟发源的壤口曲,向南汇入大渡河支流梭磨河,属长江上游支流;山南发育的嘎曲河,即白河,流程400公里,于若尔盖县唐克乡索克藏寺院附近注入黄河。</p> <p class="ql-block">由于海拔逐渐升高的原因,大家随身携带的真空包装小食品,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开始胀袋,不大功夫就到了吹弹得破的状态,真担心突如其来的爆炸小惊吓。</p> <p class="ql-block">【小芳】提醒大家,所有可以充气的容器都会胀袋,包括脖子上套着的睡枕,充气也只能充到一半,不然很快就会胀爆到让你睡意全无。</p> <p class="ql-block">藏区的天空是大自然的即兴舞台,<span style="font-size:18px;">之前晴空万里的天气,很快就乌云翻滚,</span>剧情切换毫无预告,就像捉摸不透的神秘魔术 ,处处是意外,貌似暴风雪来临的节奏。</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到达阿坝县城天黑了下来,住宿是头等大事。主街上走个来回,选中了一家宾馆。因为不是旅游季节,宾馆里没什么客人,价格也很便宜,标准间一百多块,条件也不错。</span></p> <p class="ql-block">吃个饭咋看着像妥妥滴塔利班聚会,为啥裹得这么严实?原来当天的新闻报道,央视著名主持人毕姥爷,因为酒后失言被同桌酒友偷拍视频陷害,看来以后酒桌上最好还是闭紧嘴巴,呵呵~</p> <p class="ql-block">往回走的路上,天空飘下了鹅毛大雪,队员【娟儿】出现了高反症状,头重脚轻只能倒在床上。看着窗外道路慢慢增厚的积雪,大家不由得为明天的行程担心起来。</p> <p class="ql-block">格尔登寺位于阿坝县城西北角,<span style="font-size:18px;">建于清同治九年(1870年),其前身为洞沟寺,</span>占地面积18000平方米,现有僧人1000余人,活佛14人,是阿坝最大的藏传佛教格鲁派寺院,在工农红军长征时曾为红军领导机关所在地。图中大佛塔全高49米,底座边长25米,佛塔外围是环塔转经走廊,环全寺有数千个大小转经筒。</p> <p class="ql-block">几次进藏的【阿雅】熟知当地的风土人情,趁我们四处拍照的间隙,<span style="font-size:18px;">与当地的藏族老人聊了起来。老人热情的建议我们去色达看看,【阿雅】告诉他我们此行的目的地就是色达。</span></p> <p class="ql-block">【小芳】在转经廊里祈福,约两公里的长廊装有五千多个转经筒,每逢重大宗教活动,云集僧侣千人,场面十分壮观。其中跳神法会是藏传佛教寺院最隆重的祭典活动之一,由喇嘛僧侣表演宗教仪式舞蹈,通过跳神面具等镇慑内外魔。</p> <p class="ql-block">汽车驶出阿坝县城地界,眼前全是冰雪路面,对长期生活在东北的司机都是考验。在川藏线多年驾驶的司机张大哥提议下,为了安全不能考虑车速了。</p> <p class="ql-block">大家正在说话间,发现前方路段的车辆纷纷靠停路边,经询问得知,有两辆轿车在小坡弯路上原地侧滑,无法起步,导致所有车辆被阻隔。这个季节藏区多雪,两驱SUV尚有困难,何况小轿车,还是功课做的不够啊~</p> <p class="ql-block">这时大多数队员还没出现严重高反,只有两三位队员蜷在座椅上闭目抗反。美女们被眼前的雪山美景所吸引,趁汽车停靠,趁高反未到,“姐来亮个相!”</p> <p class="ql-block">车里开着暖风十分暖和,车外寒风凛冽,但沁入心扉是那么的清新舒爽,【杰克】深深地吸了一口气,细品空气中的含氧量,没有一点儿高反的感觉。</p> <p class="ql-block">再次启动后为了赶时间,午餐从简不降档,【阿文】从丹东带来的猪蹄每人一个,加上其他人带的各种食品应有尽有。无意中向车窗外瞟了一眼,发现已经进入青海省地界,手里拿着猪蹄,匆忙中没拿稳相机,瞬间车就开过去了。</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一直在四千米以上的海拔行进,车内鸦雀无声。嗜睡或许是因为氧气稀薄的原因,但对有高反症状的人来说,还有缓解头痛的作用。</span></p> <h3>车子开始在雪山上盘旋,连续穿过几个著名的垭口。坡太陡停车不易起步,直接驶过——桑赤山垭口。</h3> <p class="ql-block">一路经过几个垭口,都没有停车,司机张大哥在乱石头垭口停了下来。据说这里是去川西路上的打卡地,四周的景色也不错。大家都挺兴奋,唧唧咋咋的合个影。</p> <p class="ql-block">一路上操碎了心的【阿力】,户外强驴,以摄影闻名。之前有过进藏经历,所以这次确定行程后,被大家一致推举为领队。</p> <p class="ql-block">高反吐了一路的【娟儿】,此时的感觉强了许多,之前到达阿坝时出现的高反症状,拖拖拉拉一直承受着高反的折磨。</p> <p class="ql-block">总有说不完的笑话,并且说笑话自己还不笑的活宝儿【阿文】,户外强驴,经常穿行于名山大川,一年可能有300天,不是在景点就是在去景点的路上。</p> <p class="ql-block">或许跟大家是初次相识,也可能受到轻微高反影响,一路上稳重平静不咋言语的【响指】,即使大家为某个话题笑的合不拢嘴,她也只是抿嘴微笑。</p> <p class="ql-block">最能逗的就是冷丁来一句,就会让大家哈哈大笑的【阿雅】。她也是我们全队唯一多次进藏的、并且是只身一人进藏的女生,不得不佩服她的勇气和体能。</p> <p class="ql-block">像只小猫一样乖巧的【露丹】,从丹东出发开始,只要开口说话,脸上总是带着温文尔雅的微笑,广泛的知识面与人沟通起来非常愉快。</p> <p class="ql-block">大风吹散积雪,感觉车辆在龙卷风的漩涡中心,周围飞舞着羽毛。白茫茫的一片雪原,景色不在,继续驶过——隆格山垭口。</p> <p class="ql-block">这里的垭口相当东北人说的风口,两座山丘夹着低洼的道路。日光很足的德啄山垭口,由于雪山景色略同,有些队员因为缺氧不愿下车了。</p> <p class="ql-block">回首盘山公路心里仍是一紧一紧的,胳膊肘式的大弯,冰雪局面,没有护栏,想想挺后怕。</p> <p class="ql-block">穿过斑玛县城,离色达还剩几个小时的路程了。本来长途乘车是份苦差事,由于多数队员都是初次进藏,看着窗外的景色,说说笑笑间并不觉得十分疲劳。</p> <p class="ql-block">由于通讯信号不佳,一条新修的水泥路在导航上也无法找到,大家一脸懵圈,在司机张师傅力主下选择走这条路。</p> <p class="ql-block">川藏线近几年已成旅游热线,政府也看到旅游带来的商机,沿途路标不时的跳入眼帘。当看到这个不起眼的路标时,色达县城离我们就不远了。</p> <p class="ql-block">路边的玛尼石堆倚着很多刻着六字真言的石头,为了这六个字的读音,我们还争执了半天,最后确认答案:<span style="font-size:18px;">唵an、嘛ma、呢ni、叭ba、咪mei、吽hong。</span></p> <p class="ql-block">几个放学路过的藏族孩子,被我们象老鹰捉小鸡似的围在中间,懵懂的眼神,僵硬的表情,孩子们稀里糊涂的拍了个照。</p> <p class="ql-block">要想富,先修路。从进入阿坝藏区一路走来,并没有之前想象的多么贫瘠落后,由【婷婷】身后的公路看,藏区的基础建设还是相当不错的。</p> <p class="ql-block">傍晚到达色达县城,沿着县城中心金马广场打探周边的宾馆和藏式旅店,条件都不理想。</p> <p class="ql-block">中心街道的尽头找到一家貌似才开业的宾馆,每人60元,有热水、WiFi,电器也挺全,还有年轻漂亮的老板娘,房间数量刚好与我们人数相同。美中不足的是其中一间客房空调坏了、电灯不亮还没有水,俺自告奋勇入住,睡觉时盖两床棉被两条超厚大毛毯——暖是暖和了,可这重量,差点儿没给俺压噶了!</p> <p class="ql-block">刚好当天是队友【菠萝蜜】的生日,大盘鸡、水果又炒了几个菜庆生,遗憾的是大家因为高原反应,连俺这个没有高反的人也没敢喝酒,因为明天要去的色达五明佛学院海拔更高。</p> <p class="ql-block">早餐大家吃了高原上的豆花包子,考虑到继续前行可能出现的高反,先沿着县城主要街道找药店,结果上午九点之前能买到抗高反药的药店都不开门,只好坚持18公里到达了色达五明佛学院的山门口。</p> <p class="ql-block">多次独行进藏的【阿雅】带领全体队员去拜会天葬师朋友,恰巧天葬师仁真大师外出去县城办事未归,大家简短的与他的家人寒暄后,继续向位于喇荣沟的目的地——喇荣宾馆进发。</p> <p class="ql-block">刚见面还以为是个小女孩,打过招呼才知道是仁真大师的儿子,放下给大师一家带来的礼物,<span style="font-size:18px;">与天葬师妻儿合个影,</span>这是进入藏区以来第一次与藏民近距离接触。</p> <p class="ql-block">远远的看见即将入住的喇荣宾馆,感觉犹如到家,汽车在狭窄的单行道路上爬坡,山上接连驶下来几辆车,无法会车只能退至坡下。这是体验高原负重徒步的机会,俺背起30斤重的背包,在60多米的坡路上,因为缺氧歇息了四次,终于走到了喇荣宾馆。</p> <p class="ql-block">外表看似不错的喇荣宾馆,是色达住宿标准最高的宾馆,进入房间才看到住宿条件,气温零下10°室内还没有取暖设施,唯一有空调的房间把八名女队员集中到一起,至于四位爷们只能靠自身体温,盖着棉被打着电热毯和衣而卧了。</p> <p class="ql-block">色达的夜色很美。由于一路颠簸,特别是接近五明佛学院的几公里,全是碎石土路,浑身颠的快要散了架。终于到达目的地,大家早早钻进被窝。奇葩的是,夜半时分被急促的敲门声吵醒,进来了几个人竟然是查房,领头的还是一位年轻轻的美女。</p> <p class="ql-block">在喇荣宾馆入住的两天里,最难过的是没有生活用水,宾馆里也没有卫生间。两天没有洗漱,难怪传言藏民一生只洗三次澡,这里的确缺水。室外的公厕犹如炮楼般高高在上,跟东北农村的旱厕类似,不同的是,站在蹲位向坑下一望,十几米高,有些眩晕的感觉。</p> <p class="ql-block">临近中午【消失】的媳妇突然高反状况严重,脸部浮肿还有些发烧,为安全起见,立刻决定将两个人送回色达县城休息,虽然海拔只下降了四五百米,对减轻高反却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p> <p class="ql-block">一路期待的天葬,真正来到位于五明佛学院与色达县城之间的天葬场时有了变化。天葬就是将尸体肢解剁碎,再拌上香料喂食秃鹫的藏俗过程,不是每个死去的人都能享受天葬的待遇,没有点财力只能土葬了。【阿雅】嘱咐体质不佳和有心里恐惧的队员尽量不要去看天葬,虽然藏民认为天葬是为了死者顺利升天,但对我们来说,还是需要极大的勇气。</p> <p class="ql-block">由于【阿雅】多次进藏的人脉关系,【阿力】、【阿文】、【菠萝蜜】和司机张大哥在天葬师仁真大师的带领下去了天葬台,还被破格安排在四五米的近距离体会天葬过程。【杰克】带领其余不想参观天葬的七名女生高原徒步穿越,由天葬场徒步前往五明佛学院。</p> <p class="ql-block">在色达看天葬真需要一定的心理承受能力,一具停放数日、组织腐败被剥光衣服的尸体,在天葬师刀下快速分解,听到的是挫骨切肉的摩擦声,看到的是如牛肉般蜡黄的脂肪,空气中弥漫着拌了香料的腐尸味道,吸引了铺天盖地的秃鹫,争抢瞬间不剩只肉片骨。</p> <p class="ql-block">徒步穿越高原,除了要克服高反之外,荒凉的山岭多有野狗出没,人单势孤还真不敢冒险穿行。</p> <p class="ql-block">开始的时候还能保持匀速队列,走了两公里后,逐渐气喘吁吁,氧气稀薄的就想坐下来休息。</p> <p class="ql-block">翻过两座山坳,缺氧造成全队躺枪。仰望蓝天上飘着朵朵白云,每个人都感觉自己有些晕乎起来。</p> <p class="ql-block">不远处忽然出现了帅气的喇嘛,那就是一阵骚动,全队美女丢下俺这个男银,争先恐后的跑去与喇嘛合影,说好的高反呢?疲劳呢?🙏🏻俺滴活佛啊~</p> <p class="ql-block">终于从山路走到公路,稍事休息后去五明佛学院与【阿力】一行会合,观看著名的佛学经典场面——辩经。</p> <h3>辩经是通过一对一的问答,用平生所学来诠释佛学的真谛,场面非常壮观,几百名喇嘛专注忘我,广场人声鼎沸。</h3> <h3>这可不是切磋武艺,文采飞扬的口才随着手舞足蹈喷薄而出,连【阿文】也按耐不住的跃跃而试。</h3> <h3>虽然听不懂语言,但从他们虔诚激昂的辩论中可以感受出博大精深的佛学影响之甚,沁入心髓。</h3> <h3>辩经结束,大家相约去喝上一碗酥油茶,或许是没喝习惯的缘故,没感觉到歌词中唱的味道那么美。</h3> <h3>午后的阳光感觉从里到外的暖洋洋,到现在都没搞清楚【阿力】这身裹盖从哪里搞到的。</h3> <h3>在佛学院内最高的山峰上有一个巨大的、金碧辉煌的坛城。坛城共有三层,一般大家都在一、二层转绕。一层是一个转经廊,放置了一圈转经筒。</h3> <h3>每天无论早晚都有人在这里转经,金色的圆筒在人们干枯的手转过之后留下一串悠长的嘎吱嘎吱的响声。一等祈福10800圈,二等祈福1080圈,三等祈福108圏,据说如果你有什么疾病,在这里转上一百圈就能够好。</h3> <p class="ql-block">坛城边的空地上,永远有磕长头的虔诚信徒,学院还专门为此在一层平台上放置了木板。</p> <h3><font color="#010101">坛城是色达佛学院最美丽的地方,现在我们去最高峰等候日落观赏色达全景。</font></h3> <p class="ql-block">就像莫斯科不相信眼泪一样,色达不相信爱情,在这里有非分之想立刻会心动过速,呼吸急促,颅脑充血,不过开个小玩笑让大家淡忘高反倒是无可厚非。</p> <p class="ql-block">夕阳西下,余晖映照五明佛学院金顶,连漫山的红色小房子都变得那么温馨。今晚能看到什么样的迷人景色呢?</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精彩待续,敬请关注!</b></p><p class="ql-block">…………………………………………</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