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古人踏雪寻梅的雅兴,是源于对大自然之美的热爱和对高洁品格的追求,梅花傲雪凌霜,独自开放,蔬疏影横斜,暗香浮动,象征着坚韧与孤傲,因此成为文人雅士心中的精神寄托。踏雪寻梅,不仅是为了欣赏梅花的美,更是一种心灵的修行与意境的追寻。这种雅兴不仅体现了古人对自然的亲近,也反映了他们追求精神自由、崇尚高洁品格的生活态度。即使在寒冷的冬日,他们依然愿意踏雪而行,只为寻找那一抹梅花的清香与风骨。</p> <p class="ql-block">历代诗人都有对梅花的描写,如北宋诗人林逋的“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虽是名句,但视野狭窄,格局太小。“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这是陆游的卜算子·咏梅,虽以物喻人,托物言志,以清新的情调写出了傲然不屈的梅花,暗喻了自己虽终生坎坷却坚贞不屈,达到了物我融一的境界,但没有与命运抗争的精神,剩下的只是独孤芳自赏。</p><p class="ql-block">“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同样是咏梅,而我们伟大领袖毛主席的这首卜算子咏梅,大气的不是一点半点,通过描绘梅花的形象,展现了坚韧不拔、乐观向上的精神,告诉我们在逆境中依然要保持坚强。尽管环境严酷,梅花依然盛开,鼓励人们在困境中保持希望。</p> <p class="ql-block">郑州经过了两天的风雨交加,半年来老天总下了一场透雨,极大的缓解了北方的旱情,对小麦返青是极大的利好。三月五日是惊蛰,从阴历来说是万物复苏的季节,听说郑州西流湖千金梅岭的梅花盛开,我准备前去看看。早饭后我骑电动车出发,八点钟便到达南五里堡地铁站,乘地铁5号内环线到郑中心医院站转10号线,八点半多点便到达西流湖南站。出站距千金梅岭尚有一点七公里路程,只当是散步了,我抬腿就走,很快,九点前便进入了郑州西流湖公园,前面远远看到成片盛开的梅花,那就是目的地千金梅岭。</p> <p class="ql-block">我进入公园时间尚早,园里的环卫工人还在打扫着卫生,游客也三五成群的入园参观。雨后初晴的西流湖公园空气清新,曲折回转的园内道路干净卫生,游客何有说有笑,心清气爽,给整个千金梅岭带来生机。我顺着园区大路下坡前去寻梅,但左手边的“天河亭”及下边的一湾清水映入眼帘,我一步步走到下边看看风景,清洁工人正在清理干枯的苇草。亭子下面千层堆积的石块乱中取静,对面的河水、拱桥、垂柳、小亭还有远处的幢幢高楼更衬托出一些雅趣。</p> <p class="ql-block">参观了小桥流水回归正路,两侧全是一片片的争芳斗艳的梅花树,有的含苞待放,有的花开正艳,还有的雨过花残。我看了一下,品种好象没有几个,开红色花、粉色花的居多,尚有一部分开着白色花的绿萼梅和黄色花的腊梅等,许多大姑娘、小姐姐、年轻的情侣、年长的大妈大都在红色盛开的花丛中打卡拍照。阳光温柔地洒在花园里,花瓣上的晨露尚未退去,晶莹剔透,闪光耀眼。花瓣层层叠叠,粉红中透着淡淡的金色,仿佛在微风中轻轻颤动。女士们的发丝被风儿轻轻拂起,眼神专注而温柔,仿佛在与花儿对话。她们按下快门,时间静止,花与人的美好在这一刻定格成为永恒的画面。</p> <p class="ql-block">妻子去焦作照顾年迈的老父亲没过来,剩下孤零零的我一人在游园,我也想学学古人踏雪寻梅的感觉,可现在雪过天晴,只见梅花不见雪。人多的地方我就不去凑热闹了,捡人少的辟静的地方,寻找疏影横斜的意境。寻来寻去,在茂密的梅花丛中,真找到几支独处的梅花,一幅静谧而深邃的画卷在眼前缓缓展开。那些枝桠交错,影影绰绰,像是大自然不经意间挥洒的墨迹,带着几分随意与洒脱。微风拂过,树影摇曳,仿佛在诉说着某种难以言喻的幽远与孤寂。远处的亭台楼阁在花丛中若隐若现,天地间仿佛只剩下这疏疏落落的影,与那横斜的枝,静静地守候着时光的流逝。</p> <p class="ql-block">几处梅花我欣赏完了继续前行,一处高大的楼阁耸立眼前,一群几个学生模样的人在向游客宣传着什么,近前一看,原来是旅行社在散发广告,一个小伙子到我面前也派发给我一份宣传资料。寒喧几句我继续往那高楼走去,看了上面的匾额才知道叫“晴云阁”,旁边一群老年人在打太极拳,还有悠扬的音乐在伴奏。登高望远定能看到另一番景象,见有人在楼台上游走观望,我也一步一步拾阶而上来到了二层平台,迎面而来的一个小伙子又向我宣传旅游产品,好说歹说,我收下他递过来的一张名片,原来他是“幸福世家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的旅行顾问。</p><p class="ql-block">晴云阁其他楼层没有开放,我围绕着二层平台转了一圈,从高处往下俯瞰,眼前的景色宛如一幅生动的画卷:花红柳绿,色彩斑斓,一片春意盎然;小河流水,亭台远眺,仿佛能听到潺潺的水声。眼前的景致充满诗情画意,让人心旷神怡,深深的感受到大自然的宁静与美好。</p> <p class="ql-block">下得楼台沿小径走向河边,见河畔的垂柳乍泛新绿,春风吹拂,柳枝轻摇,如同少女的柔发,在微风中轻轻飘扬,生机勃勃,昭示着春天的到来。河水潺潺,映照着柳树的倩影,远处的高楼若隐若现,波光粼粼中透出一丝丝温暖的气息,让沉醉于这春意盎然的景致之中。</p><p class="ql-block">走着走着,发现隐藏在左手边高坡之上的一处小院,规模不大但透露出一些神秘感,我沿着几组台阶走上去,近前一看是座南朝北的“奶奶庙”。又上了一组台阶进了小院,正殿三间敬的是一位奶奶,两边各有一耳房敬的是文武财神,小院西北角还有一座更小的土地庙。院内义工告诉我说后面还有观音殿可以看看,我出门绕到后院,果然看到一座大殿,上书“佛灵寺”,进入大殿见到供奉着三位菩萨,观音菩萨端坐正中间,左右两侧分别是文殊菩萨和普贤菩萨。我思索着这庙不大全,神挺全,拜了拜菩萨便走出小院。</p> <p class="ql-block">打算回去了,我沿着另一条小径往回返,寻声来到“与梅亭”前,两侧“日暮诗成天又雪,与梅并作十分春”的楹联拓展了小亭的意境,亭下有几个在做健身活动的老人更显雅趣。转过头来,旁置一块文化石引人注目,走进一看上面刻着一首题为“千金梅岭”的诗句在向我讲述梅岭的故事:“女将千金守清川,古刹青灯岭下眠。寒梅傲骨真本色,冬雪更添到娇颜。”此地为郑州西流湖公园的千金梅岭,当年,张继的“枫桥夜泊”使寒山寺名杨天下,而无名氏的这首七言绝句石刻,不仅能为千金梅岭增辉添彩,亦将使西流湖公园广为人传。</p> <p class="ql-block">离开了“与梅亭”一路往回走,曲径通幽,七折八转,又来到了一湾人工湖畔的另一端,这是一幅宁静而美丽的画面,湖水宛如一面镜子,平静无波,映照着周围的景色。近处的柳树垂下柔软的枝条,轻轻拂过湖面,仿佛在与湖水低语。远处的亭台楼阁和幢幢高楼也倒映在湖之中,与天空交织成一幅水墨画般的景致。整个场景充满了诗意,仿佛时间在这里静止,让人感受到宁静与安详。</p><p class="ql-block">这样自然和谐的景致常常让人流连忘返,我仿佛置身于一个远离喧嚣的世界,心灵也随之沉静下来,我想,无论是清晨的薄雾,还是傍晚的夕阳,都为这湖光山色增添了几分梦幻的色彩。</p> <p class="ql-block">离开了西流湖公园,乘坐地铁原路返回到家里,心中久久还难以平静,湖光山色,亭榭花树,一幕幕在脑海中回放。梅花乃岁寒三友之一,她那一身傲骨令人喜爱有加,古今多少文人墨客为之倾倒,传诵千年。“折梅逢驿使”的陆凯,使得梅花成为传递友谊的象征;被誉“梅妻鹤子”的北宋隐逸诗人林逋,使得“梅妻鹤子”成为高洁、隐逸生活的象征;赵师雄在罗浮山醉酒后遇到梅花仙子的“罗浮梦”,使得梅花更具有神秘、高洁的意象。</p><p class="ql-block">我也由北联想万千,静下心来试着填了一首“鹧鸪天·惊蛰”的小词,记述我这千金梅岭之行:“雨过天晴日悬空,蛰起郊外沐春风。岸边杨柳萌新绿,园内梅花开正红。亭欲静,波思平,暗香迷眼醉芳容。夕阳逐梦林和靖,难忘人间不了情。”(个别图片来自网上)</p><p class="ql-block"> 二〇二五年三月六日于郑州</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