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盘龙城“商翼四极”展览 共赏商文明的辉煌

翔视界

<p class="ql-block">  <b style="font-size:18px;">70载春秋,盘龙城遗址见证了商文明在长江流域的繁荣与辉煌,盘龙城遗址发现70周年之际,正在盘龙城展出的“商翼四极”展览,让我们一起共赏商文明辉煌。</b></p><p class="ql-block"><b> 盘龙城遗址静静地诉说着3500多年的历史。如今,为纪念盘龙城遗址发现70周年,一场名为“商翼四极——商王朝地方文明特展”的盛事在此热烈展开,犹如一股穿越时空的热浪,将我们带回了那个辉煌壮丽的商代。</b></p><p class="ql-block"><b> 走进盘龙城遗址博物馆,仿佛踏入了一个青铜铸就的世界。展览以盘龙城遗址为起点,联合了全国多家文博单位的精品文物,共同展现商文明的考古成果。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来自四川三星堆的青铜面具,其体量之大、工艺之精;来自山东的亚醜钺,以其独特的笑容和铭文,诉说着商代贵族的辉煌历史;还有湖南的汨罗觥、江西的虎耳扁足鼎……每一件文物都是一个故事,都在诉说着商文明的博大精深。</b></p><p class="ql-block"><b> 展览以地理展方位为区分,将商代的疆域分为“南乡”、“北境”、“西土”和“东方”四个单元。漫步其间,我们仿佛穿越时空,亲历了商王朝的辉煌岁月。那些精美的青铜器、陶器、玉器,不仅展示了商的高超技艺,更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状况。</b></p><p class="ql-block"><b> 此次“商翼四极”展览,不仅是对盘龙城遗址发现70周年的庆祝,更是对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的生动诠释。让我们一同走进这个青铜铸就的世界,感受商文明的独特魅力,共同见证中华文明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b></p> <p class="ql-block">▽走进盘龙博物馆“商翼四极”展览,共赏商文明辉煌。</p> <p class="ql-block">▽青铜大面具</p><p class="ql-block"> 商(约公元前1600-前1046年)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三号祭祀坑出土</p><p class="ql-block"> 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藏</p><p class="ql-block"> 目前发现体量最大的商周时期青铜面具。面部正视呈方形,俯瞰呈“U”形,方颐阔面,粗眉大眼,宽鼻高耸,广口薄唇,长耳外张,耳垂开孔。额头正中、太阳穴及下颌一侧凿有方孔。</p> <p class="ql-block">▽笄发青铜人头像</p><p class="ql-block"> 商(约公元前1600一前1046年)四川广汉二星堆溃址八号祭祀坑出士</p><p class="ql-block"> 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藏</p><p class="ql-block"> 高圆顶,面部与额顶处有清晰的分界棱线,额头两侧耳上方各有一个三角形装饰。双眉、左眼眼球、双眼眼眶残存黑彩,口缝局部可见朱砂。额发正中有一绺头发凸起,向右侧卷曲。脑后发际线形成圈斜向下凸起的宽棱,后脑偏上位置还有一方孔,应为铸造时预留,是笄发嵌套位置。脖颈前缘较为圆润,无尖角,后沿下端略有残损。</p> <p class="ql-block">  ▽ 原件为米黄色象牙质地,用象牙的根段制成。杯身略呈圆简带流虎噩象牙杯(复制件)形,上端一侧有流,杯底已残失。握部较为宽厚,上端雕为兽面。商(约公元前1600一前1046年)</p><p class="ql-block"> 河南安阳殷墟妇好草出十</p><p class="ql-block"> 中国社会科学院者古研究所意</p><p class="ql-block"> 下端雕刻立体的猛虎。通体以云雷纹为地,雕刻精细繁复的纹饰。流口边缘饰六个瓶角菱龙纹;流侧自上而下雕有大兽面纹、三角蝉纹及三个纵列的小兽面纹:大善面纹两侧各有一蛇纹,蝉纹两侧各有蛇纹和立鸟纹:馨侧自上而下雕有一对对称的婴龙纹及二组兽面纹,每只兽面纹的尾下各有一立鸟。杯身下段纹饰分两节,上节雕头尾相接的兼纹七个,下节为四只凤鸟纹。该件象牙杯采用青铜器常用的装饰纹样,整体造型与泪罗出士的青铜觥相似。</p> <p class="ql-block">▽兽面纹扁体筒形青铜觥</p><p class="ql-block"> 商(约公元前1600一前1046年)</p><p class="ql-block"> 湖南泊罗屈子柯镇双楚村出土</p><p class="ql-block"> 泊罗市考古研究和文物保护中心藏</p><p class="ql-block"> 整体呈扁圆形,直口,长流,流、口内侧有凹槽,口沿外鼓,深腹,平底,高圈足,觥侧附龙形玺。整体器身以云雷纹为地,口流部饰菱形纹,上腹两侧饰羊角牺首和蝉纹,器腹主纹为兽面纹,眼珠外鼓,流口以下至圈定饰“C”形扉棱,圈足前后两面各饰一兽面纹,整外侧饰鱼纹和蝉纹。青铜觥体型硕大,造型独特,整体风格和细部特征与商代晚期南方青铜器一致,为目前仅见。出土时有一青铜贯耳壶倒置于腹中。与之相似者有出土自殷墟妇好墓的带流虎整象牙杯和盘龙城的带整觚形器。</p> <p class="ql-block">▽铜卣</p><p class="ql-block"> 商(约公元前1600-前1046年)</p><p class="ql-block"> 河南安阳殷墟</p><p class="ql-block"> 刘家庄北地637号墓出士</p><p class="ql-block">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藏</p><p class="ql-block"> 上腹部置对称半环形儿,内套提梁。器盖上的瓜棱钮为预先单独铸好的铸件,然后再与器盖混铸在一起,混铸时在器盖外面垫置一柿形垫片。器盖表面饰两组对称夔纹,盖体饰16个三角形纹,上腹部和圈足亦饰对称夔纹,均无地纹。</p> <p class="ql-block">▽徙斝</p><p class="ql-block"> 商(约公元前1600-前1046年)</p><p class="ql-block"> 河南省焦作市温县出土</p><p class="ql-block"> 河南博物院藏</p><p class="ql-block"> 敞口,沿上有两个伞状方柱,束颈,鼓腹,垫上饰一兽首,圈底,下有二个三校锥状足支撑。方柱上饰蝉纹和涡纹,腹部铸有三条突起的扉楼和兰组鸮面纹,足用兽面纹、云雷纹组成蕉叶纹装饰。器底有一“徙”字铭文。此鲜造型瑰丽,质地厚重,花纹精美。一同出土的还有带“徙”铭铜器5件,包括方鼎1件,说明器主身份较高,其族属“徙”可能聚居于出土地一带。安阳小屯18号墓出土铜器群中有与此器造型相似的铜。</p> <p class="ql-block">▽亚址方斝</p><p class="ql-block"> 年商(约公元前1600-前1046年)河南安阳殷址郭家庄160号墓出士</p><p class="ql-block">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裁</p><p class="ql-block">口都近方形,沿有方塔形立柱,腹直且深,四足。足呈四楼维尖形,足尖外辙,足内侧有椎形浅檬、腹部一侧有善形套。下腹四面各有一餐餐纹,以麻校作鼻梁。姜的上方饰一卷角突瞳的周雕餐头,善嘴外侧有一蝉纹。器内底中部有铭文“亚址”,其中“址”是族名,亚址可能与亚长一样,都是商代高级军事将领。</p> <p class="ql-block">▽刻辞卜甲</p><p class="ql-block"> 商(约公元前1600-前1046年)河南安阳殷墟花园庄东地H3:1287</p><p class="ql-block">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菱</p><p class="ql-block">龟腹甲,甲面呈灰褐色,质地好。卜甲反面施钻凿灼,正面兆纹经过刻划,甲桥较窄,字中填墨。卜辞内容是一位王室贵族卜同用哪种祭祀方式来祭祀前代的女系先辈,其中包括了妇好。</p><p class="ql-block"> 殷墟花园庄东地H3甲骨坑共出土武丁早期甲骨1583片,这是继1936年小电北地YH127坑,1973年小屯南地甲骨发现以来,殷墟甲骨的第三次重大发现。刻辞内容包括败(6n)猎、祭祀、折雨等商代贵族“子”的占卜记录,为“非王卜辞”,即甲骨占卜者不是商王的卜辞,开创了甲骨学研究的新领域。</p> <p class="ql-block">▽祖辛方鼎</p><p class="ql-block"> 商(约公元前1600-前1046年)</p><p class="ql-block"> 山东济南长清小屯遗址出士</p><p class="ql-block"> 山东博物馆藏</p><p class="ql-block"> 方唇、折沿、束颈,长方形腹微鼓,立耳,四柱足。器壁四角与颈部四面及中部各有扉棱。颈部饰有云雷纹为地的相对夔龙纹组成的兽面纹,上缘饰联珠纹,腹部浮雕兽面纹,圆目凸出,线条简洁,并以云雷纹为地。足部阴线蝉纹,腹内壁铸四字铭文“举祖辛禹”及一亚形族徽。此鼎是迄今在山东境内发现的最精美的晚商铜鼎,举族是殷商时期一支强大的宗族,商代晚期发现的举族铜器基本都在河南殷墟和山东长清一带。举族在商王室中担任重要官职,受到商王重用,武丁时期曾多次参与征伐西部边邑异族的战争。山东的举族可能是商末对东方诸族进行武力征讨的一支主力军,其出土地长清一带应是山东举族聚居之地。</p> <p class="ql-block">▽铜盉</p><p class="ql-block"> 商(约公元前1600-前1046年)山东济南大辛庄遗址139号墓出土</p><p class="ql-block"> 山东大学博物馆意</p><p class="ql-block"> 同出一组两件,大小、形制相仿。封顶岙,顶盖圆鼓,流管斜直。顶面有口,口与流管之间有两个较大的乳钉,顶盖饰有多组纹饰,流管以兽面纹为主体,其上有一对乳钉。微束颈,颈部饰兽面纹条带。扁带状垫,塑首作兽首状,垫下有一垂耳。分档,三袋足各饰一组鲁面纹。</p> <p class="ql-block">▽商(约公元输1600-前1048年)</p><p class="ql-block">225号富出士</p> <p class="ql-block">▽彩绘陶高</p><p class="ql-block"> 夏家店下层文化(距今约4000-3500年)</p><p class="ql-block"> 内蒙古博物院藏</p><p class="ql-block"> 整体器形修长,泥质灰陶,表面磨光,侈唇敞口,卷沿,筒腹,下附三锥状足。器表足尖以上及口沿内侧,在烧制完成后以红、白颜料彩绘卷云纹。此种陶鬲因如同尊形器下接三足,故又称尊形鬲,是夏家店下层文化的代表性器物。</p> <p class="ql-block">▽兽面纹铜卤</p><p class="ql-block"> 商(约公元前1600-前1046年)</p><p class="ql-block"> 北京平谷刘家河商墓出士</p><p class="ql-block"> 首都博物馆藏</p><p class="ql-block"> 高颈,折胸,圆鼓康,高画足,附釜。颈部两侧有绚素状提果,提梁上有残留的环誉。盖顶隆起,饰一周象鼻美纹和二周连味纹,中央有半环状纽。颈部饰三道平行弦纹,肩部体一周象鼻美纹,据康饰兽面纹,上下以连球纹为界,盖足有三个十字形楼孔,饰三道弦纹。该件与盘龙城李家嘴1号墓出土的提梁卤形制纹饰相似,刘家河商墓出土了成组的青铜礼器组合,又出土有北方草原民族代表性的金饰,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商代中期商王朝与地方族邦势力间的政治统属关系。</p> <p class="ql-block">▽铜卣</p><p class="ql-block"> 商(约公元前1600-前1046年)</p><p class="ql-block"> 山西省石楼县罗村镇桃花者村出土</p><p class="ql-block"> 山西博物院藏</p><p class="ql-block"> 器物平面呈椭圆形,直口,束颈,垂腹,圈足稍外撇。扁条形提梁两端作龙首形,饰方格纹,腹部花纹由雷纹、目纹、夔纹、蝉纹等组成倒置的兽面纹,圈足饰有一周云雷纹。与长江流域出土壶形制类似,当为南方地区传入的器形。</p> <p class="ql-block">▽玉 Xi 形器</p><p class="ql-block"> 商(约公元前1600-前1046年)</p><p class="ql-block"> 陕西清涧寨沟遗址后刘家塔墓地出土</p><p class="ql-block">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藏</p><p class="ql-block"> 青色微泛褐色。器体呈厚片状。創首为龙首形,龙嘴朝下,上颚微翘,以单阴线刻画下颚及龙嘴,菱形眼,瓶形角,圆弧形耳,耳上有一双面钻圆形穿孔,在下颚一侧以短粗阴刻线雕琢龙爪。颈呈亚腰状,并薄于两端,与两端连接处形成小台。篇角呈短匕状,边缘斜坡减地并打磨出刃,上以细阴刻线雕琢蕉叶纹。器表两面纹饰相同。</p> <p class="ql-block">▽乳丁纹青铜簋</p><p class="ql-block"> 商(约公元前1600-前1046年)</p><p class="ql-block"> 陕西省汉中市城固县龙头镇龙头村出土</p><p class="ql-block"> 城固县张毒纪念馆(县博物馆)藏</p><p class="ql-block"> 直口,斜沿,方唇,微束颈,腹壁稍直,圈足较高,足部有三个十字形镂孔。沿至颈部有对称的牛首形双耳。颈下部饰一周斜三角形目云纹,腹部饰繁密的雷纹,中间有乳钉纹一周,圈足上部饰二道凸弦纹,其下饰一周斜三角目云纹。与耳对应的口沿内壁处有三个呈倒三角形分布的铜块,经打磨,当是铸接器耳的痕迹。</p> <p class="ql-block">▽龙形觥</p><p class="ql-block"> 商(约公元前1600-前1046年)山西省石楼县罗村镇桃花者村出土</p><p class="ql-block"> 山西博物院藏</p><p class="ql-block">整体作龙形,宛如一艘龙舟,长腹弧鼓,后端截平,背部为弧曲形长盖,中央有一蘑菇形钮,盖内有横榫与器腹扣合,器身两边各一对贯耳用于悬挂。前端为龙首,露齿昂翘,瞠目张角,龇牙咧嘴为流。盖面饰塾龙纹与器物前端龙首相衔接,衬以漩涡纹和云纹。器身两侧饰有纹和菱龙纹,即扬子鳄。龙颈下饰相对的夔龙纹。龙形觥是商代晚期“方国”青铜文化的代表作品,纹饰与中原地区一致而器形独特,是融合型器物。</p> <p class="ql-block">▽龙形觥</p><p class="ql-block"> 山西省博物馆镇馆之宝,列入国家严禁出国寻展的重要文物。</p> <p class="ql-block">▽侧蹬青铜人物雕像。</p> <p class="ql-block">▽长发青铜人物雕像,三星的出土文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