旭日的美篇

旭日

<p class="ql-block">《終南探微》之三百五十六·情景 2025年3月5日惊蛰之夕</p> <p class="ql-block">惊蛰的夜晚,我漫步在未央湖畔,看着木蘖花蘂在春夜中悄然绽放。草木逢春而生,欣欣向荣,它们看似无心,实则有着自己的节奏。我们常说草木无情,其实这只是人的无情罢了,草木并非无情。不同的物类有着不同的特性,不能一概而论。</p> <p class="ql-block">情到底是什么呢?是关切、情绪、心动还是行为?当我们对万千事物魂牵梦萦时,这都是情的体现。在这个纷繁复杂的世界里,人心是脆弱的。想要在情之所至的地方,悉心本分,真诚以待,是非常困难的。待人接物的方式因人因事因时而异,这也没什么不对的。</p> <p class="ql-block">我就像一个俗物,很难处处都露出真情。如痴如醉的状态又有谁能真正理解呢?有时候真心付出却换来欺骗。但我知道物我之事,情理相同。同类之间有竞争,也有相互排斥的情况,这或许就是物竞天择的结果。情随意至,也许只是人的主观想法,通过类比才能鉴别出优劣,从而有品位之分。</p> <p class="ql-block">佛家说相由心生境由心造,这里面蕴含着诸多开悟。人心有着许多隐秘之处,人本性自私,这或许是本性。物我两忘是一种修为,人与事的交集都可以说是缘,因缘而生的情由。人的情愫表现在事物中,真假难辨。谁是贤哲胸怀坦荡,谁是智者行事缜密,这都是难以判定的。世间万物感应着一切,观察着一切。应时应景,能察觉细微变化的人是明智的,而处于其中生疑的人是困惑的。本性具足却难以明辨是非的人是愚昧的。愚昧和明智就像光与暗,见到光则了然于心,不见光则黯然失色。大千世界变化莫测,又怎能一一了然呢?所以处处留心皆是学问。</p> <p class="ql-block">人有品性高下之分,遇事有拙巧之别,心智也各不相同。这是人与人之间的差别,贤愚可以通过行为分辨,智与不智可以通过事情判断。学问不以年事论高下,人也不以贵贱分高低。我就像一个昏愦之人,对很多事情都不明了,何况事情多诡异又变化莫测呢?</p> <p class="ql-block">惊蛰之后,蟲豸复苏,万物呈现出祥和之态,有着磅礴的力量在积蓄。世间有很多不明白的事情,这或许是因为人自身的处境。尽人事以享尊荣,抒发胸怀以慰藉抱负的人,是圆通之人,而我这样的庸愚之人是无法理解的。</p> <p class="ql-block">我看到网友@小甜心说:“这么有趣的灵魂,确定不关注一下吗?”我觉得灵魂是我们的良知,也是精神的寄托。认知与践行是探讨生活和赋予生活意义的过程。我知道自己的修为很浅薄,也希望大家多批评。在这个惊蛰之夕,我在这未央湖畔记录下这些感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