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2025年3月2日,金华的气温一反常态,飙升至30℃,恍如初夏。趁着这突如其来的“高温周末”,我们一行11人决定探访素有“丹霞奇峰”之称的金华九峰山,感受自然与人文交织的独特韵味。然而,气象台的寒潮警报已悄然拉响——次日将迎来剧烈降温与强对流天气,这场短暂的春日暖阳更显珍贵。我们一行十一人7.30在莱山整合出发,经义武公路→温寿线→海棠路→白汤下线,9.20到达景区。</p> <p class="ql-block">住在金华白龙桥张先生全家已在等候我们的到来。山脚下,镌刻“九峰山”三字的牌坊巍然矗立。我们都已六十岁老头一族,凭身份证即可进入景区,省去了购票的麻烦。</p> <p class="ql-block">沿着石阶蜿蜒而上,两侧新绿的竹林在暖风中摇曳,还看不见破土而出的笋尖,树木枝梢嫩芽欲跃跃涌出,早开的野花,点辍于山上,呈现出初春山色。</p> <p class="ql-block">行至半山,九峰禅寺的轮廓渐显。寺内殿宇辉煌,空谷梵音缭绕,香火袅袅。虽天气炎热,禅寺却似一方清凉净土。驻足殿前,仰望檐角飞翘的雕梁画栋,丹涯山洞大小不一,也算是星罗棋布样陈列在悬涯山上,细看如砂砾泥土,这就是大自然地撬运动的杰作。我们沿一段山道走进一洞穴,里面很开阔,塑有菩萨佛像,出洞又上左侧就是胡公殿,进入这种境地,浮躁的心绪会随场景而沉淀。</p> <p class="ql-block">阳光愈发炽烈,我们穿着单衣,在旭民先生引领下,沿着山道向“天门”进发。抵达“天门”,豁然开朗。此处为一处天然岩门,两侧峭壁如削,俯瞰山涧依希可见远处村庄楼影点缀其间。</p> <p class="ql-block">下到亭里,走出不多远,有一桥连着栈道,此栈道依丹霞绝壁而建,没有钢筋水泥横梁,是人工开凿而成,赤色岩层在阳光下如火焰燃烧,奇峰怪石似鬼斧神工雕琢。行至险峻处,需紧贴岩壁,好在外面都安装了拉杆,也不足惊吓,由于时间所限,我们没去龙潭探秘,就沿步道下山了。 </p> <p class="ql-block">下山时已近中午,就在风景区出口,有许多摊辅在吆喝,听旭民先生说,到汤溪要吃汤圆,是当地的小吃,我们一共14人进入一家店辅,当然勇民先生抢着尽地主作东了,来这么多人,店家有几碗竞还要和粉卷面现做。</p><p class="ql-block"> 餐后,商议着下午的行程,有想到金兰滩水库观光,也有想到寺平古村探秘,当然就近而言寺平古村只有十来分钟车程。</p> <p class="ql-block">踏入金华寺平古村,仿佛穿越时空,七百余年的岁月在青瓦白墙与鹅卵石径间静静流淌。这座以“七星伴月”布局闻名的古村,既承载着天人合一的哲学智慧,又以精妙绝伦的砖雕艺术诉说着匠人匠心与家族荣光。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村口那条“全国最美的进村小路”,以鹅卵石铺就,蜿蜒伸向林荫深处。春节的红灯还高高挂起,高耸的水杉夹道而立,枝叶交织成穹顶,阳光从缝隙间洒落,斑驳光影与足下温润的石子相映成趣。进去左侧就是砖雕艺术馆,陈列着古村砖雕的图片介绍,当然也有样本。</p> <p class="ql-block">沿着古道行至尽头豁然开朗,古村如一幅水墨长卷徐徐展开——青瓦白墙错落有致,巷弄如迷宫般曲折,而“七星伴月”的布局更显玄机:七座山丘象征东方七宿,半月形村基与“月湖”相拥,厅堂巷弄皆依星宿方位而建,暗合古人“天人合一”的哲思。 经村民指点,我们只要沿着箭头前行就行了。</p> <p class="ql-block">寺平古村的灵魂,藏在门楣上那些历经沧桑的砖雕里。崇厚堂门楼的“九狮抢球”最为震撼——九只狮子或昂首腾跃,或俯身戏球,须发纤毫毕现,动态呼之欲出;而“鲤鱼跃龙门”则寄托着科举高中的祈愿,鱼尾翻卷似要破砖而出。与徽派砖雕的细腻不同,寺平砖雕多为“生雕”(雕刻后烧制),工艺难度更高,粗犷中透出灵动。门匾上的“福禄寿喜”鎏金大字、戏剧人物组图,乃至“南拱九峰”的写实风景,“南极星辉”“鸢飞鱼跃”“月到风来”皆融吉祥寓意与艺术审美于一体,堪称“砖上的史诗”。 </p> <p class="ql-block"> 穿行于崇厚堂、立本堂等明清厅堂,天井洒下的光晕中似有旧日身影浮动。天井设计暗藏风水玄机:尺寸遵循鲁班经,排水方向依“三神放水式”,既纳天地灵气,又寓家族昌隆。五间花轩旁的古井,流传着银娘的传说——相传她用此井水沐浴后容颜倾城,被选入宫封为淑妃。井水虽深隐,传说却随村中老者的讲述代代延续,为古村添了一抹婉约。这不我们也拿起水桶往井上勺水,擦洗一下脸膛,洗去了九峰山的汗渍,露出真面容,相视一看,也白净了许多,但老年的皱纹更清明了。</p> <p class="ql-block">里,老人围坐闲话,孩童嬉戏追逐;游客驻足砖雕前拍照,或倚马头墙品一盏九峰茶。村中戴氏宗祠虽历经修缮,戏台仍依稀可辨当年锣鼓喧天的盛景。</p> <p class="ql-block">离村时回想,那些砖雕上的狮吼、龙门下的浪涌、天井中的光影,连同银娘井边的私语,都被时光凝成琥珀。寺平古村,不仅是建筑与技艺的博物馆,更是一卷活着的历史,让每一个踏入其间的人,皆成画中客、剧中人。</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归程中,车窗外掠过三月阳春的景致,春日的金华正酝酿着春耕的前奏。 路边还巧遇叔叔在查酒驾,所辛我们中午滴酒未赏。 </p><p class="ql-block"> 归家后,新闻推送寒潮已至,次日气温将暴跌至10℃以下。这场短暂的“夏日体验”与九峰山的禅意、险峻,寺平村的村魂、古韵,交织成了2025年初春第一次出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