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仗灵活之二

轻纱绕梦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灵活之对仗二、</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三):诗词中巧用迭字(叠字) 通过单字的重叠来达到修辞的目的,既是组词方式的一种,又是修辞方式的一种。为古典诗词中,增强语义之常用手法,在描摹情状、传声绘色、表情达意方面具有独特效果。但要注意在律诗中叠字用的次数不宜过多,多了就显得刻意而且呆板,一般最多使用一至两对。但律诗中也有许多名篇采用了叠字手法。例如:《黄鹤楼》〔唐:崔颢〕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鹤林玉露》这本书中专门记载了唐人的诗用叠字的例子。甚至有一句叠三字者,如吴融《秋树》诗中"一声南雁已先红,摵摵凄凄叶叶同”……还有两句连三字者,比如白乐天的诗句“新诗三十轴,轴轴金玉声”等。在一首诗叠字用得较多一般是古风,如韩愈的《南山》诗:“延延离又属,夬夬(音:怪)叛还遘。喁喁(音:荣)鱼闯萍,落落月经宿……..超超出犹奔,蠢蠢骇不懋(音:帽)。”全诗有十四句使用了叠字。请看以下“叠字”在各种题材中应用实例:1、摹景1、诗经之《国风·周南·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桃之夭夭,有蕡(音:焚)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桃之夭夭,其叶蓁蓁(音:真)。之子于归,宜其家人。每一章都是兴中有比,比兴兼用。全诗三章,每章都先以桃起兴,继以花、果、叶兼作比喻,极有层次:由花开到结果,再由果落到叶盛;所喻诗意也渐次变化,与桃花的生长相适应,自然浑成,融为一体。 2、刘长卿《登馀干古县城》孤城上与白云齐,万古荒凉楚水西。官舍已空秋草绿,女墙犹在夜乌啼。平江渺渺来人远,落日亭亭向客低。沙鸟不知陵谷变,朝飞暮去弋阳溪。 渺渺:此处是水势浩大幽远的样子。亭亭:原意指高而直,此处是说日光的样子,从高向低。</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3、杜甫《秦州杂诗》:萧萧古塞冷,漠漠秋云低。黄鹄翅垂雨,苍鹰饥啄泥。蓟门谁自北,汉将独征西。不意书生耳,临衰厌鼓鼙。 萧萧与漠漠两个词此都是在渲染荒凉,这时叠字词更干脆、利落、明了,不节外生枝。从而达到语气增强的效果。二、抒情1、《诗经·郑风·子衿》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纵我不往,子宁不来?挑兮达兮,在城阙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2、《诗经 · 邶风 · 燕燕》燕燕于飞,差池其羽。之子于归,远送于野。瞻望弗及泣涕如雨。燕燕于飞,颉之颃(音:杭之)。之子于归,远于将之。瞻望弗及,伫立以泣。燕燕于飞,下上其音。之子于归,远送于南。瞻望弗及,实劳我心。   此诗根据《左传·隐公》注解大意是:卫庄公的夫人庄姜无子,以庄公之妾戴妫之子为子名完。庄公死后完即位,为州吁所杀。戴妫因子被杀而归陈国,此是大归,即归而不再回卫国,庄姜相送而作此诗。另有一说法认为此诗写卫国国君送其二妹远嫁。《邶风·燕燕》之后,“瞻望弗及”和“伫立以泣”成了表现惜别情境的原型意象,反复出现在历代送别诗中。此诗被清代诗人王士禛推举为“万古送别之祖。”3、杜牧《宣州送裴坦判官往舒州时牧欲赴官归京》日暖泥融雪半消,行人芳草马声骄。九华山路云遮寺,清弋江村柳拂桥。君意如鸿高的的,我心悬旆正摇摇。同来不得同归去,故国逢春一寂寥! 的的:此处意为的确或实在是。</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摇摇:摆动、摇曳的样子。4、杜甫《登白马潭》:水生春缆没,日出野船开。宿鸟行犹去,丛花笑不来。人人伤白首,处处接金杯。莫道新知要,南征且未回。 三、拟声1、《宛陵寓居上沈大夫二首》 其二 唐 ·赵嘏溪树参差绿可攀,谢家云水满东山。能忘天上他年贵,来结林中一日閒。醉叩玉盘歌袅袅,暖鸣幽涧鸟关关。觥筹不尽须归去,路在春风缥缈间。2、《过赵庵感赋》近现代 ·叶云峰清明扫墓过山陂,胜地重临不忍思。银杏参天风瑟瑟,竹林深处鸟叽叽。状元孝子成陈迹,道德文章已失时。断碣残碑卧夕照,荒烟蔓草使人悲。</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3、《下赣石(721年)》盛唐 ·孟浩然赣石三百里,沿洄千嶂间。沸声常活活(一作浩浩),荐势亦潺潺。跳沫鱼龙沸,垂藤猿狖攀。榜人苦奔峭,而我忘险难。放溜情弥(一作深)惬(一作远),登舻目自闲。暝帆何处宿(一作泊),遥指落星湾。四、绘色1、北朝乐府民歌《敕勒歌》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叠字的成功运用,从天与野的角度勾画了一幅迷人的辽阔草原的画图。 2、《七言 其十一 》中唐 ·吕岩水府寻铅合火铅,黑红红黑又玄玄。气中生气肌肤换,精里含精性命专。药返便为真道士,丹还本是圣胎仙。</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出神入定虚华语,徒费功夫万万年。3、《雨霁登北岸寄友人》中唐 ·卢殷稻黄扑扑黍油油,野树连山涧自流。忆得年时冯翊部,谢郎相引上楼头。五、摹状1、杜甫《曲江二首》朝回日日典春衣,每日江头尽醉归。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传语风光共流转,暂时相赏莫相违。 增强了诗篇中形象的时空状态,给读者以立体感。深深状的蝴蝶在花丛中飞舞的时隐时现的感觉,款款状的蜻蜓飞动的徐缓悠闲之态。通过四个叠字的运用,一副立体的夏日风物画鲜明呈现在读者面前。 2、杜甫《秋兴八首》之三千家山郭静朝晖,日日江楼坐翠微。</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信宿渔人还泛泛,清秋燕子故飞飞。匡衡抗疏功名薄,刘向传经心事违。同学少年多不贱,五陵衣马自轻肥。 3、单字重叠在诗词中除一字双叠外,尚有隔字单叠(有意重字)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天若有情天亦老 王安石《明妃曲》 汉恩自浅胡自深 刘禹锡《竹枝词》道是无晴却有晴 张籍《湘江曲》湘水无潮秋水阔 4、杜牧《题宣州开元寺水阁阁下宛溪夹溪居人》六朝文物草连空,天淡云闲今古同。鸟去鸟来山色里,人歌人哭水声中。深秋帘幕千家雨,落日楼台一笛风。</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惆怅无因见范蠡,参差烟树五湖东。 5、李商隐《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6、《叠字诗》唐·寒山 ​​​​ 独坐常忽忽,情怀何悠悠。 山腰云缦缦,谷口风飕飕。 猿来树袅袅,鸟入林啾啾。 时催鬓飒飒,岁尽老惆惆。 杳杳寒山道,落落冷涧滨。啾啾常有鸟,寂寂更无人。淅淅风吹面,纷纷雪积身。朝朝不见日,岁岁不知春。</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