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2025年3月4日,为了进一步提升花海小学数学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夯实教师驾驭课堂教学的基本功,小学数学教研组开展了主题为“繁花掠春意,研思沐春风”的公开课展示活动。此次教研活动由花海小学数学组长李莉老师主持,花海小学全体数学教师参与。</p> <p class="ql-block"> 上午第三节,由李莉老师授课四年级下册《乘法分配律》,李老师通过生活情境、直观操作和深度对话,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数学规律。 数学的本质是“讲道理”,李老师的课堂始终围绕“为什么”展开,让学生不仅记住公式,更理解其逻辑。例如,通过对比两种购物算法的意义,学生自然感受到分配律的合理性。同时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抽象知识变得具体可感,教学过程中不断引导学生思考,关注学情,让学生更清晰地理解乘法分配律的本质。</p> <p class="ql-block"> 上午第四节课,由李欣艳老师执教五年级下册《两位数之和的奇偶性》,李老师首先复习回顾了数的奇偶性的相关基本概念,以问题导入展开探究,运用数形结合等进行推理归纳,用直观的方法与抽象的数学原理相结合,让学生初步感知规律,再逐步引导学生从数学运算的角度去理解和归纳规律,提升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p> <p class="ql-block"> 课后全体数学教师进行评课研讨,每一位老师都积极发言,分享自己的所思所想。</p><p class="ql-block"> 教研组长李莉老师针对《两数之和的奇偶性》提出,注意引导学生将图形与算式建立紧密联系,经历从具体到抽象的过程,避免学生只是单纯地记住图形表象,而未真正理解其中的数学原理,由简单到复杂,层层深入。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规律,再逐步过渡到用数学符号表示,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让学生理解两数之和的奇偶性与奇数的个数有关的结论。</p> <p class="ql-block"> 教导处蔡主任指出,备课要从结构化、整体化教学以及大单元整体设计入手,把握重点,理解概念,教学中通过数形结合,从正向讲解到逆向推导的过程中让学生进一步掌握知识点,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用语言表述的能力,能够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数学走进生活;针对两数之和的奇偶性这一课例,提出应设计有意义的探究课程,让学生参与到活动中去,让课程落到实处,起到实效。</p> <p class="ql-block"> 通过本次教研活动,教师们在教学理念上有了更新,在教学方法上得到了丰富和优化,能够更好地应对教学中的各种问题;同时,教师团队的协作能力和教研氛围得到了进一步提升,为今后开展更深入的教学研究奠定了良好基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