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长篇纪实:金河遗梦</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第一节 心舒苑谈天说地(请参考下图)</b></p><p class="ql-block">上世纪三十年代,成都金河街因狭窄而成为通往青羊宫花会的繁忙通道。每到花会季节,这条小路总是人潮汹涌,车马络绎不绝,车马行人行走都非常困难,使得街道的扩建变得势在必行。国民政府因此做出了扩大金河街的决策,并快速执行了规划,率先从北边街道开始着手改造。</p><p class="ql-block">根据拆迁红线的指示,政府开始行动,新30号第一进院落正是在拆除红线上,因而院落内的建筑很快即被拆除。此后钟家爷爷利用政府赔款,在靠近第二进正房的西端,兴建了一排别致的二楼一底带洗手间的西厢房。这排房子融合了当时时兴的中西建筑风格,装修考究,为已出嫁的三妹和四妹回娘家时提供了临时住所,也为住在外面的几房姨太太及其子女回来团聚时提供了住房。</p> <p class="ql-block">这排厢房共有六间套房和两间起居室,形成了一处宁静的居住空间。其门前的小道南端连接着新建的带二楼的百货商场的后门,而东边则与原有的景观回廊相连。回廊沿着新建大院的外墙内侧东西方向延伸开来,为大院增添了一抹别样的风景。此外,新建造的侧门巧妙地开设在新墙大门内玄关的西墙处,即上图中标有“二门”的位置。</p> <p class="ql-block">回廊的设计和建造颇具匠心。其路面由一色的青色磨砖镶嵌而成。大弧形的回廊配以中式栏杆,令人有强烈的回转感,极具迷宫效应。个别栏杆旁边安装有小茶板,供家人歇息和喝茶用。有强烈民间特色的小青瓦和勾勒上白边的瓦当,让回廊具有浓郁的江南园林风范。入廊与出廊的楹柱两边各自挂有一对木制,刷黑色土漆鑿刻描金楹联。</p><p class="ql-block">入廊门柱楹联是: </p><p class="ql-block">水曲回廊风婉转 柳青绕堤影婆娑</p><p class="ql-block">出廊门柱楹联是: </p><p class="ql-block">北苑莺啼春煮酒 东林鹤语夜巢松</p> <p class="ql-block">这个庭院一年四季郁郁葱葱,百花点缀。坐在正房外宽阔走廊靠近窗边安放的一排新式靠背扶手木椅子上,或坐在对面回廊的边凳上,泡上一壶好茶,欣赏整个庭院风景,让人赏心悦目俊逸清新。静闭双眼,嗅觉神经常常被那莫名的花香、茶香牵挂住,任那沁人心脾的花香袭扰包围着,让人沉醉其中,置身于此,顿感心舒而轻松。为此,钟家奶奶曾將这里命名为“心舒苑”,并亲自用大字榜书题写匾额。视景睹物,也确实名实相称。</p> <p class="ql-block">花园四周用万年青和镶边香草围成的小道与回廊,是平时钟家人散步与谈天说地、欣赏花园和天空美景的好去处。孩子们生活在此环境中也必受其熏陶,这就为他们幼小的心灵里播下了欣赏和消受梦幻风景的种子,此情此景足以让他们受用一生。</p><p class="ql-block">春末夏初的一个下午,情思缱绻,豪雨骤降,微风吹散了拂面的水汽,寂寥而清凉。一场突然而至又忽然而收的偏东雨,把天空清洗得湛蓝纯青。雨驻不久已近黄昏,天空慢慢暗了下来,苍穹渐入暮色。落日余晖与微薄暮霭渲染的天空在这座大院上空尽情流淌,如同画家手里的调色板般色彩绚丽。大自然是位无与伦比的艺术家,由它调绘的景色璀璨夺目而又无以复加。</p> <p class="ql-block">这里虽然因树林和房屋的遮挡望不见天边的晚霞,而雨雾对光线的散射作用,庭院上空已被调和成了赤朱丹彤的艳丽色彩,让在这里观景的钟家人的脸上,也染成了柔和细嫩的粉色。</p><p class="ql-block">深陷在这样的场景之中,即使不太敏锐的嗅觉也能闻到花的馨香、草的清新、湿润的空气,与从那桃树上挂着的防虫鸟纸袋中,透出了水蜜桃的淡淡芳香。这正应了杜甫诗句:</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小院回廊春寂寂, 浴凫飞鹭晚悠悠。</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樱桃厅院春偏好, 石井栏堂夜更幽。</p> <p class="ql-block"><b>第二节 武状元文武全才</b></p><p class="ql-block">正房高台下面两组大小相同的大型苗圃和花园,由钟家奶奶的一位远房长辈王祖爷打理,钟家奶奶的一位简阳亲戚小张协助。</p><p class="ql-block">王祖爷,成都石羊场人士,清朝光绪宣统年间的武举人,有一些功夫。他是钟家奶奶的远房亲戚。他初到新30号时年纪已经六十有余了,因鳏寡孤独无人照顾,才投奔钟家奶奶。</p><p class="ql-block">王祖爷的篾活手艺非常精道,家里的撮箕、筲箕、刷吧、竹椅子等等全都出自他的巧手。在此大院中,並未种植有可编竹活的慈竹品种。隔壁老30号土绅在靠近新30号墙壁边缘种有从前院一直延伸到后院的大片慈竹。竹子又种在隔壁家的偏避地带,稍有砍竹响声那土绅及他的家人是听不见的。王祖爷在需要竹子时,就吩咐小张只管搭上梯子爬上墙头大胆地做了一次次偷竹子的“贼人”。</p> <p class="ql-block">王祖爷博览群书,古文底子深厚。古书读得多小说也看得不少。钟家过去丰厚的藏书很多都被王祖爷一一借去认真翻阅过。</p><p class="ql-block">王祖爷最善于摆龙门阵(讲故事),小曾孙们都喜欢听。有段时期几乎每天晚饭后在新大门门口,大家就坐在他亲手编制的竹椅上,围在他的身边听他讲剑仙侠客的故事。什么七侠五义、小五义、包公案、彭公案、施公案、济公传、水浒传、白蛇传、西游记等等都听他讲过。有时他还会讲如《仰尸帝》这样吓人的鬼故事给大家听。当讲到仰尸帝在夜深人静时把头端下来梳脑壳时,吓得来一群孩子不敢说话,连大气也不敢出。</p><p class="ql-block">听完故事要走那林木深深的花园过道回房间睡觉时,还要王祖爷护送他们回去,甚至夜间也不敢起床自己上厕所,一定要大人陪同才拉得出屎、尿来。</p> <p class="ql-block"><b>第三节 王祖爷精心打理前花园</b></p><p class="ql-block">在王祖爷和助手小张的精心打理下,前花园种植和补栽了不少的花卉,如兰草、绣球花、月月红、晚香玉、红苕花、牡丹花、蝴蝶花、菊花、石竹、黄葛兰、栀子花、金银花、桂花、爬壁虎等等。其果树品种与后花园的果树品种几乎没有重复。果树品种有梨树、枇杷、橘子、葡萄、杏子和石榴树等。整个大院常住人口,基本上一年四季都有水果吃,不用去外面市场购买。这些都是拜托了王祖爷的渊博知识和他与他的助手小张的辛勤劳动。</p> <p class="ql-block"><b>第四节 地下室惊魂</b></p><p class="ql-block">正房东端高台地基沿着隔壁老30号的墙壁之间有一条数米宽的三合土主路,直通第三进房屋的后花园;利用正房西端墙壁与隔壁32号墙壁间,建有一条约两米多宽的暗道,也直通后花园。实际上这两条一明一暗的通道是相互平行的。而西边这条暗道的前段自家墙壁上开有一个小铁门通向正房下的地下室。这地下室內有好几家房间,我只进去过正面的两间一大一小的房间。大的一间堆放了钟家爷爷过去销售的一些高档无线电器材及百货,以及1945年后美军空军撤退时钟家大儿子和二儿子在双流机场、太平寺机场、凤凰山机场,以及附近县份上的美军机场购买的一些用罗斯福透香咔叽布制作的军服、摩托车、发电机和收音机等等军用剩余物资。另一小间为钟家二儿子冲洗照片而布置的暗室。</p> <p class="ql-block">这条暗道本来就较阴森,平时院中的小孩是不敢进去的,只有在藏猫猫时偶尔进去躲一下。因为钟家祖祖的房间原来就在暗道隔壁的正房最左边一间,平时只有她从这里通过,拿着鸡蛋和挂面到后花园的厨房煮食。她1947年过世以后,据说有一孙子在幻觉中曾经看见过她又从暗道里面走了出来,手中依然捧着她爱吃的挂面和鸡蛋,至此以后小孩子们再也不敢进去藏猫猫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声明:本章图片均为AI根据文意创作。</p><p class="ql-block">请继续阅读:</p><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meipian.cn/1qfvt574" target="_blank">《金河遗梦》第六章 闯荡上海滩 回马成都市</a></p>